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不拿耗子倒咬鸡
——王熙凤俗话连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猫不拿耗子倒咬鸡”就是千奇百怪中的一奇。
《红楼梦》第69回写王熙凤“弄小巧借剑杀人”,即利用秋桐去害尤二姐,除去心头之患。令她想不到的是身边最信得过的平儿竟然心生慈悲,背着主子给尤二姐送吃喝不说,还要说悄悄话,宽慰那位蒙在鼓里的尤二姐。不想,这一切都被秋桐看到了,赶忙打了小报告给王熙凤。于是王熙凤大骂平儿道:“人家猫拿耗子,我的猫只倒咬鸡。”这比喻听来粗俗一些,倒还“恰当”。如说“咬鸡”二字,鸡是地上的凤凰,王熙凤是冰山上的雌凤,在地上也就是一只母鸡了。至于“猫”说的是平儿,是王熙凤身边的宠物猫,野性已经退化,不会拿“耗子”了,还帮“耗子”(喻尤二姐)去“咬鸡”!
这段鸡与猫、猫与耗子的关系留给动物学家去研究。本文要说的是,这段文字不是曹雪芹首次发明。前人笔记有载,其云:“宋孝宗时,有诬劾杨嗣者,赵雄曰:‘人家市(买)猫以咋鼠,鼠暴未及问而首噬鹦鹉,其可恕乎?”想来是曹雪芹从他爷爷曹寅藏书中读到了这个故事,于是“借来”用在了王熙凤的口中,写出这位当家人的“俗”味与“谐”趣,真真是恰如其人,活灵活现。
至晚到了宋代已有猫不拿耗子的事例,说明“猫拿耗子”的分工已经发生了变化。在猫的眼睛里,耗子已不是稀罕物了,牠要追求时髦,追求刺激。耗子太小(个头小,胆子小,贼眉鼠眼),已经引不起猫的注意了。
“猫不拿耗子倒咬鸡”,或许也是与时俱进呢!
2004年5月20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