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皇家医事 》
脾肾双补抗衰老(1)
屈维英 Qu Weiying
21世纪,人类社会日益面临着老龄化的沉重压力。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2亿,1975年增至3.5亿,2000年已达到5.9亿。据估计,未来老年人口的增长率将超过总人口的增长率。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目前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正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老年病也就愈加显得迫切。
清宫医案在治疗老年病方面特别推崇补肾健脾之法,这对防治老年并延年益寿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
中医认为,肾主水、藏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气虚弱则“根本不固”,会加快人体的衰老过程,使人未老而先衰;脾为后天之本,运化五谷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脾弱则生化无源,气虚血亏,百病丛生。可见,肾和脾与人之生长、发育、寿夭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欲求健康长寿者不能不重视脾和肾的调理与补益。皇家养尊处优,嗜食厚味,恣情纵欲,脾肾虚弱者居多。因此,宫廷御医善于补肾以滋先天,补脾以壮后天。
中医学还认为,肾纳气,脾统血。机体的生命活动,全赖气血的正常运行和相辅相成。气血充盈、调和,则体质强健,精力充沛,疾病自少。气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生化。大抵人之脏腑功能失调,衰老病死,无不与气血之失调有关。所以,清宫医案推崇脾肾双补,也较多地应用气血双补的“四君子汤”、“八珍汤”等药方。
清代皇帝常服脾肾双补之药,得益匪浅。据清宫医案记载,帝王们除了常进补药外,雍正、乾隆还经常过问一些名贵药材的产地和炮炙情况。这些名贵药材除自己享用外,还常常赏赐给一些有功之臣,以示“皇恩浩荡”。
清宫常用的补脾强肾药主要有:人参、西洋参、黄芪、当归、何首乌、枸杞、山萸肉、冬虫夏草、百合、灵芝、鹿茸、蛤蚧、紫河车;中成药有龟龄集、秘传固本仙方、长寿广嗣丹、八仙糕、补益资生丸、健脾滋肾壮元方、琼玉膏、王芝地仙金髓丹等。这些名贵中成药多由补肾的龟板、熟地、枸杞、鹿茸、杜仲和健脾的茯苓、陈皮、厚朴、苍术等组成。
以下让我们列举几个清宫常用补剂,以飨读者。研究证实:龟龄集及龟龄集酒(由人参、鹿茸、海马、雀脑、枸杞子、肉苁蓉、熟地、牛膝、杜仲等三十余种药物组成),可以明显减轻氢化可的松所造成的动物模型耗竭现象,其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龟龄集能促进免疫功能,还能抗疲劳、保肝,并对大脑皮层有兴奋与抑制双向调节作用。
青春宝(由人参、天冬、地黄等药物组成),中医认为此方有益气补血、养阴生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该药有抗疲劳、耐缺氧的作用。
康宝液(由枸杞、黄精、淫羊藿、黄芪等药物组成),药理研究表明,此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虚弱症状及心肺功能,还能明显改善大脑皮层内视觉通路的部分机能状态。
七宝美髯丹(由何首乌、牛膝、菟丝子、枸杞等药物组成),有滋补肝肾的作用。临床证明有改善衰老症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临床还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男性不孕证有较好疗效。
慈禧益寿宝口服液(由人参、当归、砂仁等药组成),中医认为此方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保元益寿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该药能改善老年人衰老症状,振奋精神,增进食欲,改善睡眠,降低老年人血浆LPO水平和提高免疫功能。
这里着重介绍清宫补肾主成方——长春丹和寿桃丸。
清宫长春丹:清宫长春丹由熟地、生地、天冬、麦冬、人参、茯苓、山药、五味子、枸杞子、山萸肉、菟丝子、杜仲、覆盆子、石菖蒲、木香、泽泻、远志、柏子仁、牛膝等24味药物组成,是中医补益脾肾、益心开窍的著名古方。
陈可冀、李春生等专家做出研究成果:《清宫长春丹对老年人液化智能老化及衰老症状的影响》。观察使用的药方,是由河北省承德中药厂生产的清宫长春丹胶囊,每粒胶囊0.5克;阳性对照组药:现代西医常用的脑复康胶囊,由沈阳和平制药厂生产,每粒胶囊0.2克。安慰剂:糖浆口服液,由上海市中药一厂生产,每支10毫升。服药方法:长春丹与脑复康为每次2粒,服药者均被告之服用的是长春丹;安慰剂每次五毫升,每日2次,服药者被告之服用的是生脉口服液。疗程为90天。观察对象:凡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具有疲倦、畏冷、头晕、流泪、不寐、腰痛、膝酸、肢凉、健忘和性欲减退等症状中的六项以上者,作为观察对象。本组154名,均系离退休脑力劳动者;随机分为长春丹组63例,脑复康组60例,安慰剂组31例。各组间年龄、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差异。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皇家医事》目录 | 作者自序(1) | 作者自序(2) | 作者自序(3) | 清代对太医院的完善 | 种痘战胜天花恶魔(1) | 种痘战胜天花恶魔(2) | 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1) | 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2) | 活血化瘀广泛运用(1) | 活血化瘀广泛运用(2) | 帝王也需用猛药(1) | 帝王也需用猛药(2) | 医疗护理方法多(1) | 医疗护理方法多(2) | 医药理论建树卓越(1) | 医药理论建树卓越(2) | 药材地道要讲究 | 地道药材为什么疗效好 | 重视未病控病情(1) | 重视未病控病情(2) | 中医治西人 | 中西医药的主要差别 | 临终救命生脉散(1)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