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 财会研究:财务会计研究前沿   》 第53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53)      王华 Wang Hua    石本仁 Dan Benren

  假定公司年增量贷款利率为12?00%,各时点远期合约的公允价值的计算和会计处理如下。
  首先计算购买欧元远期各个时点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如表3?6所示。
  表3?6购买欧元远期各个时点的公允价值变动额
  日期远期合约
  汇率市场远期
  汇率差异估计交割的
  现金流量折现因子估计公允价值的
  变动额2005年12月31日1?201?15(0?05)(500 000)1?012(490 148)2006年2月28日1?201?250?05500 0001500 000
  2005年12月31日,对合约估计交割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是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
  该合约的会计处理如表3?7所示。
  表3?7合约的会计处理
  日期结算日会计2005年10月31日登记备忘录2005年12月31日借:远期欧元合约投资损失490 148
  贷:远期欧元合约投资490 148(续)日期结算日会计2006年2月28日借:远期欧元合约投资990 148
  贷:远期欧元合约投资收益990 148
  借:银行存款500 000
  贷:远期欧元合约投资500 000
  3?互换(以利率互换为例)
  互换的公允价值等于合约未来每期的收益(或支付,下同)净额的折现值。在计算互换的公允价值之前,我们只能知道计算时点及以前的收益率和收益额,并不确定以后各期的收益率和收益额。如果假定收益率曲线是水平的,即预期未来每期的收益率等于现在的收益率,那么,在每一时点上,互换公允价值的计算则只需对预期收益净额按现行利率折现即可,这一方法就称为零息法。如果收益率曲线是向上或向下倾斜的,则需要明确估计未来期间的收益率,鉴于这一方法的复杂性,故本教材不作深入的介绍。
  例3?6:2004年1月1日,某公司借入50 000 000美元,2005年12月31日到期归还。年利率为6%的利息在每年的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与此同时,公司作为支付浮动利息收取固定利息的一方,参与一项名义本金额为50 000 000美元的2年期的互换。在该互换下,每个季末,公司可以收到固定的支付额750 000美元,并以LIBOR+50个基点支付浮动利息,以前一个利息支付日的LIBOR为准。2004年1月1日的LIBOR为5?5%。以下是互换期间的利率,如表3?8所示。
  表3?8互换期间的汇率
  日期LIBOR(%)2004年1月1日5?502004年3月31日5?652004年6月30日5?752004年9月30日6?002004年12月31日5?90日期LIBOR(%)2005年3月31日6?102005年6月30日6?152005年9月30日6?252005年12月31日6?35
  以下我们先运用零息法计算每期的互换公允价值;然后,计算每个利息支付日对①原来的借款;②互换的支付额;最后编制每个季度的会计分录。
  下面就运用该方法对互换的公允价值进行计算,如表3?9所示。
  表3?9运用零息法对互换的公允价值的计算
  季末日期浮动利率(%):
  LIBOR+50
  基点6%的固定利
  率与浮动利率
  之间的差额(%)浮动利率支
  付方下一季
  的支付额剩下的付
  息期以LIBOR+50
  基点折现的
  NPVNPV的
  变动值2004年1月1日6?00008002004年3月31日6?15-0?15(18 750)7(123 537)(123 537)(续)季末日期浮动利率(%):
  LIBOR+50
  基点6%的固定利
  率与浮动利率
  之间的差额(%)浮动利率支
  付方下一季
  的支付额剩下的付
  息期以LIBOR+50
  基点折现的
  NPVNPV的
  变动值2004年6月30日6?25-0?25(31 250)6(177 659)(54 122)2004年9月30日6?50-0?50(62 500)5(297 825)(120 166)2004年12月31日6?40-0?40(50 000)4(192 249)105 5762005年3月31日6?60-0?60(75 000)3(217 774)(25 525)2005年6月30日6?65-0?65(81 250)2(158 536)59 2392005年9月30日6?75-0?75(93 750)1(92 194)66 3412005年12月31日6?85-0?850092 194(提示:运用EXCEL或同类的电子数据表软件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第2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第3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3)
第4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4)第5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5)第6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6)
第7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7)第8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8)第9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9)
第10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0)第11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1)第12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2)
第13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3)第14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4)第15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5)
第16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6)第17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7)第18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8)
第19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9)第20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0)第21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1)
第22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2)第23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3)第24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