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53节:宋襄图霸,是是非非总成空(2)      刘绪义 Liu Xuyi

  乘丘一役中,鲁庄公用一种称之为"金仆姑"的箭射中了宋国主帅南宫长万,鲁庄公的车右孙 活捉了他。在宋国人的请求下,鲁国最后释放了南宫长万。
  南宫回国后,宋公就和南宫长万开玩笑说,过去我很尊敬你,现在你成了鲁国的囚犯,我就不再尊敬你了。这本是一句玩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南宫长万因此对宋闵公怀恨在心。
  鲁庄公十二年的秋天,南宫长万在蒙泽杀死了宋闵公,《春秋公羊传》说,宋闵公是被南宫长万这个大力士玩摔跤摔死的。弄死闵公后,南宫长万又在门口把仇牧一巴掌打死,继又杀了太宰督,拥立子游为国君。公子游逃到萧国,公子御说逃到亳地。南宫牛,猛获率军包围亳地。十月,萧叔大心和宋戴公、武公、宣公、穆公、庄公的族人率曹军进攻。杀死了南宫牛,和刚刚立为国君不久的宋闵公的堂弟公子游。
  这样公子御说被立为国君,他就是宋桓公。猛获逃到卫国,南宫长万也逃到了陈国。南宫长万自己拉车载着母亲,一天就到达了。《左传》记载这一句话挺有意思。原来,宋国至陈,相去二百六十余里,长万推辇,一日便到,如此神力,更兼其逃亡之快,古今罕有。
  宋人请求卫国人归还猛获,卫国人不想给他们。只有石祁子坚决反对,他说,这种做法是不行的,普天下的邪恶是一致的,在宋国作恶而在我国受保护,保了他有什么好处?得到一个人而失去一个国家,结交邪恶的人而失去友好的国家,这不是好主意。
  于是卫国人只好把猛获送还卫国。宋人又到陈国去请求引渡南宫长万,并送上了礼物。陈国人打发女人去劝南宫喝酒,把他灌醉,用犀牛皮把他包起来,送往宋国。等到到达宋国,南宫的手脚都已经挣破牛皮露在外面了,宋国人把这两个人都煮熟了腌起来。
  宋桓公即位后,鲁庄公十三年,宋国人又背弃了当年齐鲁陈蔡等国的北杏会盟,说是背盟,其实就是宋桓公见齐桓公被推为盟主,心有不甘,便趁会议还没有结束之前就提前回国了,不辞而别,这就是"背盟"。第二年,诸侯便以此为名联合攻打宋国,齐国甚至还要成周出兵。战争的结果是宋国被迫顺服于齐桓公。齐桓公也就是在这次鄄地会盟上正式开始成为霸主。
  鲁庄公三十一年,即公元前651年,宋桓公死,其长子兹甫(父)继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宋襄公。
  吸取了前任宋国国君的教训,这位宋襄公一开始就成为齐国最忠实的追随者。此后齐桓公九合诸侯,宋国都是其会盟的中坚。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姜小白去世,在春秋历史舞台上风云四十年之久的桓公时代结束了。宋襄公的努力没有白费,齐桓公临死之前,将齐国的太子昭托孤给了宋襄公。宋襄公也不负所托,在桓公死后尸骨无人收拾,而群公子争位的复杂情况下,他发兵拥立太子昭即位,是为齐孝公。当然,也有学者如吕思勉先生就认为,齐桓公托孤于宋襄公,"其事羌无证据",即使有,"亦非正法,盖乘乱伐齐之口实耳"。这聊备一说。宋襄公死的那一年,齐国就伐宋。这一条似乎可以作为佐证。
  齐桓公之死对齐国是一个打击,加上齐国公子之乱,齐桓称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对于宋襄公来说,则是一件大好事。宋襄公认为,桓公死后,中原霸主地位理应落到他身上来了。他或许还认为,堂堂的霸主桓公死后都托孤于他,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希望他能担负着新霸主的重任。
  那么,齐桓公为何要托孤于一个"外人"宋襄公呢?
  除了齐桓公看到宋襄公长期跟随自己在霸业舞台上的"忠诚"之外,在齐国国内他也别无选择,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宋襄公有仁义的令名。
  宋襄公本身是宋桓公之嫡长子,有一庶兄名目夷,字子鱼。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危之际,襄公对他父亲说,"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但目夷不敢,当即就推辞道:"能以国让,仁熟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宋桓公死后,襄公即位,他就让目夷做了大司马,主管宋国军政。
  这样一件事,发生在春秋一世父子相夷,兄弟相煎这种内部倾轧习以为常的背景下,自然是个另类。因而,这一让国壮举,就为宋襄公赢得了仁义之美名。但这件事也引起了后世人的严厉批评,说宋襄公不过是虚情假意,钓名而已。
  这样说的理由便是,公元前651年春,宋桓公死后,未及下葬,宋襄公以戴孝之身,就迫不及待地会合诸侯以树威。宋襄公若是真正仁义,首先便不应该在国内大丧期间内发兵。此其一。
  其二,公元前642年,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五公子争位,宋襄公出兵平定齐国内乱后,为在诸侯中树立威信,他便决定先惩罚几个小诸侯,杀鸡儆猴。他先抓了滕君婴齐作为榜样处罚不服从的诸侯。又邀请曹、邾等国在曹地结盟,鄫国国君迟到了一会,宋襄公便以为他有意怠慢自己,竟然杀了鄫君,又把他的尸体放到鼎里煮熟来祭睢水之神。当时大司马子鱼就一针见血地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连以仁著称的子鱼都说他这样做能够善终就是大幸了,由此可见宋襄公不但不仁义,而且是个性情凶狠残忍之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