|
小说评论 》 草根紅學雜俎 》
“絳洞花王”小考(2)
鄧遂夫 Deng Suifu
這使我想起,眼下有的人很輕視文學研究尤其是紅學研究中的考證。其實,文學尤其是紅學研究中考證之不可或缺,同自然科學研究中首先需要檢驗各種數據、求證各種定理之類,很有相同相似之處。即如這個“絳洞花王”,不論你在理論上說得多麽透徹,如果不首先從版本學的角度去判明這一與衆不同的異文的可靠性,這理論便終不免帶上一點主觀唯心論的色彩。所以,許多有着極高成就的學者,往往把科學考證看作不可須臾喪失的治學基本功,不是沒有道理的。 事實上,這個“絳洞花王”的“王”字,並不衹庚辰本的一條“孤證”,它在現存己卯本上,原本也是作“王”。 或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己卯本第560頁第七行,不是分明寫着“絳洞花主”麽,怎麽會是“王”呢?不錯。影印本白紙黑字寫着的,確是“主”。但請大傢比較一下距此僅八行和十二行之隔的第561頁上的另外兩個“主”字,還可以再翻過去多比較一下第562、563頁上的另外三個“主”字,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屬於同一抄手書寫的其他每一個“主”字,無一例外,都是在“王”字之上疏密合度地橫斜着一點,殊不類“絳洞”之處那個與“王”字緊相粘連的縮脖圓頭。 這說明什麽呢?說明其“絳洞花主”的“主”字,那起筆的一點,並非出自己卯本原抄手的手筆,而是後世某個自作聰明的妄人所加。也就是說,這一部迄今所知最有可能直接過錄自曹雪芹原稿本的怡親王府抄藏己卯本,原來也是寫作“絳洞花王”的。 有了己卯本與庚辰本為伍,形勢也就發生了質的變化。由此,可以有力地證明:過錄庚辰本第三十七回的那位抄手,並沒有把“王”字抄誤,而是真切地保留了一個優於他本、更接近曹雪芹原稿的獨特異文。為什麽己卯本與庚辰本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異文,就可以肯定它們優於相異的其他諸本,具有更接近原稿的可靠性呢?這是因為,有許多跡象表明:現存庚辰本的産生過程,並非如馮其庸先生所論,是據現存己卯本過錄之後,再據庚辰原本補改出來的;而是現存的庚辰本和己卯本都分別地直接過錄於曹雪芹的庚辰原本和己卯原本。如果這兩種過錄本出現了它們之間相同而又與其他諸本相異的文字(如“絳洞花王”即是),則除極特殊的容易導致共同誤認誤抄的字句之外,一般說來衹能證明這兩種過錄本都沒有抄錯,都真實地反映了曹雪芹稿本的原貌。 有人會反詰了:既然己、庚二本在過錄這個“王”字時,都不可能發生“不謀而合”的抄誤,那麽,現存其他各本,除缺失第三十七回者外,盡皆作“主”而不作“王”,怎麽又可以斷然判定它們都是“抄誤”呢?這道理其實很簡單。己、庚二本,都分別過錄於曹雪芹的原稿本,並不存在過錄緻誤之後又互相轉抄、以訛傳訛的情況。而其他各本,則大都出自第二手、第三手的底本,且有互相轉抄、陳陳相因的大量版本現象存在。衹要較早的某一種抄本發生了獨特的抄誤或妄改,便往往被後來的抄錄者所沿襲。等到這種獨特的抄誤或妄改沿襲日久,人們偶爾見到某個正確抄錄的本子,也往往會因懷疑其是否正確而擅自參校沿襲日久的錯誤予以妄改。現存己卯本的“絳洞花王”被後人妄改,即是明顯的例子。目前出版的《紅樓夢》新校本進一步消滅了在庚辰本上碩果僅存的“絳洞花王”,則是更明顯的例子。 但是有一點須得補充說明一下。所謂其他各本皆不作“絳洞花王”,這是籠統而言的。若仔細地區分一下,則情況各有不同。現存甲戌本是個殘本,裏面的第三十七回已經散佚。如果從道理上去推想,這個甲戌本的第三十七回亦很可能作“絳洞花王”。因為,甲戌本的抄手雖然文化水平不高,轉抄中的錯誤不少,但抄錄的態度十分嚴肅認真。該本所存在的抄誤,大都反映為誤識原底本的草書所致。除此之外,他是很註意忠實於原底本的。而這個原底本的正文比較接近曹雪芹的甲戌年修訂手稿,則是大傢都公認的事實。故我以為,無論作草書或作正書皆易辨識的“王”字,在甲戌本上亦不大可能抄誤。而且我們也不應該忽略:甲戌本的正文也同樣保留着與己、庚二本相類似的不易受其他各本以訛傳訛影響的特點。所以,如果有朝一日現存甲戌本的散佚部分能夠重現於世,我們很可能會在正文之中見到第三個“絳洞花王”。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在甲戌本正文中見不到第三個“絳洞花王”,在甲戌本的脂批中卻可以見到。第三回王夫人嚮林黛玉介紹寶玉,說他是“這傢裏的混世〔魔〕王”。旁邊的一條脂批便寫道:“占(與)絳洞花王為對看。” 有了甲戌本上的第三條證據,從版本學的角度說,這個“絳洞花王”該是鐵證如山了吧! 這裏,我還要順便指出一個與“絳洞花王”有關的奇怪現象。就在第三十七回,李紈調侃寶玉說:“你還是你的舊號‘絳洞花王’就好。”己、庚二本都有一條雙行夾批: 妙極!又點前文。通部中從頭至末,前文已過者,恐去之冷落,使人忘懷;未來者,恐來之突然,或先伏一綫。皆行文之妙訣也。 這條批語,明指李紈所說讓寶玉仍用“舊號”的事,是“又點前文”。意即在三十七回之前的某處,作者已經描寫過寶玉取“絳洞花王”別號的情節。否則,就不能說是“又點前文”。而且寶玉緊接着的那句話:“小時候幹的營生,還提他作什麽!”也似乎印證了,在此之前的書中,似乎真有這樣的描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自序:不妨樹一面旗幟(1) | 自序:不妨樹一面旗幟(2) | 曹雪芹賦 並序 | 如椽巨筆耀千秋 | 曹雪芹續妻考(1) | 曹雪芹續妻考(2) | 曹雪芹續妻考(3) | 曹雪芹續妻考(4) | 曹雪芹續妻考(5) | 曹雪芹續妻考(6) | 曹雪芹續妻考(7) | 曹雪芹續妻考(8) | 曹雪芹續妻考(9) | 曹雪芹續妻考(10) | 曹雪芹續妻考(11) | 曹雪芹續妻考補遺(1) | 曹雪芹續妻考補遺(2) | 曹雪芹續妻考補遺(3) | 曹雪芹續妻考補遺(4) | 曹雪芹續妻考補遺(5) | 曹雪芹續妻考補遺(6) | 曹雪芹箱篋鎸刻字畫新探(1) | 曹雪芹箱篋鎸刻字畫新探(2) | 曹雪芹箱篋鎸刻字畫新探(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