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否定群雄解紅樓   》 第57節:正解太虛幻境詩詞歌麯(18)      崔耀華 Cui Yaohua

  蔡義江認為:“王熙鳳……十足表現出剝削階級的權欲和貪欲……是垂死的封建階級和他們所代表的反動社會制度徹底崩潰的形象寫照……道出了正在走嚮沒落的一切反動階級的共同規律……她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製造了許多罪惡,直接死在她手裏的就有好幾條人命……”(《紅樓夢詩詞麯賦鑒賞》)。
  實際上,鳳姐在作品中是作者褒多於貶的人物。賈府的滅亡與衰落罪不在鳳姐,恰恰相反,賈府這個“金馬玉堂”王朝的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和鳳姐的性質背道而馳。在人物之死問題上,鳳姐不是壞人而是好人,在後面我們將逐一分析,得出不容質疑的論述。愛情論者所以不能正確給鳳姐人物定性,主要不知道秦氏是何人,沒弄清“兩賦論”,因此不能正確理解鳳姐和秦代、鳳組和賈府之間的關係。
  (1)“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在作品中,“秦”“邦業”之“女兒”秦可卿和鳳姐都屬法傢思想體係人物,屬於從“正邪兩賦而來”之人。故此二句是以老莊思想對法傢治世思想中的不足和弱點的批判。
  (2)“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秦氏和鳳姐的一個共同弊病就是心性剛強,用心太過,最後“底下見了紅”。“性空靈”:性靈,聰慧。言法傢人物治世,生前把心用碎,死後白爭個性情聰慧之名。蔡義江認為“死後性空靈”不可知,解釋成鳳姐對她的女兒“巧姐”的挂念。又說“性靈”是指“死後性靈”“是一種迷信說法”等等。
  (3)“傢富人寧,終有個,傢亡人散各奔騰。”——此處的“寧”字和“寧國府”寧字含意相同,即平安、不變的意思。“奔騰”指社會事物消散、不可遏製的樣子。如果解釋成:“形容災禍臨頭時,各自急急找生路的樣子。”(蔡語)這就損害了文章哲理上的內涵,使與日月同輝的天地之哲,成為私傢的災禍和逃亡之說。
  (4)“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老莊認為世界中的一切都有它自己的規律性,人要“隨遇而安”。而法傢卻對什麽事都用心太過,但也是“枉費心機”,老莊認為這種人沒認清事物的道理,所以好像飄飄忽忽在做夢一樣。“忽喇喇似大廈傾”:他們在榮辱面前會看得太重,心境容易遭受驚恐。“嘆人世,終難定!”人世間的一切,都是難於主觀預先加以確定的。
  “留餘慶”(第五回)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睏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姦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解】
  此麯是作者經過前面諸麯對老莊哲學天道觀的闡述之後,用此麯以教世。脂曰:“如作一人看,便是呆漢”,“題衹十二釵,卻無人不有,無事不備。”作者的宗旨是述事述理而非圖記事。愛情論者不解此意,故對此麯如《正册判詞九》一樣,衹從一人一事上挖地三尺,不從述哲述理大方向上着眼,因此在解時為讀者留下一串串不解之謎。蔡義江把此麯視為是寫巧姐遇劉姥姥“從火坑中救出”。但蔡解又“不知曹雪芹原計劃中‘姦兄’所指係誰。”蔡說:“續書寫巧姐後為王仁(狠舅)、賈環、賈蕓(姦兄)等所盜賣。但可以肯定賈蕓不是曹雪芹原計劃中所說的‘姦兄’。……脂評說,後半部有‘蕓哥仗義探庵’(靖藏本)事,並說‘此人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賈環則既非‘舅’,也非‘兄’,而是巧姐的叔叔。”蔡並把“留餘慶”和“積得陰功”解釋為“一種因果報應的迷信說法”等等。
  (1)“留餘慶”:餘福澤及後人,指人要做好事,善有善報。“忽遇恩人”:指哲學上因果報應的偶然性。“幸娘親”和“積得陰功”,它的目的和結論就是“勸人生,濟睏扶窮。”這是《太上感應篇》和《陰騭文》中反映老莊觀念的重要內容。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出版前言第10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5)
第11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6)第12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7)
第13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8)第14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9)
第15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10)第16節:一事兩面(1)
第17節:一事兩面(2)第18節:一事兩面(3)
第19節:一事兩面(4)第2節:寶玉的真面目(1)
第20節:一事兩面(5)第21節:一事兩面(6)
第22節:一事兩面(7)第23節:一事兩面(8)
第24節:一事兩面(9)第25節:一事兩面(10)
第26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1)第27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2)
第28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3)第29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4)
第3節:寶玉的真面目(2)第30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