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笔 》 未死的沙威 》
第53節:文化與和諧社會(3)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我 們 今 天 的 所 作 所 為 , 如 果 對 於 未 來 人 是 有 益 處 的 , 他 們 將 通 過 史來感激我們,如對於未來人類是有害的,那麽他們將通過歷史來批判我
們 。 未 來 的 人 類 亦 即 我 認 為 的 上 帝 , 他 們 就 通 過 批 判 我 們 , 來 達 成 對 於 我們當代人行為的一種懲罰,被定在歷史上。比如說中國的人口問題,我 們想在 50 年代的時候,那一場關於中國人口問題的討論,當時的人們都已 經大部分作古了。中國的人口問題,現在降臨在中國,它體現在中國,成 為我們一切發展過程中第一位的最大的難題。我們對此永遠保留評說的權 力,那這就是文化本身的力量。
那 到 目 前 為 止 , 在 社 會 學 的 詞 典 中 , 我 個 人 認 為 那 些 具 有 理 想 色 彩 的詞彙,它依然具有着引領我們嚮理性的社會,嚮更好的社會走去的那一 個意義。包括理想這一詞彙,我們也應該重新去認識。中國人在從前的年 代,受理想一詞的傷害很深、很大。這使我們有一種心理,我們對於凡是 具有理想色彩的事情,都抱有本能的潛意識裏的排斥。而我個人想說這是 不對的,也是不好的。對於一個國傢或者一個民族甚至是有害的。我們很 難設想,某國傢所有的公民都是現實現利主義者,都不去想這國傢的明天 或後天的事情,不去想和自己的子孫後代息息相關的未來社會的形態。那 未來的人們,作為上帝,也是會譴責我們的。
第二段
我個人覺得不是我們被理想扭麯了,而是我們自己曾經怎樣地扭麯了 理想這一個社會學詞典中最美好、最寶貴的詞彙,扭麯了它原本的含義。 比如說我自己,因為我從少年時到青年時讀的一些書,都是具有理想色彩
的 , 所 以 我 是 這 樣 的 一 個 青 年 。 比 如 說 我 在 小 時 候 , 讀 這 個 牛 郎 織 女 對 吧,我對愛情就是從小,從少年起就抱有理想主義的看法。我認為衹要是 以心相許,以身相許,那物質又算什麽呢?那時我想,哪怕我身邊都是高 樓大廈,但衹要我能和七仙女生活在一起,依然是很幸福的。我當然和你 也可以,是吧。
比如說,主持人:我們在座的很多女同學,可能還希望您再加一句,說和我們 這兒很多女同學也可以。
梁 曉 聲 : 男 耕 女 織 , 對 吧 ? 但 是 來 , 男 織 女 耕 也 可 以 的 , 對 吧 ?
“織”這一個動詞,可以使男人感情更細膩,對吧?但是後來,我以少年 和青年的眼在人世間,尤其是在低層,我看到了那麽多貧賤夫妻百事哀的 景象,這使我知道愛情不純粹是一種靠理想、靠詩意來支撐的事件。而且 我後來也知道,馬剋思的女兒愛上馬剋思的弟子拉法格的時候,馬剋思曾 很認真地跟拉法格談過,你將靠什麽職業養傢糊口?如果拉法格說,他要 和勞拉一起效仿牛郎織女,去鄉下男耕女織的話,我估計馬剋思也未見得 會同意的。比如說讀《悲慘世界》,當讀到沙威投河身亡的那一段,他對我 是有影響的。我相信關於良心的發現,關於良心的自我譴責,對於所有的 人都是適用的。我相信人類大致都是這樣的。但是後來在“文革”中,我 以青年的眼,看到了那麽多形形色色的沙威式的人物,他們是人,但是他 們內心裏絶對沒有人性的溫度。他們冷酷無情,他們在那個年代,完全變 為沒有正義可言,沒有公平可言的國傢機器的一部分。用別人的血來染紅 自己左派的紅頂子,用別人的淚來洗自己左派的嘴臉。所以整個“文革” 中,我會親眼目睹那麽多這樣的事情,這對於我的理想主義的形成是一種 顛覆。而且我知道,這些人從不良心發現,從不懺悔。
那後來我在四十五歲的時候,因為你剛纔談到《雪城》,《雪城》的第一 部是非常理想化的,充滿了共青團精神。那因為我當年是班長、當排長, 我本身是那樣的一個青年。但是到《雪城》第二部的時候,其實已經,我 自行地在破壞掉那樣的一種氛圍,使這些知青們在城市的非常瑣細的生活 中去體驗人生。然後到了四十五歲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大意是我要 和理想主義告別,類似宣言。
但是最近,那時我以為我再也不會以理想的 眼來看社會、來看世界、來看生活,我覺得,我變得特別的理性,而且有的 時 候 覺 得 由 於 我 不 理 想 , 似 乎 我 變 得 深 刻 。 但 是 我 知 道 我 內 心 面,其實還是眷戀理想。我還是覺得人內心一定要擁抱什麽,衹不過那是 什麽,我不知道,我已經尋找不到。後來我由於上課的需要,重讀了這個 馬丁 · 路德 · 金的《我有一個夢》,這是他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所做的演 講。在此之後不久如果我沒有記錯,他實際上也像林肯一樣被暗殺了。那 麽他在說,然而一百年後,黑人依然沒有獲得自由。一百年後,黑人依然 悲慘地蹣跚於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之下。一百年後,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質繁榮浩瀚的貧睏孤島上。一百年後,黑人依然在美國社會中嚮隅而 泣,依然感到自己在國土傢園中流離漂泊。所以我們今天到這裏來,要把 這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於衆,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來到國傢的首都是為 了兌現一張期票。我們共和國的締造者,這指林肯,在擬寫憲法和《獨立 宣言》的輝煌篇章時,就簽訂了一張每一個美國人都能繼承的期票,這張 期票嚮所有人承諾,不論白人還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讓度的生存權、自由 權和追求幸福權。然而今天,美國依然對它的有色公民拖欠着這張期票, 美國沒有承兌這筆神聖的債務,而是開給黑人一張空頭支票,一張蓋着資 金不足的印跡,被退回的支票。但是我們决不相信,正義的銀行會破産。 黑人得到公民權之前,美國既不會安寧也不會平靜。但是對於站在通嚮正 義之宮艱險門檻上的人們,有一些話我必須要說,在我們爭取合法地位的 過程中,切不要錯誤行事導致犯罪。我們且不要吞飲仇恨辛酸的苦酒,來 解除對自由的饑渴。朋友們我今天要對你們說,儘管眼下睏難重重,但我 依然懷有一個夢,這個夢深深植根於美國之夢中。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 傢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 而平等。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州的紅色山崗上,昔日奴隸的兒子能夠 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同席而坐,親如手足。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小兒 女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皮膚的顔色,而是以品格的優劣來作為評判標準的 國傢裏。這是我們的希望,這是我將帶回南方去的信念。有了這個信念, 我們就能從絶望之山開採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就能把這個國傢 嘈雜刺耳的爭吵聲,變為充滿手足之情的悅耳交響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三聯書店 |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1) | 第3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2) | 第4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3) | | 第5節:論人和書的十種關係(4) | 第6節:十種關係(下篇)(1) | 第7節:十種關係(下篇)(2) | 第8節:十種關係(下篇)(3) | | 第9節:十種關係(下篇)(4) | 第10節:讀書與人生(1) | 第11節:讀書與人生(2) | 第12節:讀書與人生(3) | | 第13節:讀書與人生(4) | 第14節:讀書與人生(5) | 第15節:讀書與人生(6) | 第16節:讀書與人生(7) | | 第17節:虛假柔情似水(1) | 第18節:虛假柔情似水(2) | 第19節:虛假柔情似水(3) | 第20節:關於說話 | | 第21節:紙簍該由誰倒空 | 第22節:讀書與人生(1) | 第23節:讀書與人生(2) | 第24節:一個國傢的明信片(1)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