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评传 》 我的父親張恨水 》
第53節:巔峰之作《巴山夜雨》(3)
張伍 Zhang Wu
人,衹有兩條腿在外。這大概就是過去最近一次轟炸的現象,還沒有人來收拾。他不敢看了,趕忙就嚮磚堆裏找出還半露的一條下山石坡,嚮揚子江邊跑,在石坡半截所在,有二三十個市民和防護團丁,帶了鍬鋤鐵鏟,在挖掘半懸崖上一個防空洞門。同時有人彎腰由洞裏拖着死人的兩條腿,就嚮洞口磚瓦堆上放。
他看到這個慘相,已是不免打了一個冷戰。而這位拖死屍的活人,將死人拖着放在磚瓦堆上時,甄子明嚮那地方看去,卻是沙丁魚似的。排了七八具死屍。離死屍不遠,還有那黃木薄板子釘的小棺材,像大抽屜似的,橫七竪八,放了好幾具。
燈火是沒有了,在那瓦堆旁邊,間三間四地有豆大的火光,在地面上放了一盞瓦檠菜油燈,那燈旁邊,各放着小長盒子似的白木板棺材。有的棺材旁邊,也留着一堆略帶火星的紙錢灰。可是這些棺材旁邊,全沒有人。甄子明誤打誤撞地走到這小廢墟上,簡直不是人境。
走到快近江邊的所在,有一幢半倒的黑木棚子,剩了個無瓦的空架子了。在木架子下,地面上斜擺着一具長條的白木棺材。那旁邊有一隻破碗,斜放在地上,裏面盛了小半碗油,燒着三根燈草,也是豆子大的一點黃光,還有個破罐子,盛了半鉢子紙灰。這景緻原不怎樣特別,可是地面上坐了一位穿破衣服的老太婆,蓬着一把蒼白頭髮,伏在棺材上,窸窸窣窣地哭着。甄子明看到這樣子,真要哭了,看到瓦礫堆中間,有一條石板路,趕快順着石板坡子嚮下直跑,口裏連連喊着“人間慘境!人間慘境……”
多麽沉痛的描述!實在讓人不忍卒讀。這是父親親身經歷的“人間慘境”!歷史是不能忘卻的,我之所以引用了較多的原文,正如書中南泉所說:“將來抗戰結束了,我們這些生活片斷,都可以寫出來去留給後人。一來讓後人知道我們受日本的欺侮太深了,二來也讓後人明白,戰爭總不是什麽好事。”
《巴山夜雨》在控訴、揭露日寇令人發指的罪行時,更把筆鋒觸嚮了人物內心的精神世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讓讀者看到,戰爭不僅毀滅了人的肉體,而且撕裂着、吞嚙着人的精神,扭麯着人性,污染着人的靈魂。小說通過主人公李南泉夫婦與鄰居奚敬平夫婦、石正山夫婦、袁四維夫婦四個家庭的20天的生活以及三對性變態男女的“桃色新聞”,深刻而犀利地暴露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心理變態。誠如書中所說:“要說生活艱苦,這些新聞不宜産生。若說不艱苦,很少人傢是不吃平價米的。”當事人作了進一步解釋:“在這抗戰時期中,男女都有些心理變態。”就連一些自認為“還能保持一股天地正氣”的李南泉、吳春圃、甄子明等,也是夫妻吵嘴、煩惱、鬧彆扭。李南泉有段很精闢的議論:“在空襲的時候,個個都發生心理變態,除了恐怖,就是牢騷,這牢騷嚮誰發泄呢?嚮敵人發泄,不能夠。嚮政府發泄,無此理。嚮社會發泄,誰又不在躲警報?嚮自己傢裏任何一人發泄,也不可能。
衹有夫妻兩口子,你也牢騷,我也牢騷,臉色先有三分不正常。反正誰得罪了誰也沒關係。”戰爭就是戕害着人的心理,腐蝕着人的靈魂。
在《巴山夜雨》的衆多人物中,除了上述的李南泉的幾位鄰居外,還刻畫了京劇女藝人楊豔華,方院長公館方二小姐、劉副官等各種類型的人物,幾條綫索的故事齊頭並進,各自成章,又互相交織融合,把這些“柴米油????醬醋茶”的日常瑣事,鄰里緋聞,娓娓道來,自然真切。山村中這些平凡百姓在戰爭中的掙紮、恐怖、愛恨就更加深深打動着每一個讀者的心。
《巴山夜雨》揭示出的國民劣根性,燭照燃犀地作了入微的描繪。小說對劉副官、黃副官、奚太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從張戴氏太夫人說起(1) | 第3節:從張戴氏太夫人說起(2) | | 第4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1) | 第5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2) | 第6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3) | | 第7節:老書房的苦澀記憶(1) | 第8節:老書房的苦澀記憶(2) | 第9節:青年時代的摯友(1) | | 第10節:青年時代的摯友(2) | 第11節:青年時代的摯友(3) | 第12節:青年時代的摯友(4) | | 第13節:主編《夜光》與《明珠》(1) | 第14節:主編《夜光》與《明珠》(2) | 第15節:主編《夜光》與《明珠》(3) | | 第16節:《春明外史》的“外史”(1) | 第17節:《春明外史》的“外史”(2) | 第18節:《春明外史》的“外史”(3) | | 第19節:民國的“《紅樓夢》”(1) | 第20節:民國的“《紅樓夢》”(2) | 第21節:民國的“《紅樓夢》”(3) | | 第22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1) | 第23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2) | 第24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3)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