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帝王身邊絶色美女:為女人翻案 》
一首歌要了她的命(1)
孫傑 Sun Jie
一般人都認為,呂後最殘忍的一次暴行,是對劉邦寵妃戚夫人的虐殺。
如果這是一場爭風吃醋的後宮爭鬥,呂後所為確實令人發指;但如果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戚夫人所為確實是自尋死路。
好女色的劉邦自打從鄉下小吏變為千軍統帥後,軍中大帳裏就沒少過紅粉佳人,而且他越吃敗仗,膝下的兒女生得越多。
戚夫人是定陶(今山東定陶)人,楚漢戰爭期間收入劉邦紅羅帳下。由於她年輕漂亮、能歌善舞,很受劉邦寵愛。無論行軍打仗,劉邦都帶着她,是名副其實的“日用品”。
作為第一夫人的呂後對此並無怨言。前文說過,自楚歸漢後,呂後已經成功轉型,將自己定位為劉邦的政治幫手,而戚夫人不過是老公的紅顔知己,職責分明,兩不相幹。
但戚夫人自打和劉邦生了兒子如意後,脾氣有些見長,也想往政壇上紮。
當時劉邦立的太子是和呂雉所生的兒子劉盈,但他老嫌這個兒子有點軟弱仁慈,不像他的性格。也許是愛屋及烏,他非常喜歡和戚夫人生的如意,經常說:“如意像我1戚夫人也時不時趁機吹點枕邊風,因此劉邦想廢掉劉盈改立如意。
呂後本來是不想在女人的名分上與戚夫人計較的,但沒想到戚夫人得寸進尺,居然染指國傢大事了。劉邦在哪個女人的床上睡覺,作為政治傢的她可以不關心。但是廢立太子,則是關係國之根基的大事,更何況這涉及她自己的前途命運。
呂後這回不幹了。她沒有把戚夫人當情敵,但這次不得不被逼把她當政敵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殘酷政治鬥爭已經不可避免。
呂後是誰?她不僅是隨劉邦出生入死的發妻,而且是劉邦的政治同盟,是共同打天下的戰友,是開國的功臣!戚夫人又是什麽東西?一個撒嬌發嗲的情人,一個會唱歌跳舞的戲子,一個衹供男人享樂的工具!這樣的人也敢來爭太後的地位,還有沒有天理!
沒等呂後對廢立太子一事吱聲,劉邦的大臣們聞訊先不幹了。御史周昌一點不給劉邦面子,在朝堂上大聲為劉盈辯護。無奈這老兄是結巴,衹能像喊口號一樣說一句話:“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1呂後在朝堂外聽到了這次討論。散朝之後,她當衆嚮周昌下跪叩謝:“要不是你,太子就要被廢了。”
在廢立太子之爭上,戚夫人是用眼淚來換取劉邦的支持,而呂後則是用政治來喚起群臣的幫助。毫無政治智慧的戚夫人,在這場鬥爭一開始,就敗局已定。
秦末有四位飽學詩書、德高望重的隱士,為避戰亂躲入今陝西商縣東南的林壑之中修隱,被稱為“商山四皓”。劉邦立漢以後,一直想請四位高人出山為國傢效力,但“商山四皓”卻始終不理這個茬兒。呂後在謀士張良的引薦下,與“商山四皓”搭上了鈎。這老四位被呂後和太子劉盈誠意打動,下山做了太子的賓客,輔佐劉盈。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黥布反叛,當時劉邦正在病中,他想讓劉盈率兵討伐。但這四老卻在背後勸呂後千萬不能讓兒子領命。他們認為那些老將根本不會聽劉盈的,所以這場仗根本打不贏。當時的形勢是,戚夫人整天給劉邦吹耳邊風要換太子,而如意成天圍着劉邦轉。劉盈如果無功而返,便是沒有本事。這正好給劉邦換太子的口實。呂後一聽在理,急忙到劉邦那裏說情,最後劉邦衹好自己抱病出徵。
劉邦平叛回來,在一次宮中宴會上,猛然看見劉盈身後肅立着四個白鬍子老頭。當他得知這就是他不曾請動的“商山四皓”時,便知道大勢已去,劉盈的太子是廢不掉了。他無奈地對四老說:“那就請諸位好好調教太子吧。”
“商山四皓”告辭後,劉邦把戚夫人叫了出來,指着四人的背影說:“我想換太子,可這四個人輔佐他。太子羽翼豐滿了,難動啊!以後就是呂後掌權了。”
戚夫人知道大勢已去,不禁低頭垂淚。
劉邦說:“給我跳個楚地的舞蹈吧,我來給你唱支楚歌。”劉邦唱的是:“鴻鵠高飛,一舉千裏。羽翼已就,橫絶四海。橫絶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繳(音“增酌”,捕鳥的射具),尚安所施。”劉邦悲愴的楚歌,讓悲切的戚夫人幾不能持,舞到最後,已經是淚流滿面。劉邦轉身而去,從此再不提廢立太子之事。
戚夫人在第一回合鬥爭中落敗,但更不幸的是,她的靠山劉邦此後不久也撒手人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帝嚳的女兒嫁給一條狗(1) | 帝嚳的女兒嫁給一條狗(2) | 瞧這一傢子(1) | 瞧這一傢子(2) |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將軍(1) |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將軍(2) | 比竇娥還冤的女人(1) | 比竇娥還冤的女人(2) | 比竇娥還冤的女人(3) | “狐狸精”的標準像(1) | “狐狸精”的標準像(2) | 褒姒的“三宗罪”(1) | 褒姒的“三宗罪”(2) | 母子為何成仇人(1) | 母子為何成仇人(2) | 怎麽都是齊國女(1) | 怎麽都是齊國女(2) | 難捨情人是哥哥(1) | 難捨情人是哥哥(2) | 難捨情人是哥哥(3) | 把魯國翻個底掉的女人(1) | 把魯國翻個底掉的女人(2) | 把魯國翻個底掉的女人(3) | 床笫之歡帶來五世之禍(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