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类 》 讀史方輿紀要 》
捲四十一
顧祖禹 Gu Zuyu
◎山西三
◇平陽府東至潞安府三百九十裏,東南至澤州四百十裏,南至黃河二百六十五裏,又渡河至河南之陝州一百二十裏,西至黃河三百十裏,又渡河西北至陝西延安府二百七十裏,北至汾州府三百九十裏,東北至沁州三百四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九十裏,至江南江寧府二千四百裏,至京師一千八百裏。
《禹貢》冀州地,即堯舜之都,所謂平陽也《世紀》雲:其地在平水之陽而名。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為河東郡地。兩漢因之。三國魏始置平陽郡。晉因之。永嘉三年,劉淵字元海僭號,建都於此。其後石趙慕容燕及苻、姚之徒,相繼有其地。後魏亦為平陽郡,兼置東雍州。太和中罷。孝昌中,改置唐州。建義元年,又改晉州魏收《志》:真君四年,置東雍州。太和十八年罷。孝昌中置唐州,建義初改晉州,後又置總管府於此。東魏、北齊皆為重鎮。後周亦曰晉州。隋初改平陽郡為平河郡以陽與楊同音也,三年廢郡,而州如故。煬帝改州為臨汾郡。義寧二年,復曰平陽郡。唐武德元年,復曰晉州。天寶初,亦曰平陽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梁置定昌軍節度開平三年,分護國節度置,兼領絳、沁二州,尋又改為建寧軍。後唐同光元年,曰建雄軍。宋仍為晉州亦曰平陽郡建雄軍節度。政和六年,升為平陽府。金因之河東南路置於此。元曰平陽路。大德九年,改為晉寧路。明初復曰平陽府,領州六、縣二十八。
府東連上黨,西界黃河,南通汴、洛,北阻晉陽。宰孔所云景、霍以為城景,太也,謂霍山,汾、河、涑、澮以為淵,而子犯所謂表裏河山者也。戰國時,魏有其地。秦商鞅言於孝公曰:秦之與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並秦,秦即並魏。何者?魏居嶺厄之西,都安邑,而獨擅山東之利。利則西侵秦,病則東收地。魏必東徙,然後秦據河山之固,東嚮以製諸侯矣。秦、漢以降,河東多事,平陽嘗為戰地。曹魏置郡於此,襟帶河、汾,翼蔽關、洛,推為雄勝。杜畿雲:平陽枕山帶河,天下要地。是也。晉室之亂,劉淵竊據其地,縱橫肆掠,毒被中原。迄於五鬍迭興,索頭繼起,平陽居必爭之會,未有免於鋒鏑者也。及周、齊相爭,平陽如射的。然齊盧叔虎嘗謂其主演曰:今宜立重鎮於平陽,與彼蒲州相對,深溝高壘,運糧積甲,彼閉關不出,則稍蠶食其河東地,使日窮蹙。彼若出兵,非十萬以上,不足為我敵也。其後周主邕伐齊,乃曰:前出河外先是周主伐齊,出河陽,攻拔其南城,故云,直為拊背,未扼其喉,晉州本高歡所起之地,鎮攝要重,今先剋之。鼓行而東,足以窮其巢穴矣。及晉州拔齊,遂不可復固。唐起義師,亦先入臨汾,及西指關中。柳宗元曰:晉之故封,太行倚之,首陽起之,黃河迤之,大陸靡之大陸,在今直隸巨鹿縣境,蓋約言封域所屆也。蓋地大力強,所以製關中之肘腋,臨河南之肩背者,常在平陽也。朱溫爭河中,先取晉、絳,剋用遂不能與抗。劉知遠自河東定汴、洛,亦自晉、陝而東。及女真、蒙古之禍,平陽皆先受其毒,而後及於關、洛。夫平陽之形勝,顧可忽乎哉?
臨汾縣附郭。古平陽也,相傳即堯所都。春秋為晉邑。昭二十八年,魏獻子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趙朝為平陽大夫,是也。其後韓貞子居此。漢為平陽縣,屬河東郡。高帝封功臣曹參為侯邑。昭帝時,度遼將軍範明友亦封平陽侯。後漢仍為平陽縣。曹魏置平陽郡治焉。晉因之。後魏為晉州治。隋改縣曰臨汾。大業三年,州廢,屬臨汾郡。義寧初,屬平陽郡。唐武德元年,郡廢,屬晉州。後因而不改。《城邑考》:今城,明初因舊城增築。景泰初增修,周十二裏有奇,有門四。正德七年,築東郭新城,周六裏有奇,凡三面為門六。今編戶一百五十二裏。
○平陽城府西南二十裏,故堯都也。漢置縣。應劭曰:平陽在平河之陽而名。後漢亦為縣治。《水經註》:汾水自高梁邑,又南經白馬城,西經平陽郡治,又南經平陽縣故城東,又南與平水合。東自狐𠔌亭,又東徑平陽城南,又東入汾。平陽城,今在汾水西也。一名劉淵城。相傳淵築此城,自蒲子徙都之。或曰:永嘉三年,劉淵徙平陽,自謂堯後,而平陽城亦曰堯城,因都於此,改諸城門皆因洛陽門名。是淵所都即平陽城矣。《括地志》:今晉州城因平陽城東南為之。《通典》又云:臨汾縣有古堯城。《郡志》雲:劉淵城,今名金店。其地皆在今郡城西。意故城闊遠,劉淵城即平陽舊壤矣。
高梁城《括地志》:在臨汾東北三十七裏,晉邑也。《春秋》:僖九年,晉亂,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晉,及高梁而還。又僖二十四年,晉文公刺公子圉於高梁。《竹書紀年》:晉出公二十年,晉荀瑤城高梁。漢高二十年,封酈食其子疥為高梁侯,邑於此。《水經註》:汾水自楊縣又西南過高梁邑西,故高梁氏之墟也。宇文周建德五年,齊主高圍平陽,周主邕自將救之,高阿那肱以周師大集,議堅壁勿戰,卻守高梁橋。既而兩軍合戰,齊主奔高梁橋,遂北走。橋蓋以故城名也。《郡志》:今其地名程王裏,亦曰梁墟。
武遂城在府南。戰國時韓邑。《史記》:楚懷王二十年,昭睢曰:秦破韓宜陽,而韓猶事秦者,以先王墓在平陽,而秦之武遂去之七十裏也。《韓世傢》:襄王六年,秦復與我武遂。九年,秦復取我武遂。十六年,秦與我河外及武遂。王六年,與秦武遂地二百裏。又《秦紀》:武王四年,涉河城武遂。《年表》:昭王十一年,以武遂復歸韓。即此。○西平城,在府西北四十裏。晉永嘉五年,劉聰據晉陽,以其子驥為徵西將軍,築西平城居之。建興元年,並州牧劉琨伐漢,遣監軍韓據德自西河而南,將攻西平,聰益軍守之。是也。
柴壁城在府西南六十裏汾水上,舊為戍守處。晉元興初,姚秦拔魏乾壁,魏主馳救,圍攻秦將姚平於柴壁,秦主興將兵救之,將據天渡運糧以饋平,魏博士李光曰:兵法高者為敵所棲,卑者為敵所囚,今秦皆犯之,宜及興未至,遣奇兵先據天渡、柴壁,可不戰取也。因築重圍以絶內外,遂剋之。鬍氏曰:柴壁在汾東,天渡蓋汾津之名,在汾水西岸,今太平縣子奇壘與此接界,或以為即柴壁雲。○白馬城,在府東北二十裏。魏收《志》:晉州治白馬城,貞觀六年,移治平陽古城,即今治是也。
○姑射山府西二十五裏,有姑射、蓮花二洞,其南面支阜曰平山,平水出焉。其西北為分水嶺,西接蒲縣界,舊有關,今革。又石孔山,在府西三十五裏,當姑射山前,九孔相通,深不可測。
漫天嶺府東北五十裏。與浮山縣東南之竜角山相接,山勢回遠,因名。
○汾水在府城西二裏。自汾州府南流,歷靈石、趙城、洪洞等縣流經此,又南入襄陵縣界。周威烈王時,韓康子都平陽,從智伯伐趙,决晉水灌晉陽。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魏桓子時韓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平陽,絳水可以灌安邑也。舊《史》雲: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乃文誤耳。後漢建安七年,袁尚遣郭援入河東,與並州刺史高及南匈奴攻略城邑,曹操使鐘繇圍南單於於平陽,未拔,而郭援自河東馳至,衆懼。繇曰:援若度汾為營,及其未濟擊之,可大剋也。援果徑前渡汾,濟未半,擊破之。晉元興元年,姚興引兵救柴壁,將據天渡,魏人為浮梁渡汾西,築圍拒之。興至,屯汾西,憑壑為壘,束柏材從汾上流縱之,欲以毀浮橋,魏人鈎取為薪蒸,興計無所出,柴壁遂陷。後周建德五年,周主攻齊晉州軍於汾麯。鬍氏曰:汾麯在平陽南,今汾水上有西橋、加泉、吳村等渡,皆東去城二三裏。餘詳大川汾水。
平水在府西南。源出平山,流至城西五裏,匯為平湖。又南流至襄陵城北,東入於汾,居民皆引以溉田。一名晉水。○澇水,在府城北。源出浮山縣北烏嶺山,流入境,一名高河,或謂之長壽河,西流入汾。洪武十一年,知府徐鐸引入城為二池,以供民汲,曰永利池。
水在府城東。源出浮山縣東南竜角山,西北流入境,合高梁水。又西北會澇水入汾。《唐志》:臨汾東北十裏有高梁堰,武德中,引高梁水入百金泊以溉田。貞觀十三年,為水所敗。永徽二年,刺史李寬自城東二十五裏夏柴堰引水溉田,令陶善鼎復治百金泊,亦引水溉田。乾封三年,堰壞,乃西引晉水。晉水即平水也。百金泊,在今城東南二十裏。○夏池水,在府西南三十裏,合流晉水入汾。又天井水,在府北五十裏,南流入汾。《志》雲:晉將曹穘襲擊劉曜將卜休於此。
○匈奴堡舊《志》:在府西南七十裏,匈奴種人嘗保聚於此,因名。姚秦時為戍守處。晉義熙十一年,並州鬍叛秦入平陽,推匈奴曹宏為單於,攻秦將姚成都於匈奴堡,姚懿自蒲坂討擒之。十二年,姚懿以蒲坂叛,欲運匈奴堡𠔌以給鎮人,姚成都拒之,懿遣將攻成都,為成都所擒。十三年,劉豫伐秦,檀道濟等渡河攻蒲坂,遣別將攻匈奴堡,為成都所敗。今堙。又府東北舊有冷泉關,今亦堙廢。
狐𠔌亭在府西南。《春秋》: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廚、受鐸、涉汾及昆都,因晉敗也。杜預曰:平陽臨汾西北有狐𠔌亭,即晉之狐廚邑。預所謂臨汾,今絳州也。又府南有昆都聚,時晉惠公為秦所敗也。○堯祠,在城南五裏。舊《志》雲:在城東十裏平原上,以堯嘗都此也。朱梁開平三年,晉兵攻晉州,大掠至堯祠而去,即此。
襄陵縣府西南三十裏。南至太平縣六十裏,東至浮山縣百十五裏,東南至翌城縣百裏,至鄉寧縣百五十裏。春秋時,晉大夫食邑也。漢置襄陵縣,屬河東郡。應劭曰:縣西北有晉襄公陵,因名。後漢因之。魏屬平陽郡。晉及後魏因之。高齊移禽昌縣治此,以襄陵並入。隋初郡廢,縣屬晉州。大業二年,復曰襄陵縣。唐因之,仍屬晉州。元和十四年,改隸絳州。太和初,復改為河中府。唐末復故。五代晉又改屬絳州,尋屬河中府。宋還屬晉州。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七十二裏。
○襄陵舊城在縣東二十五裏,縣本治此。應劭曰:襄陵在縣西北。師古曰:有晉襄公陵,因以名縣。《水經註》:汾水自平陽,又南經襄陵故城西。《括地志》:襄陵故城在臨汾東南三十五裏,是也。《晉·地道記》曰:晉武公自麯沃徙此。晉大興初,平陽亂,石勒西擊靳準,據襄陵北原。永和十二年,姚襄為桓溫所敗,自洛陽奔平陽,進據襄陵。太元十一年,苻丕自晉陽南屯平陽,與慕容永戰於襄陵,大敗。後魏主燾神初,擒赫連昌,析襄陵東北置禽昌縣,並置禽昌郡。真君二年,郡廢,縣屬平陽郡。後齊移治襄陵,因改襄陵曰禽昌。隋復為襄陵,皆治此。唐移治於汾水西,在今縣西南十裏,地名宿水店。宋天聖初,徙治晉橋店,即今縣也。《一統志》:禽昌城在洪洞縣東南二十四裏,或謂之白馬城。又有城,在縣東南二十裏,其東面圮於水,餘三面尚存遺址,或曰即故襄陵城矣。
乾壁城在縣東南,亦曰乾城。晉元興初,魏主與後秦有隙,命並州諸部積𠔌於平陽之乾壁以備秦,既而姚興遣軍攻乾壁,拔之。魏收《志》:禽昌縣有乾城,即乾壁矣。
○三磴山在縣西南十五裏,山長九十餘裏。其形三層,山之北有竜鬥峪。又焦石山,在縣南十五裏,亦曰焦石嶺。○崇山,在縣東南四十裏,一名臥竜山,頂有塔,俗名大尖山。山之西嶠,亦曰臥竜岡。東南接麯沃翼城,北接臨汾浮山,皆謂之分水嶺,南北連亙,長二十餘裏。
○汾河在城東。自臨汾縣流入境,又南入太平縣界。○晉水,在城北,即平水也。亦自臨汾縣流入界,引流為中渠、橫渠,又為李郭、高石二渠,分溉民田,下流東入於汾。又三交水,在縣東二十裏,源出崇山,合諸溪水西流入汾。
灰泉在縣北二裏。又縣西南十五裏有丹朱泉。又西南十裏有娥、英二泉。俱引流溉田,下流註於汾河。
○太平關在縣南三十五裏。又南至太平縣二十五裏。舊名故關鎮。《宋志》:縣有雕掌、豹尾二寨,今廢。
洪洞縣在府北五十五裏。東至嶽陽縣五十五裏,東南至浮山縣八十裏,西至蒲縣百三十裏,北至霍州八十裏。春秋時楊國,晉滅之為楊邑。漢置楊縣,屬河東郡。魏屬平陽郡。晉因之。後魏改屬永安郡。隋屬晉州。煬帝時州廢,屬臨汾郡。義寧初,改為洪洞縣。唐因之。今城周六裏有奇,編戶九十一裏。
○楊城在縣東南十八裏,春秋時故國治此。伯僑自晉歸周,封於楊。晉滅楊,以賜羊舌。昭二十八年,羊舌氏滅,魏獻子使僚安為楊氏大夫。是也。《寰宇記》:楊城在範東村,一名危城,晉叔嚮所築。又高梁城,杜預雲:楊城東南有高梁亭,在平陽縣西,即臨汾之高梁城矣。《後漢志》引《地道記》雲:梁城去縣五十裏,叔嚮是也。
洪洞城在縣北六裏。東魏、北齊置鎮於此。西魏大統三年,宇文泰軍於蒲坂,略定汾、絳。東魏行晉州事,封祖業棄城走,薛修義追至洪洞,說之還守,不從,修義遂還據晉州,拒卻魏師。姚勖《序行記》:周建德五年,從行討齊師,次洪洞,百雉相臨,四周重複,控險據要,城主張元靜率所部肉襢軍門請降。《北史》:周主邕攻拔晉州,宇文憲自雀鼠攻拔洪洞。是也。隋末,因改楊縣曰洪洞。唐大順初,遣張等伐河東,軍於晉州,李剋用遣李存孝營趙城,薛志勤等營於洪洞,即今縣矣。
西河廢縣在縣西南三十裏。後魏孝昌三年,僑置西河郡,治永安縣。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西河,屬晉州。大業初,縣廢。唐武德中,復析洪洞,置西河縣,仍屬晉州。貞觀十七年,省入臨汾。
○九箕山在縣東十五裏。厥狀類箕,南嚮有九,一名上山。《志》雲:縣北有玉峰山,自九箕而來,西臨汾水。又英山,在縣西南,其東南與姑射山相接。○婁山,在縣西三十裏,北接趙城縣之羅定鎮。又縣城南有洪崖,高逾百尺,東西袤五十裏,澗水出焉,流入於汾。又西南有寶崖,四壁孤絶,北俯汾河。
○汾河在縣西二裏。自趙城縣流入境,又南入臨汾縣界。《志》雲:縣南有通利渠,又有衆利渠,皆導汾水至臨汾縣北,溉田各數千頃。○華池泉,在縣東十裏。縣西二十裏有普濟泉。又南有普潤泉。縣東南二十五裏,又有深泉、寶泉。其相近者,又有雙泉及無底泉,俱引流溉田,而註於汾。
○普潤驛在縣北。《志》雲:正統十年建。
浮山縣在府東九十裏。北至嶽陽縣四十裏,東至澤州沁水縣百二十五裏,南至翼城縣七十五裏,西南至太平縣百三十裏。本漢襄陵縣地。高齊省入禽昌,隋復置。唐武德二年,析置浮山縣,屬晉州。四年,改曰神山。宋因之。金大定七年,復曰浮山。興定四年,更名忠孝。元仍曰浮山。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十七裏。
○郭城在縣南一十裏,故戍守處也。魏收《志》:禽昌縣有郭城,其城三面險絶,惟東面平坦,即此。《志》雲:浮山縣舊治郭城,五代唐自郭城移於今治,一名丹朱邑,中有丹朱飲馬泉雲。
○竜角山在縣南三十五裏。兩峰對峙,舊名羊角山,唐武德中改今名。其東南峰有珍珠洞,又有華池。山之南麓跨翼城縣界。○浮山,在縣西南六十裏,相傳洪水時,此山隨水消長也,縣因以名。又縣東八裏有南堯山,縣東北二十裏有北堯山,山上皆有堯祠。
黑山在縣北四十裏。一名牛首山,又名烏嶺,澇水出焉。○秦王嶺,在縣東北四十裏。舊《志》:唐太宗南破宋老生,從霍山潛行至此,以扼前鋒,後人因呼為秦王嶺。
○澇水在縣北。源出烏嶺,亦名黑水。旁有小澗溝,合流而入臨汾縣界。又水,在縣東南十五裏,源出竜角山西北,亦入臨汾縣界,下流俱註於汾水。
○平寧裏在縣東十裏。東漢初,絶永安集河東,破青犢賊,報功於此,因名。
鬼門關在縣東,出澤州之險道。
趙城縣在府北九十裏。東北至霍州五十裏,西北至汾西縣九十裏,東南至浮山縣百五裏,東至嶽陽縣七十裏。周穆王封造父之地,即厲王所奔之處。春秋時,趙簡子居此。漢為彘縣地,屬河東郡。後漢陽嘉三年,更名永安,郡不改。後魏太武帝廢,宣帝復置。隋為霍邑縣地,義寧初,始析置趙城縣,屬霍山郡。唐武德元年,郡廢,屬呂州。貞觀十七年,改屬晉州。宋熙寧五年省,元豐三年復置。政和二年,升為慶祚軍。金復為趙城縣。元改屬霍州。明洪武三年,改今屬。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三十七裏。
○故趙城縣南三十五裏。相傳造父始封此,即趙簡子之邑也。《志》雲:今縣東北三裏有趙簡子城,隋置縣於此。唐麟德初徙縣於今治。今故城遺址尚存。
○霍山縣東北十五裏。北跨霍州靈石縣界,東抵沁源縣界,古冀州之鎮也。今詳見名山霍山。○羅雲山,在縣西四十裏。山高聳,嘗有雲氣舒布於其上,一名七佛峽。
○汾河在縣西。自霍州流入界,又南入洪洞縣境。
霍渠在縣東南四十裏,即霍山之水也。唐貞元中,引流分二渠,名曰北霍、南霍。其北渠分三道,專溉趙城境內之田。南渠分五道,兼溉洪洞境內之田,凡九百有餘頃。下流註於汾水。又有大澤渠,在縣東北二十裏,源亦出霍山。元中統四年,引渠灌田十餘頃,西入於汾,俗呼為清水渠。
太平縣在府西南九十裏。東至翼城縣百十裏,東南至麯沃縣八十裏,南至絳州五十五裏,西北至鄉寧縣百六十裏。漢臨汾縣,屬河東郡。後魏真君七年,析置泰平縣,屬平陽郡。後周諱泰,改曰太平。隋開皇三年,郡廢,屬晉州。十年,屬絳州。唐、宋因之。明洪武二年,改今屬。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五十四裏。
○太平城在今縣北。《志》雲:後魏置泰平縣,在今縣北二十五裏太平關,今關亦名故鎮,以此也。隋嘗移治於關東北,唐初復還舊治。貞觀七年,移縣於敬德堡。堡即今縣矣。
臨汾城在縣南二十五裏。亦曰汾城。秦昭襄王五十年,發卒軍汾城旁,即此。漢置臨汾縣,屬河東郡。魏、晉屬平陽郡。後魏真君七年,並入太平縣。太和十一年,復置。後齊縣廢。隋改平陽曰臨汾,而故城遂墟。《括地志》:臨汾故城,在絳州東北三十五裏。蓋境相接也。
○汾陽山縣南十裏。以汾水經其南而名。
○汾水縣東三十裏。自襄陵縣流入境,又西南入絳州境。其渡口曰臨汾渡,縣境諸小水皆流匯焉。○雷鳴水,《志》雲:有二,一出縣西北十五裏之蔚村,一出縣西二十五裏之西侯村,俱東流註於汾。又有源泉,在縣東北二十五裏,潛流地中,而東南出,引渠溉田,下流入汾。
○子奇壘在縣東三十裏。子奇,後秦主姚興弟姚平之字也。興使與狄伯支等將步騎四萬伐魏,攻平陽,拔之,遂據柴壁。魏軍大至,絶汾水以斷糧援,平大敗,將麾下三十騎赴汾水而死。今此壘西臨汾水,壘側有柴村,亦曰柴莊,蓋即柴壁雲。○白波壘,在縣東南三十裏。後漢末,黃巾餘黨郭大於汾西白波𠔌築壘寇太原,即此。今名永固村。
嶽陽縣在府東北九十裏。東北至沁州沁源縣百九十裏,西南至洪洞縣五十五裏,西至趙城縣七十裏,西北至霍州百十裏。漢彘縣及上黨郡𠔌遠、猗氏三縣地。後魏建寧元年,置安澤縣,屬義寧郡。隋開皇十六年,屬沁州。大業二年,改曰嶽陽縣。十二年,州廢,屬臨汾郡。義寧初,屬平陽郡。唐屬晉州。宋因之。元省,尋復置。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十八裏。
○冀氏城在縣東南百二十裏。漢猗氏縣,屬上黨郡。後魏建義元年,析禽昌、襄陵地,改置冀氏縣,兼置冀氏郡治焉。高齊郡廢。隋屬晉州。唐因之。會昌三年,劉稹以澤、潞畔,河中帥陳夷行以兵守翼城及冀氏,既又詔晉、絳行營帥石雄自冀氏取潞州,仍分兵屯翼城,以備侵軼,是也。宋仍曰冀氏縣。元至元三年,省入嶽陽。明年,以冀氏當東西驛路之要,復置縣,以嶽陽並入。尋復置嶽陽,而冀氏縣廢。今名冀氏裏。又有合陽城,在縣南,亦後魏末置,屬冀氏郡,高齊省入冀氏。
和川城在縣東北十裏。後魏建寧初,分禽昌地置義寧縣,屬義寧郡。隋初郡廢,縣改曰和川,屬沁州。大業初廢。義寧初,復分沁源縣置,屬沁州。唐因之。宋改屬晉州。熙寧五年,省入冀氏縣。元初,復置。金因之。元省入嶽陽。今名和川裏。《志》雲:縣東北九十裏有故唐城,相傳堯都故址。
○鳳凰山在縣北五十裏。頂有風洞,有泉二道,流出其中。一名露岩山。○刁黃嶺,在縣東百九十裏。又東至潞安府長子縣五十裏,嶺長二十裏,高八裏。今詳長子縣。
千畝原縣東北九十裏。《左傳》:桓二年,晉穆侯夫人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蓋晉侯嘗破狄於是原也,今原下為沁水所經。
○沁水在縣東百十裏。自沁州沁源縣流入界。縣東南有藺水,出縣北八十裏保豐村,南流合焉。又東南流入澤州,下流至河南武陟縣入大河。今詳大川沁水。
大澗水在縣北。《志》雲:澗水有二源,一出縣北安吉嶺,一出縣西北金堆裏,俱西南流入洪洞縣界,引渠溉田,下流註於汾水。又縣南有赤壁水,西北流,合於澗水。一名通軍水。《志》雲:赤壁水出趙城縣霍山南,西南流二十裏,至縣西漏崖入地中,過南三十裏,復出而合澗水。又縣東北二十五裏有下冶泉,出西山石崖下,經下冶村,亦流合澗水入汾。洪武七年,引渠至城東溉田。○八十裏川,在縣東百六十裏,源出長子縣發鳩山,西南流入境,合於沁水。其川長八十裏,因名。
○東池堡縣南三十裏,周一裏,北面臨崖。《志》雲:隋大業初,縣嘗移治於此。○赤壁,在縣西一裏,亦曰赤壁城,亦壁水經其下。《志》雲:晉大興初,劉曜自長安討靳準軍,至赤壁,即此。恐誤。
麯沃縣在府南百二十裏。東至翼城縣五十五裏,西至絳州五十六裏,南至絳縣六十裏,西南至聞喜縣九十五裏。晉新田之地。漢為河東郡絳縣地。後漢為絳邑縣。晉屬平陽郡。後魏太和十一年,改置麯沃縣,屬正平郡。周明帝移治樂昌城。隋開皇三年,郡廢,屬絳州。唐、宋因之。明洪武二年,改今屬。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六十八裏。
○絳城縣西南二裏。一名新田城。《左傳》:成六年,晉人謀去故絳,徙居新田。是也。漢於南境置絳縣,此仍謂之絳城,俗又訛為王官城。後魏為麯沃縣地。《志》雲:魏初置縣於絳山北,後周移治樂昌堡,在今縣南七裏,亦曰樂昌城。隋又移治絳邑故城北,即今縣也。○桐鄉城,在縣西南四十五裏,接聞喜縣界。漢武元鼎六年,將幸緱氏,至左邑桐鄉,聞南越破,因置聞喜縣。或曰:桐鄉城在今聞喜縣西南八裏。《一統志》:今聞喜縣即故桐鄉城,皆誤也。
陘庭城在縣東,與翼城縣接界。《左傳》:桓二年,翼哀侯侵陘庭之田,陘庭南鄙啓麯沃伐翼。三年,麯沃武公伐翼,次於陘庭,逐翼侯於汾、隰,獲之。杜預曰:汾隰,汾水之邊也,亦謂之熒庭。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取朝歌,為二隊,入孟門,登太行,張武軍於熒庭,即陘庭矣。《史記·晉世傢》:哀侯八年,侵陘庭,陘庭與麯沃武公謀。九年,伐晉於汾旁。賈逵曰:陘庭,翼南鄙之邑,亦謂之陘城。又《韓世傢》:桓惠王九年,秦拔我陘城汾旁。張氏曰:陘城在汾水旁。似誤。蓋謂自陘城以至汾水旁地。
○喬山在縣西北四十五裏。山高五裏,長二十餘裏,接襄陵縣界,形勢陡峻。其西麓有夢感泉,齊主高緯圍平陽,恐周師猝至,於城南穿塹,自喬山屬於汾水。緯大出兵,陳於塹北。即此。○紫金山,在縣南十三裏,産銅。山半有泉,下註懸崖,鼕則凝而成冰,一名冰岩。山下又有竜底泉,《開山圖》謂之絳山。
蒙坑在縣東北五十裏,西與喬山相接。晉元興初,魏主圍柴壁,安同曰:汾東有蒙坑,東西三百餘裏,蹊徑不通。姚興來,必從汾西直臨柴壁。如此,便聲勢相接,不如為浮梁渡汾西,築圍以拒之,虜無所施其智力矣。從之,大敗後秦主興於蒙坑之南。五代梁開平三年,晉將周德威將兵出陰地關,攻晉州,梁將楊師厚自絳州馳救,周德威以騎兵扼蒙坑之險,師厚擊破之,德威乃解圍去。周廣順元年,北漢主引契丹兵圍晉州,周將王峻自絳州馳救。晉州南有蒙坑,最險要,峻憂北漢兵據之,聞前鋒已渡,喜曰:吾事濟矣。北漢主聞峻至蒙坑,遁去。今喬山以北,自西而東,山蹊斜結,即蒙坑矣。
○汾水在縣西三十五裏。自太平縣南流經縣界,折而西入絳州境。
澮水在縣南五裏。《志》雲:澮河源有二,一出翼城縣之烏嶺山,西流入縣境。一出絳縣東北大交鎮東,亦西北流入縣境,又西入絳州界,註於汾水。《左傳》:成六年,晉人謀遷新田,謂有汾、澮以流其惡者也。《史記·韓世傢》:懿侯九年,魏敗我澮。或謂之少水。《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戍郫邵,封少水。蓋封屍為京觀於澮水之旁也。郫邵,見垣麯縣。
濟溪在縣南七裏。源出紫金山麓,澄澈細流,民引以溉園圃,北入澮河。又有合水,在縣北二十五裏,出兩崖間,合而成流,因名,西流入汾縣南。又有金溝水,居民亦引流溉田,流入澮河。又新絳渠,在縣東北三十五裏。唐永徽元年,縣令崔翳引古堆水溉田,凡百餘頃,今堙。○竜泉,在縣東北三十五裏,一名溫泉,亦有灌溉之利。
○祁宮在縣西南四十九裏。《春秋》:昭八年,叔弓如晉,賀祁也。又晉作祁宮,而諸侯叛。杜預曰:宮在絳西四十裏,臨汾水。《水經註》:汾水西徑祁宮北,有故梁截汾水中,凡三十柱,柱徑五尺,裁與水平,晉平公之故梁也。其宮背汾面澮,西則兩川之交會也。《竹書》:晉出公五年,澮絶於梁。即是處矣。
蒙城驛縣西南四十裏。又侯馬驛,在縣西南三十裏。俱洪武八年建置。
翼城縣府東南百三十裏。東至澤州沁水縣百裏,西南至絳州麯沃縣七十裏,西至太平縣百五十五裏,北至浮山縣七十五裏。春秋時,晉之絳邑,後更曰翼。漢為絳縣地,屬河東郡。後魏太和十二年,置北絳縣。孝昌三年,兼置北絳郡治焉。隋開皇三年,郡廢,縣屬絳州。十八年,改曰翼城縣。義寧初,於縣置翼城郡。唐武德元年,改為澮州。二年,又為北澮州。四年州廢,仍屬絳州。天二年,改曰澮川縣。五代因之。宋復曰翼城。金興定四年,升為翼州,尋又升為翼安軍。元復曰翼城縣,屬絳州。明洪武二年,改今屬。今城周八裏,編戶八十四裏。
○故翼城在縣東南十五裏。晉故絳也,城方二裏。《春秋》:隱五年,麯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詩譜》曰:穆侯遷都於絳,曾孫孝侯改絳為翼。莊二十六年,獻公使士城絳,以深其宮,自麯沃徙都之。即此。或以為唐城,誤也。後魏北絳縣置於此。隋、唐為翼城縣治。五代唐徙治於王逢寨,即今縣雲。又熒庭城,在縣東南七十五裏,即春秋晉之陘庭也。今詳見麯沃縣。
皮牢城在縣東北。《史記·魏世傢》:惠王十年,伐趙取皮牢。又《秦紀》:昭王四十八年,王攻皮牢,拔之。今為牢寨村。《括地志》:澮水側有皮牢城。是也。又有息城,《志》雲:在縣西三張村,春秋時,鄭太子奔晉居此,亦曰壽城。
小鄉城在縣西南,後魏末置小鄉縣,屬南絳郡。隋初縣屬絳州,又改為汾東縣。大業初省,義寧初復置,屬翼城郡。唐初屬澮川,尋屬絳州。武德九年,省入翼城縣。
○澮高山在縣南十五裏。《史記·魏世傢》:武侯九年,翟敗我於澮。又惠王九年,我敗韓師、趙師於澮。《括地志》雲:澮高山也,在翼城縣。《紀勝》:山形如鳥翼,一名翺翔山,産銅及鐵,唐置錢坊二所於此。又有岩洞泉壑之勝。○羊角山,在縣東北三十裏,即浮山縣之竜角山也。又縣西北十五裏有覆釜山,俗呼小綿山,上有介子推廟。
烏嶺山在縣東三十五裏。又東北至澤州沁水縣四十裏,山南北有長嶺,嶺之東西通道,有二嶺相對,曰東烏、西烏。唐會昌三年,晉絳行營帥石雄討劉稹於澤、潞,引兵逾烏嶺,破五寨,時劉稹亦遣將安全慶守之。李德裕曰:烏嶺距上黨百五十裏。謂此山也。亦曰黑山。澮水出焉。
○澮水在縣南。出東烏嶺,旁引溉田,西流經城南,而入麯沃縣界。《水經註》:澮水導源黑水𠔌,經翼城北,蓋謂故城也。又女傢水,在縣東南。《水經註》:翼城東有女傢水,出傢𠔌中。《竹書紀年》:莊伯以麯沃叛伐翼,公子萬救翼,荀叔軫追之,至於傢𠔌者也。其水西北流入於澮。
馬泊泉在縣北二十五裏。其北有臥馬山,泉出山下,因名。又有沙泉,在縣東南十二裏,二泉皆有灌溉之利,居民賴之雲。
○竜化鎮在縣東四十裏。《志》雲:鎮南連絳縣,北接浮山,為商旅輳集之所云。
汾西縣在府西北百八十裏。南至霍州五十裏,西南至蒲縣百二十裏,西至隰州百六十裏,北至霍州靈石縣九十裏。漢河東郡彘縣地。後漢改彘縣為永安縣。西魏嘗置臨汾縣,兼置汾西郡治焉。隋開皇三年,郡廢,縣屬晉州。十八年,改曰汾西,屬呂州。大業二年,屬臨汾郡。義寧初,屬霍山郡。唐武德元年,屬呂州。貞觀十七年,改屬晉州。宋因之。今城周四裏,編戶十五裏。
○新城廢縣在縣西北。後周置,屬於汾西郡。隋開皇中,省入汾西縣。義寧初,復置。唐初屬於北溫州。貞觀初州廢,縣仍省入汾西。《一統志》:新城東南三十裏有故溫泉城。
○青山在縣西六十裏。《寰宇記》:山南入趙城,西北至溫泉縣,長一百六十裏。唐天寶六載,敕改為汾西山,亦姑射之連阜也,産鐵。溫泉廢縣,今見隰州。又有商山,在縣東南六十裏。
○汾水縣東三十五裏。自靈石縣流入境,又東南入霍州界。
小潺澗縣東北五裏。其源曰白竜泉。又縣東十五裏有轟轟澗,澗東南有潭,深不可測。澗中又有穴,竜噓氣出入,其聲如雷,因名,並東流註於汾水。又有泊池,在城東隅。元天歷中,開鑿其水,鼕夏不涸,亦流入於汾。
○申村堡《舊唐書》:隋末汾西縣陷於賊。武德初,權於今城南五十裏申村堡置縣。貞觀十六年,移於今所。《郡志》雲:唐開元後縣嘗徙治厚義村,宋復歸舊治。村亦在今縣南。
蒲縣在府西百四十裏。西北至隰州九十五裏,西南至吉州百五十裏,南至鄉寧縣百七十裏。漢河東郡蒲子縣地。後魏僑置石城縣。後周大象元年,置蒲子縣,屬定陽郡。隋開皇五年,屬隰州。大業二年,改為蒲縣。唐武德二年,置昌州於此。貞觀初州廢,縣仍屬隰州。宋仍舊。元初廢入隰川縣,尋復故。明洪武二年,改今屬。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九裏。
○蒲縣城在今縣西南二裏。隋大業初縣治此。《志》雲:縣東北有故箕城,隋開皇初蒲縣治也。大業二年,移於新城。唐武德初,復移於城東,即今治矣。天復二年,河東將李嗣昭攻慈、隰,下之,屯於蒲縣。汴軍營於蒲南,別將氏叔琮分軍斷河東兵歸路,而攻其壘,破之。即此。
石城廢縣在縣西六十裏。後魏主燾置定陽縣,屬五城郡。太和二十一年,改曰石城,後周兼置石城郡。周末郡廢,又並縣入蒲縣。宋白曰:後周大象初,於廢石城置蒲子縣,隋移今治雲。○昌原廢縣,在縣西,唐武德初,置昌原縣,屬昌州。貞觀初,廢入蒲縣。
○翠屏山在縣治西南一裏。山勢聳秀,岩下有涌泉。又縣南一裏有峨眉山。縣東五裏有東神山。○孤山,在縣北三十裏,一名黑兒嶺,相傳昔有劉黑兒居此嶺。沿五鹿山下,至縣東北界,長五十裏。
○第一河在縣城西。源出趙城縣之七佛峽,流經此,又西至大寧縣界,入於大河,以山溪衆水所宗,因名。
○張村岔在縣東六十裏。嚮設巡司戍所。
附見:
平陽衛在府治東。永樂元年建,轄左、右、中、前、後五千戶。
蒲州府西南四百五十裏。南至河南陝州二百三十五裏,西南至陝西華州百五十裏,西至陝西同州八十裏。
古蒲坂,舜都也。春秋時屬魏。晉獻公滅魏,以封大夫畢萬,後遂為魏地服虔曰:魏在晉之蒲坂。秦屬河東郡,兩漢、魏、晉皆因之。後魏為河東郡治,兼置雍州。東魏初,改置秦州魏收《志》:神初,置雍州。延和初,改秦州。太和中,州廢。天平初,復置秦州。西魏因之。後周明帝改曰蒲州建德末,於蒲州置營,河東郡皆如故。隋初郡廢,仍曰蒲州。大業三年,仍改為河東郡。唐武德元年,郡廢,復曰蒲州武德二年,置總管府。九年,改為都督府,旋罷。開元八年,置中都,升州為河中府,旋罷,仍曰蒲州。天寶元年,曰河東郡。乾元元年,復曰蒲州。三年,仍置河中府《唐書》:乾元二年,兼置耀德軍於河中城內,廣德二年廢。上元初,又為中都尋復改河中府為蒲州。元和三年,復曰河中府。又至德二載,置河中節度,治蒲州,兼領晉、絳、慈、隰、同、虢諸州,其後數有分合改易。光啓初,賜軍號曰護國。今詳見州域形勢。五代時,仍曰河中府。宋因之亦曰河東郡護國軍節度。金曰蒲州。天德初,復曰河中府《金志》:大定五年,置陝西元帥府於此。元仍舊。明洪武二年,復曰蒲州,以州治河東縣省入編戶八十七裏,領縣五。今仍曰蒲州。
州控據關河,山川要會。春秋時,為秦、晉爭衡之地。戰國時,魏不能保河東,三晉遂折而入於秦。漢以三河並屬司隸,為畿輔重地,自古天下有事,爭雄於河山之會者,未有不以河東為噤喉者也。曹操曰:河東,天下之要會。晉永興以後,劉淵據平陽,而蒲坂尚為晉守,關中得以息肩。及永嘉末,趙染以蒲坂降劉聰,而關中從此多故矣。晉亡關中,由於失蒲坂也。劉曜據關中,以蒲坂為重鎮。其後苻、姚之徒,皆以重兵戍守。赫連氏因之。拓跋魏爭關中,先奪其蒲坂,及赫連定復據長安,又急戍蒲坂以厄之,而夏不復振矣。孝昌末,楊侃曰:河東治在蒲坂,西逼河漘,其封疆多在郡東。是也。西魏大統三年,蒲坂來附,宇文泰遂進軍蒲坂,略定汾、絳汾謂今吉州。及東魏來爭,未嘗不藉蒲坂以挫其鋒。唐安史之亂,郭子儀以河東居兩京間,扼賊衝要,乃自洛交今陝西州渡河,趨河東,襲據其城時賊將崔乾守河中,子儀自洛交渡河,河東司戶韓翻城應子儀,乾遁去。大歷初,元載議建中都曰:河中之地,黃河北來,太華南倚,有羊腸、底柱之險,濁河、孟門之限,以轘轅為襟帶謂洛陽也,與關中為表裏,建都於此,可以總水陸之形勢,壯關河之氣色。光和四年,朱全忠欲先取河中,以製河東,召諸將謂曰:我今斷長蛇之腰,諸將為我以一繩縛之。蓋有河中,則河東不能與長安相聯絡也。既而全忠遣軍自水渡河,出含山路見聞喜縣,襲取晉、絳,以兵守之,扼河東援兵之路,剋用不能進,河中遂陷。鬍氏曰:由太原西南至汾州二百六十裏,又南至晉州三百五十裏,又南至絳州百二十五裏。自絳州西南至河中,三百六十五裏。援兵縱由捷徑得進,而晉、絳扼其衝,遮前險,守後要,進不得援河中,退不得歸太原矣。金人謀取關中,完顔訛可曰:河中背負關陝,南阻大河,此戰守要資也。蒙古之取關中也,石天應曰:河中自古用武之地,北連汾、晉,西渡同、華,起漕運以通饋餉,則關中可剋期而定。明初平關、陝,亦自河中濟河。河中為襟要之地,振古如茲也。
○河東廢縣今州治。秦蒲坂縣地,屬河東郡。兩漢以後因之。後魏移郡治於此。隋開皇三年,郡廢,屬蒲州。十六年,析置河東縣。大業初,為河東郡治。唐武德初,蒲州治桑泉縣。三年,還治河東。自是常為州郡治。五代漢乾初,河中帥李守貞與長安叛將趙思綰、鳳翔叛帥王景崇相連絡,郭威督諸軍擊守貞於河中。諸將欲急攻城,威曰:河中城臨大河,樓堞完固,未易輕也。不若且築長圍守之,使飛走路絶,我坐食轉輸,彼城中無食,公私睏竭,父子且不相保,況烏合之衆乎?遂跨長壕,築連城,列隊伍而圍之。又循河設大鋪,連延數十裏,更番步卒守之。遣水軍艤舟於岸,寇有潛往來者輒擒之。守貞於是大睏,遂剋之。即今城也。明初,省縣入州。今城周八裏有奇。
蒲坂城州東南五裏。春秋時,秦、晉戰於河麯。杜預曰:即蒲坂矣。戰國時為魏地。《史記》:秦昭襄四年,取魏蒲坂。五年,魏朝臨晉,復與魏蒲坂。十七年,秦以垣易蒲坂皮氏。漢曰蒲反縣。應劭曰:故曰蒲,秦始皇東巡見長坂,故加反雲。反與坂同也。後漢曰蒲坂縣。建武十八年,上幸蒲坂,祠後土。晉永嘉五年,時南陽王模鎮關中,使牙門趙染戍蒲坂,染叛降於劉聰,聰遣染與劉曜等攻模於長安。建興初,劉聰遣劉曜屯蒲坂,以窺關中。鹹和三年,石勒將石虎攻蒲坂,劉曜自將馳救,虎引卻。八年,後趙石生起兵長安討石虎,使其將郭權為前鋒出潼關,自將大軍軍蒲坂。姚秦時置並、冀二州於此。義熙十二年,姚懿以蒲坂叛,秦主泓遣姚紹擊平之。十三年,劉裕伐秦,檀道濟渡河攻秦並州刺史戶昭於蒲坂,泓使姚驢救之,蒲坂降於裕。十四年,置並州鎮焉,明年沒於赫連夏。後魏主燾始光三年,遣將奚斤襲夏蒲坂,取之,斤遂西入長安,自是為河東郡治。神初,夏主定復取長安,魏主命安頡軍蒲坂以拒之。太和二十一年,自竜門至蒲坂祀虞舜,遂至長安。永熙三年,宇文泰討侯莫、陳悅於秦州,高歡遣將韓軌據蒲坂以救之,不剋。既而高歡自晉陽舉兵嚮洛,宇文泰遣別將趙貴自蒲坂趣並州。西魏大統三年,宇文泰取蒲坂。八年,高歡圍玉壁,宇文泰出軍蒲坂。十六年,高洋篡位,泰大舉伐之,自弘農濟河而北,會大雨,乃自蒲坂還。後周仍為河東郡治。隋開皇初,為蒲州治,尋析置河東縣。大業初,以蒲坂並入焉。《志》雲:今州城外東南隅有虞都故城,與州城相連,周九裏有奇。其相近有虞坂雲。
永樂城在州東南百二十裏。本蒲坂縣地。後周置永樂縣,為永樂郡治,尋省郡,後又省縣入芮州。唐初,復置永樂縣,屬芮州,尋改屬乾州。貞觀八年,改屬蒲州,尋還屬虢州。神竜初,復屬蒲州。宋因之。金廢為永樂鎮,屬河東縣。王應麟曰:畢萬始封魏,即河中之永樂雲。今有永樂渡,在大河北岸,路通河南鄉縣。洪武四年,置巡司,屬潼關衛。
涑水城在州東北二十六裏。《左傳》成十三年,晉侯使呂相絶秦,所謂伐我涑水者。又羈馬城,在州南三十六裏。《左傳》:文十二年,秦伐晉,取羈馬。亦呂相所云剪我羈馬者也。《史記》:晉靈公六年,秦康公伐晉,取羈馬,晉侯怒,使趙盾、趙穿、缺擊秦,戰於河麯。是矣。今謂之涉丘。
中氵單城在蒲津河中渚上。隋置,以守固河橋。橋西岸又有蒲津城。隋末,李淵自河東濟河,靳孝謨以蒲津、中氵單二城降。又西關城,或曰即蒲津城也。五代漢乾初,李守貞以河中叛,郭威等討之,白文珂剋其西關城,別將常思柵於城南,威柵於城西。是也。餘詳見重險蒲津。
○中條山在州東南十五裏,其山中狹,而延袤甚遠,因名。亦曰薄山,亦名雷首山。《春秋》宣二年,趙宣子田於首山,即此山也。山之北有數峰攢立,拱揖州城,中高旁下,俗因名為筆架山。《志》雲:筆架山在縣南十五裏。又南五裏為八盤山。又十裏為麻𠔌山,下有虞原,相傳段幹木隱此。餘詳名山雷首。
首陽山在州東南三十裏,與中條連麓,山有夷齊墓。《詩》:采苓采苓,首陽之巔。是也。或以此為雷首山。《十三州志》:首陽一名獨頭山,山有雷澤,即舜所漁處,其水南流入黃河。《開山圖》:首陽與太華本一山,當黃河中流,巨靈劈開為兩山,手足之跡猶存,蓋傳訛矣。或又謂之方山。
歷山在州東南百裏。相傳即舜所耕處。上有歷觀,漢成帝元延二年,幸河東,祠後土,因遊竜門,登歷觀。是也。《郡國志》:河東有三輅山,北曰大輅,西曰小輅,東曰荀輅,三山各距城三十裏,舜耕歷山,謂此地雲。又九峰山,在州東南百二十裏,有九峰敘列,形勢秀拔。
風陵堆在州南五十五裏,相傳風後塚也。亦曰封陵。《史記》:魏襄王十六年,秦拔我蒲坂、陽晉、封陵。二十年,秦復與我河外及封陵以和。亦謂之封𠔌。《正義》:封陵在蒲阪河麯中。《索隱》雲:《紀年》作封𠔌。《水經註》:函𠔌關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戴延之所謂風堆也。《括地志》:風陵在蒲坂、西南河麯之中。杜佑曰:風陵堆與潼關相對,亦曰風陵山,一名風陵津。曹操徵韓遂,自潼關北渡,即其處也。後魏永熙末,魏主西入關,高歡剋潼關而守之,使別將厙狄溫守封陵。又大統三年,高歡遣竇泰攻潼關,宇文泰潛軍襲之,自風陵渡至潼關,竇泰敗死。○峨眉原,在州東五裏,自西而東,綿亙逶迤,跨臨晉猗氏之境。
○黃河在州西門外。自榮河、臨晉縣流入境,經雷首山西,折而東入芮城縣界。杜預曰:黃河經蒲坂南,所謂河麯也。秦穆公五年,與晉戰於河麯。呂相絶秦,所謂入我河麯者也。宇文周保定初,鑿河渠於蒲州,蓋導河入渠,以資灌溉。《志》雲:州城北有溥惠渠,又有永濟渠,築堰障之,謂之土竜堰。又有古護堰,在州北一裏,古北灘之西,東趨灘角,西抵河岸,長四百餘步,用石築壘,以防黃河漲决,侵嚙州城也。其相近者,又有連城、橫渠等堰,各長數十丈,以障禦大河。
涑水在州東十裏,有孟盟橋。其上流即絳水也。自絳縣歷聞喜、夏縣、安邑、猗氏,至臨晉縣界,合姚暹渠而西出,流經此。又西南註於大河,俗名揚安澗。《水經註》:涑水經雷首山北,與蒲坂分山。是也。○溈水,在州南百裏。《志》雲:歷山下有二泉,名溈、,東西相距二裏,南流為媯,北流為,異源同歸,西註於河,即堯降二女處。又有舜井,在州治東南二裏,城中井脈皆鹹,此水獨甘。有二井,南北相通,可束炬入,俗以為即《史記》所云穿孔旁出者。宋祥符四年,車駕臨觀,賜名廣孝泉。
𠔌口泉在州東南十五裏。即中條山之水𠔌口,有泉出焉。又有蒼竜𠔌泉,俱流入於大河。又有泓竜潭,在州東三十裏中條山,北流五裏,入臨晉縣之姚暹渠。《志》雲:州東南一百二十裏有玉洞泉,旁又有寒𠔌泉,俱發源中條山陽,引流溉田,註於大河。
○蒲津關在州西門外,黃河西岸。今名大慶關,山陝間之喉吭也。亦曰蒲津渡。詳見前重險蒲津。
風陵關在州南六十裏,路通潼關。唐聖歷初,於風陵堆南津口置關,以譏行旅。《宋志》:蒲州河西縣有蒲津關,河東縣南有風陵關。是也。亦曰風陵津,亦曰風陵渡。洪武八年,置巡司於此,屬潼關衛。
合河故鎮在州南五十裏潭郭村。亦為合河鋪。
陶邑鄉在州北三十裏。《水經註》:蒲坂西北有陶城,舜陶於河濱,即此。《唐志》:河中有陶城府,蓋府兵所屯也。貞元二年,馬燧討李懷光於河中,軍寶鼎,敗懷光兵於陶城。今曰陶邑鄉。《志》雲:州有陶城,又有雷澤,即舜所漁處,在首陽山下,南流入於河。○武壁,亦在州北。《志》雲:自蒲州至榮河、河津、黃河岸側,凡八寨,曰汾陰、鬍壁、趙村、薛戌、薛堡、連柏、西倉、禹門,俱元至正末築。以薛堡居中,可製諸營,移中軍於此,更名武壁,周圍千二百步,南臨絶澗,其北一門。今存遺址。
河東驛在城南,舊在城北一裏。洪武九年改建。又有河東驛運所,在城東,洪武十一年建置。
臨晉縣在州東北九十裏。東南至解州七十裏,南至陝西陽縣八十裏。春秋時晉桑泉地。漢為解縣地。後魏為北解縣地,屬河東郡。隋開皇十六年,置桑泉縣,屬蒲州。義寧初,蒲州移治此。唐還舊治,仍屬蒲州。天寶十三載,改曰臨晉。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六十一裏。
○解城在縣東南十八裏,即春秋時晉之解梁城。解,讀曰蟹。僖十五年,晉惠公許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內及解梁城。《戰國策》:赧王二十一年,秦敗魏師於解。即解梁也。漢置解縣,屬河東郡。後漢及晉因之。後魏為南解縣,西魏時改廢。《春秋》杜預註曰:解梁城,在漢解縣西。又北解城,在今縣西三十裏,後魏太和十一年,置北解縣,屬河東郡,即此。後周廢。○桑泉城,在縣東北十三裏,春秋時,晉故邑也。《左傳》:僖二十四年,晉公子重耳濟河入桑泉。杜預曰:桑泉城在解縣北二十裏也。隋因以名縣。又有溫泉廢縣,唐武德三年,分桑泉地置,九年廢。
郇城在縣東北十五裏,文王庶子所封郇國。《詩》所謂郇伯勞之是也。後並於晉。僖二十四年,秦送重耳渡河,圍令狐,晉人軍於廬柳,咎犯與秦、晉大夫盟於郇。成六年:晉人謀居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者也。服虔曰:郇國在解縣東。酈道元曰:今解故城東北二十四裏有郇城,在猗氏故城西北。杜預曰:解縣西北有郇城。《寰宇記》:城在今猗氏縣西南四裏,似皆誤。○瑕城,在縣東南,京相曰:河東解縣西南五裏有故瑕城。《春秋》:僖三十年,秦晉圍鄭,鄭燭之武謂秦穆所云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者。又文十二年,秦侵晉,及瑕。十三年,晉使詹嘉處瑕,守桃林之塞。即此。焦,見河南陝州。桃林,見陝西重險潼關。
虞鄉城在縣南六十裏。漢解縣地,後魏分置虞鄉縣。唐武德初,改虞鄉為解縣,即今之解州。而於解縣西五十裏別置虞鄉,即此城也。貞觀二十二年,省入解縣。天授二年,復置,屬蒲州。天四年,朱全忠圍河中,河中降。全忠自洛陽馳至虞鄉受其降。蓋虞鄉西至河中六十裏而近也。宋仍為虞鄉縣。金因之。元省入臨晉。明因之。今復置虞鄉縣。○陽晉城,在縣西南。《括地志》:虞鄉縣西二十五裏有陽晉城,一名晉城。《史記·魏世傢》:襄王十六年,秦拔我陽晉。又西北有高安城。《趙世傢》:成侯四年,與秦戰於高安。《正義》雲:高安在河東也。又智城亦在縣西。《括地志》:虞鄉西北四十裏有智城,智伯所居。
王官城在縣南。《城塚記》雲:在虞鄉南二裏。《左傳》文三年,秦師涉河焚舟,取王官。成十三年,晉侯使呂相絶秦,所云俘我王官者。《水經註》:涑水西經王官城,城在南原上,人謂之王城。《志》雲:王官𠔌以王官廢壘為名。即此城也。○東張城,在縣西,《括地志》:虞鄉西北四十裏有張楊故城,一名東張城。漢二年,曹參攻魏將軍孫軍於東張,大破之。《水經註》:涑水西南經張楊城東。魏收《志》北解縣有張楊城,是也。
○五老山在縣西南五十裏,與中條山相接。一名靈峰,峰岩洞壑泉澗之屬,參差環繞,以數十計,稱為名勝。又二嶷山,在縣東北三十裏,有大嶷、小嶷,南北並列,亦曰三嶷山。
王官𠔌在縣東南七十裏。《志》雲:山在中條山中,岩洞深邃,泉壑幽勝。旁有天柱、跨鶴諸峰,瀑布、貽溪諸水。山水之勝,甲於河東。唐末司空圖隱於此。○峨眉坡,在縣北五裏,東連猗氏、聞喜縣,西抵黃河,即蒲州之峨眉原也。
○大河在縣西。自榮河縣南流入境,又南入蒲州界。《志》雲:縣西三十裏有吳王渡,在河東岸,與陝西陽渡相對,即韓信渡河襲魏豹處。昔有吳、王二姓居此,因名。上有吳王寨,洪武四年,置巡司戍守於此。
涑水在縣東南二十五裏。自安邑、猗氏縣西流入縣境,又南而姚暹渠流合焉,並流而西入蒲州界。《唐志》:虞鄉北十五裏有涑水渠,貞觀十七年,蒲州刺史薛萬徹所開,自聞喜引流入臨晉,以溉民田。
姚暹水在縣東南。源出夏縣巫鹹𠔌,流經安邑縣及解州,又西流入縣境,南去????池十裏,本名永豐渠。隋大業中,都水監姚暹重開故渠,因曰姚暹渠,南匯於五姓湖。引流而西,出蒲州東十裏孟盟橋入大河。遇山水漲溢,有橫决潰堤,侵入????池之患,因為姚暹堰以障之,今附詳大川????池。
五姓湖在縣南三十五裏。亦曰五姓灘。灘旁為五姓村,湖因以名,即涑水姚暹渠經流所鐘之地也。《水經註》:涑水經張楊城東,又西南屬於二陂,東陂世謂之晉興澤,東西二十五裏,南北八裏。西陂一名張澤,或謂之張楊池,東西二十裏,南北四五裏,西北去蒲坂十五裏,五姓湖當即兩陂之餘流矣。《寰宇記》:張澤以唐張嘉貞與弟嘉居此而名,謬矣。
瀵泉在縣西三十裏。泉有五,陝西陽縣有四,此有其一,異出同源,故名曰瀵。大如車輪,常時沸涌。郭璞雲:瀵泉在河東西,潛流相通,是也。今詳見陽縣。
○皂莢戍在縣南,西魏大統中,高歡圍玉壁,宇文泰出軍蒲坂,至皂莢,聞歡退,渡汾追之,不及。鬍氏曰:皂莢在蒲坂東也。
榮河縣在州北百二十裏。東北至河津縣九十裏,西至陝西韓城縣三十裏,東南至臨晉縣六十裏。古綸地,夏後少康所邑也。戰國時為魏汾陰地。漢置汾陰縣,屬河東郡。後漢及魏、晉因之。晉亂,劉淵省汾陰入蒲坂縣,後魏時復置,兼置北鄉郡治焉。後周改為汾陰郡。隋初郡廢,縣屬蒲州。義寧元年,復置汾陰郡。唐初改屬泰州。貞觀十七年,還屬蒲州。開元十一年,獲寶鼎,因改縣曰寶鼎。宋祥符三年,又改為榮河縣,又置慶成軍。熙寧初軍廢。金貞三年,升為榮州。元仍曰榮河縣。今城周九裏,編戶三十二裏。
○汾陰城縣北九裏。戰國時魏邑也。《史記》:周顯王四十年,秦伐魏,取汾陰。漢置汾陰縣。高帝六年,封周勃為汾陰侯。《圖經》:城北去汾水三裏西北隅有丘曰隹丘,上有後土祠。文帝十六年,以辛垣平言周鼎將出汾陰,乃治廟汾陰,南臨河,欲祠出周鼎。武帝元朔六年,獲寶鼎於汾陰,因改元曰元鼎。四年,始立後土祠於隹丘。宣帝神爵元年,幸汾陰萬歲宮。建武初,鄧禹自汾陰渡河入夏陽,是也。晉大興初,劉曜討靳準於平陽,使其將劉雅屯汾陰,隋遷縣於今治。唐開元十年,改曰寶鼎。《唐史》雲:十一年,祭後土於汾陰。二十年,行幸北都,還至汾陰祠後土。皆因故名也。宋大中祥符三年,祠汾陰,有榮光溢河之瑞,因改寶鼎縣曰榮河。《括地志》雲:故汾陰城俗名殷湯城,以城北四十二裏有湯陵雲。
○隹丘縣北十裏。亦曰隹上,亦曰魏隹。如淳曰:隹,音誰。隹者,河之東岸特堆崛起,長四五裏,廣二裏,高十餘丈,舊時汾陰縣亦在隹上。漢置後土祠,即在縣西,汾水經隹北而入於河也。漢元狩四年,得大鼎於魏隹後土祠旁,其後數幸河東祠後土。宣帝及元成時,亦數幸祠焉。唐開元十年,幸東都,既而將幸晉陽,因還長安。張說曰:汾陰隹上有漢傢後土祠,宜因巡幸修之,為農祈𠔌。從之。明年祠後土。二十年,復祠焉。碑文有雲:隹上祠者,本魏晉癸阝丘之舊,漢傢後土之宮,汾水合河,梁山對麓。是也。
○黃河在縣城西。自吉州及河津縣西南流入縣境,又南而汾水流入焉,復南流入臨晉縣境。《志》雲:縣北九裏後土祠前有汾陰渡,金人設此以通秦雍之路。今廢。
汾水在縣北十二裏。自絳州及河津縣流入境,至縣西註於河,縣當河、汾二水之交也。漢元光初,河東守番係言,漕從山東更底柱之險,敗亡甚多而煩費,宜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引河溉汾陰蒲阪下,度可得五千頃𠔌,從渭上與關中無異。而柱之險,可毋復漕。從之。既而河移徙,渠不利,乃復罷。宇文周建德中伐齊,將出河陽,諸將以河陽要衝,齊精兵所聚,汾麯戍小山平,不如進兵汾、潞,直掩晉陽。周主不聽,師果無功。既而以晉州為高歡所起地,鎮攝要重,謀取之。乃軍於汾麯,遣將攻平陽,剋之。王氏曰:自榮河以西,皆汾麯也。
○萬歲宮在汾陰故城內。城西北二裏即後土祠也。漢武立祠,並置宮於此,時臨幸焉。又有大寧宮,在今城內東北隅,宋真宗祀汾陰,此其齋宮雲。
鬍壁鎮在縣東三十裏。唐光化元年,陝虢王珙引汴兵攻河中,李剋用遣李嗣昭救之,敗汴兵於鬍壁鎮,汴兵走還。朱梁乾化二年,朱友弒全忠,朱友謙以河中附晉,友遣康懷貞等攻之,屯於河中城西,晉將李存審等救友謙,敗梁兵於鬍壁,是也。《金志》萬泉有鬍壁鎮,蓋與萬泉接界矣。
猗氏縣在州東北百二十五裏。南至解州六十裏,東南至夏縣七十裏,北至萬泉縣六十五裏。古郇國地,後為晉令狐地。漢置猗氏縣,屬河東郡,因猗頓所居而名。後漢及魏、晉因之。後魏仍屬河東郡。西魏改曰桑泉。後周復舊。隋廢郡屬蒲州。唐因之。今城周七裏有奇,編戶五十裏。
○猗氏城在縣南二十裏。《孔叢子》:魯人猗頓適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此即其所居也。漢置縣於此,高祖封功臣陳為侯邑。《水經註》:涑水經猗氏縣故城北縣南對澤,即猗頓故居。丁度曰:《左傳》所云郇瑕之地,沃饒而近????,即猗氏也。後猗頓居此,用????????起富,漢因以猗氏名縣。隋徙縣於今治。五代梁乾化三年,朱友遣將攻朱友謙於河中,晉王李存勖馳救,卻梁軍,頓於猗氏,即今縣也。今故城俗名王寮村。
令狐城在縣西十五裏,晉邑也。《左傳》:僖二十四年,晉文公濟河圍令狐。又文七年,晉敗秦於令狐,至於刳首。闞る曰:令狐即猗氏地,今其處猶名狐村。又縣北有廬柳城,秦送重耳入晉,圍令狐,晉軍廬柳,即是城也。
○涑水在縣南六裏,自安邑縣流入界,又西入臨晉縣境。○????池,在縣東南,接解州境。《志》雲:池近猗氏故城南。杜預曰:猗氏有????池。
○神羌堡在縣東北十五裏峨嵋坡上。《志》雲:鄧禹圍安邑,定河東,常駐師於此。
萬泉縣在州東北百九十裏。東至絳州稷山縣七十裏,東南至安邑縣九十裏,南至猗氏縣六十裏,西至榮河縣七十裏。漢汾陰縣地,屬河東郡。唐武德三年,置萬泉縣,初屬泰州,尋屬絳州。大順二年,改屬河中府。宋因之。金末,改屬榮州。元復故。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三十七裏。
○薛通城即今縣治。《志》雲:後魏主燾始光初,赫連勃勃東侵河外,汾陰人薛通率宗族十余家於縣東八十裏築城自固,因名薛通城。唐初置縣於此,以城東𠔌中有泉百餘區,因名曰萬泉。
○孤山在縣西南十裏。一名介山,以亭然孤峙,不接他山也。山之南麓,接猗氏縣界。《漢志》:汾陰縣有介山在南。《唐十道志》:河東道名山曰介山,其山高三十裏,周七十裏,漢武帝用事介山,即此。後周保定初,韋孝寬築城於玉壁以北,齊人至境上,會夜,孝寬使汾水以南傍介山、稷山諸村皆縱火,齊人以為軍營,收兵自固。版築遂集。所謂介山,亦即此山也。或又訛為綿山。西半隅有檻泉,南麓有雙泉。又有桃花洞,其東𠔌又有暖泉,流為東𠔌澗。
○東𠔌澗在縣南,自孤山東𠔌中發源,北流八裏,入於沙澗。又東北入稷山縣,註於汾水。
河津縣在州東北二百十裏。西北至吉州百八十裏,南至萬泉縣六十五裏,東北至太平縣一百五十裏,西至陝西韓城縣五十裏。古耿邑,殷王祖乙嘗都此,後為耿國。春秋時獻公滅之以賜趙夙,屬晉。秦置皮氏縣。兩漢屬河東郡。魏、晉屬平陽郡。後魏屬平陽,曰竜門縣,後又置竜門郡。隋初郡廢,屬蒲州。唐武德初,置泰州於汾陰縣,明年移治此。貞觀十七年,州廢,縣屬絳州。元和中,改屬河中府。宋因之。宣和初,改曰河津縣。金貞中,改屬榮州。元復舊。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三十四裏。
○竜門城今縣治。戰國魏皮氏邑也。《括地志》雲:皮氏城在今竜門縣西一裏。秦惠文君九年,渡河取汾陰、皮氏。梁襄王六年,秦取我汾陰、皮氏、焦。《竹書》:襄王十二年,秦公孫爰帥師伐我皮氏,翟章帥師救之。十三年,城皮氏。又梁哀王十二年,秦來伐我皮氏,未拔而解,後為皮氏縣。漢河東守番係請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是也。後魏始改皮氏縣為竜門,蓋因山以名縣。陸澄曰:河東竜門城西對夏陽之竜門山,後魏置竜門鎮於此。孝昌三年,以薛修義為竜門鎮將。永熙末,高歡破潼關,屯華陰,竜門都督薛崇禮以城降歡,即是城也。隋大業十一年,李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擊破賊帥毋端兒於竜門。十三年,淵起義師剋絳郡,遂至竜門。唐武德二年,劉武周將宋金剛逼絳州,陷竜門。調露初,以突厥降部背叛,遣將屯竜門以備之。開元二年,置倉於此,曰竜門倉,城蓋濱河要口矣。宋因改曰河津。《通志》:元皇慶初,舊縣為河所圮,因移治西北一裏。明景泰初,因元城修築雲。
萬春城縣東北四十裏。宇文周建德四年,韋孝寬陳伐齊三策,請於三鴉以北,萬春以南,廣事屯田,預為積貯,時蓋置鎮於此。自此南至河南魯山縣之三鴉鎮,皆與齊分界處也。唐武德五年,析竜門置萬春縣,屬泰州。貞觀十七年,省入竜門縣。○耿城,在縣南十二裏,殷王祖乙所都。《書序》曰:祖乙圮於耿。《史記》:祖乙遷阝。司馬貞曰:阝,音耿,即耿也。周為耿國,晉獻公滅之,以賜大夫趙夙。《郡志》:縣東一裏有耿鄉城。誤。
○竜門山在縣西北三十裏,即大禹所鑿處。河經其中,一名孟門。吳起曰:殷紂之國左孟門。是也。《水經註》:竜門上口,在北屈縣西,所謂孟門也。竜門下口,在皮氏縣西北,今與陝西韓城縣分界。山下有涌泉,其東麓有瓜𠔌,西麓有遮馬𠔌,皆導泉成渠,有灌溉之利,下流入黃河。山頂又有石洞,相傳文中子隱居處也。今詳見陝西名山竜門。
○黃河在縣西十裏,自吉州流入界,經竜門山下,有禹門渡,道出韓城。又南經縣西,曰黃河渡,亦與韓城分界,又南流入榮河縣界。
汾河在縣東南三十裏,自稷山縣流入界。《志》雲:縣東南二十八裏有黃村渡,縣南八裏有修福渡,蓋皆汾河渡口也。又西南流入榮河縣界。
十石垆渠在縣東南二十三裏。唐貞觀二十三年,縣令長孫恕鑿,溉田良沃,畝收十石,因名。又縣西南三十一裏有馬鞍塢渠,亦恕所鑿也。又縣北三十裏有瓜𠔌山堰,唐貞觀十年所築,堰瓜𠔌水溉田,今皆廢。
○竜門關在縣西北竜門山下,後周所置,唐因之。關下即禹門渡也。《志》雲:縣北三十裏有禹門渡巡司,洪武三年置。今亦見韓城縣。
岸頭亭在縣南,古岸門也。《史記》:惠文王後十一年,敗韓於岸門,斬首十萬。《魏世傢》:哀王五年,秦使樗裏子伐取我麯沃,走犀首岸門。又漢武初,封衛青校尉張次公為岸頭侯。《表》作皮氏,司馬貞曰即岸門也。
冀亭在縣東,古冀國也。《左傳》:僖二年,晉荀息曰,冀為不道。杜預曰:冀在皮氏縣東。又曰:季過冀野,見缺耨。今縣東十五裏有如賓鄉,即其地也。《戰國策》:蘇代說燕王,秦下南陽、封、冀。王氏曰:封謂封陵,冀謂冀亭矣。○赤壁,在縣北,劉淵據平陽時置戍處也。晉太興初,靳準盡誅劉氏,劉曜聞亂,自長安赴之,軍於赤壁。《水經註》:皮氏縣西北有赤石川,蓋置壁壘於此,因名。
附見:
蒲州守禦千戶所在州城東北。洪武二年建,初隸山東都司,後改屬直隸潼關衛雲。
解州府西南三百四十裏。南至河南陝州百五十裏,西南至陝西華州二百四十裏,西至蒲州百二十裏。
春秋時晉地。戰國屬魏。秦為河東郡地。兩漢及魏、晉因之。後魏仍為河東郡地。隋、唐為蒲州地。五代漢乾初,始置解州。宋因之。金仍為解州《金志》:初置解梁郡軍,尋罷為郟郡。貞三年,又升為寶昌軍。興定四年,徙治平陸。元改屬平陽路。明初,以州治解縣省入編戶三十一裏,領縣五。今亦曰解州。
州面石門而背鳴條,外控底柱之險,內擅????池之利,河東奧區也《國賦考》:解????歲額凡四十二萬引,都轉????運使駐於河東。《戰國策》:秦有安邑,則韓必無上黨、三晉之禍,蓋始於失河外,而成於亡安邑。
○廢解縣今州治,漢解縣地。後魏太和初,析置安定縣,屬河東郡。西魏改曰南解,又改曰綏化,尋曰虞鄉。隋因之,屬蒲州。唐武德元年,改為解縣,屬虞州。貞觀十七年省,二十二年復置,仍屬蒲州。五代漢為解州治。宋以後因之。明初省。今州城周九裏有奇,門四。
臼城在州西北。春秋時,晉大夫臼季邑,亦謂之臼衰。《左傳》:僖二十四年,晉文公入取臼衰。杜預曰:在解縣東南,蓋謂臨晉縣之舊解縣也,今屬州境。
○檀道山在州南五裏。與中條山相連,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間不容軌,謂之石門。凡百梯纔可上,亦曰百梯山。東嶺出泉,澄氵亭為池,謂之天池,上有盎漿,俗名止渴泉。《山海經》: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甚寒而清,謂之帝臺漿。郭璞以為即檀道山所出泉也。有聖女崖,亦曰玉女溪。《志》雲:檀道山路通河南竇津渡。竇津,即氵豆津也。見芮城縣及河南靈寶縣。
石錐山在州西南五裏,即中條之支峰也。或以為雷首山。《隋志》河東郡虞鄉縣有石錐山。魏主詡武泰初,蕭寶寅據關中以叛,正平民薛修義等攻圍蒲坂以應之。魏遣長孫稚等討寶寅,行至恆農,遣行臺左丞楊侃分兵北渡,據石錐壁,侃因以計悉降修義之衆。即此山也。
白徑嶺在州東南十五裏。中條山之別嶺也,路通陝州太陽津渡。《志》雲:由檀道山陡徑出自徑嶺,趨陝州,即石門百梯之險也。唐至德二載,郭子儀復河東,賊將崔乾走安邑,復自白徑嶺亡去。朱梁乾化三年,朱友謙以河中降晉,梁軍攻之,晉王存勖自將救之,遇梁軍於解縣,大破之,追至白徑嶺而還。
○黃河在州南九十裏。自芮城縣流入界,又東南入平陸縣界。河南岸則陝州靈寶縣境也。
????池在州東三裏,接安邑縣界。其????不勞人力,自然凝結,盛於夏秋,殺於鼕春,國賦邊儲,所資甚大。又有女????城,亦曰六小池,亦曰硝池,在州西北十五裏,池分為六,有鹹淡之異。今俱詳見大川????池。
濁澤《括地志》:出解縣東北平地,即涿水也。涿,音濁。《史記》:趙成侯六年,伐魏取涿澤。又《魏世傢》:惠王初立,韓懿侯、趙成侯。合兵伐魏,戰於濁澤,魏氏大敗。是時,魏都安邑。徐廣以為河南之濁澤,誤也。今湮。
姚暹水在州北十五裏,即永豐渠也。自安邑縣流入,又西入臨晉縣界。《宋國史》:天聖五年,詔陝西漕臣修永豐渠,自後魏正始四年,都水校尉元清引中條山下平坑水為渠,西入黃河以運????,名曰永豐,周齊間廢。隋大業中,都水監姚暹瀎渠,自郟郊西入解縣,民賴其利。唐末湮沒,????運大艱。至是殿直劉逵請開瀎,自解州安邑至蒲州白傢場,通舟運????。漕臣王博文以為便,遂瀎之,公私果利。今仍曰姚暹渠。○熨鬥陂,在州西二十裏。《郡國志》:魏正始中,穿以係船,今廢。形似熨鬥,因名。
○長樂鎮在州東北十裏????池上,有巡司,洪武八年建。又紫泉監,在州南。《唐志》:乾元元年置監,有銅穴十三。後廢。○石門,《志》雲:自州東南白陘嶺,逾中條山,通陝州道,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間不容軌,謂之石門。
安邑縣在州東五十裏。東至平陸縣百十裏,東北至夏縣六十裏,西北至猗氏縣六十裏。故夏都也。春秋時屬晉。戰國為魏都,後入於秦,秦為安邑縣,河東郡治焉。兩漢及魏、晉因之。後魏太和十一年,分置南安邑縣,尋廢改縣為北安邑縣,又改郡為河北郡,縣屬焉。隋仍為安邑縣。開皇十六年,置虞州。大業初,州廢,縣屬河東郡。義寧初,復置安邑郡。唐武德初,改置虞州。貞觀十七年,州廢,縣屬蒲州。至德二載,改縣曰虞邑。乾元初,改隸陝州。大歷四年,復故名。元和三年,仍屬河中府。五代漢改屬解州。宋因之。今城周六裏有奇,編戶九十五裏。
○安邑故城在縣西二裏。皇甫謐雲:夏禹都此。春秋時,魏絳徙安邑。又魏武侯二年,城安邑。《戰國策》:城渾,曰蒲坂、平陽,相去百裏,秦人一夜襲之,安邑不知。《史記》:秦孝公八年,衛鞅將兵圍安邑,降之。《魏世傢》:惠王三十一年,秦地東至河,安邑近秦,於是徙都大梁。《秦紀》:昭襄二十一年,左史錯攻魏,魏獻安邑。始置河東郡。後漢初平二年,關東諸軍討董卓,卓使牛輔分軍屯安邑。或謂之魏豹城。《志》雲:城本魏文侯所築,漢初魏豹居此,遂以豹名城。南有韓信溝。又蒲州城北亦有魏豹城,相傳豹藏兵以拒韓信處。
司????城縣西二十裏。《括地志》:故????氏城也。《秦紀》:昭襄王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共攻秦,至????氏而還。漢有司????都尉治此,因名司????城。或曰:唐大歷中,於縣西南三十裏置????治,因築城於此。今其地亦名路村,河東陝西都轉????運使署在焉。○興樂廢縣,在縣南。唐武德三年,析安邑縣置,屬泰州,貞觀初省。又蚩尤城,《志》雲:在縣西南十八裏。縣東南又有嶁室城,金將婁室陷河東時所築。
○中條山在縣南三十裏有石槽,泉出其中,曰青石泉,流徑縣東,引以溉田,下流註於涑水。又有銀𠔌,在山中。《隋志》:縣有銀冶。唐大歷中,亦嘗置冶於此。○玉鈎山,在縣東北二十裏,其山東西連亙十裏,狀如玉鈎,下有玉鈎泉。
鳴條岡縣北三十裏。《括地志》:高涯原在安邑縣北,其南坂口即古鳴條陌岡之北,與夏縣接界。或云舜所葬也。孟子曰:舜卒於鳴條。《尚書·大傳》:伊尹相湯伐桀,戰於鳴條,即此。又虞坂,《志》雲:在縣南二十裏,以舜嘗都此而名,俗名青石槽。○高侯原,在縣東十七裏,晉鹹和三年,石勒遣石虎攻蒲坂,劉曜馳救,虎引退,曜追及之於高侯原,大破之。杜佑曰:高侯原在聞喜縣北。
○涑水在縣北,自夏縣流入界,即絳水下流也。《戰國策》:絳水可以灌安邑,是也。又西流入猗氏縣境。○華𠔌水,在縣西南四十裏,自夏縣流經縣界,又西入蒲州界。或訛為葦𠔌水。
????池在縣西南二十裏,所謂安邑????池也,與解池為二。詳見前。
苦池在縣東北二十裏,姚暹渠自夏縣合衆渠之水,匯流於此,亦名苦池灘,又西入解州境。○竜池,在縣南二十裏,與????池相近,一名黑竜潭。姚暹渠漲溢,往往自苦池灌註於此,池不能受,衝入????池。今為堰以防之,曰黑竜堰。今亦詳見????池。又淡泉,在縣西南十八裏,????池之北,他水皆????,此泉獨淡,亦曰甘泉。
竜池宮在縣南竜池上。唐開元八年置,尋廢。又昆吾亭,《志》雲:在縣西南一裏,昆吾即助桀拒湯,湯先伐之者。○聖惠鎮,在縣西南二十裏????池上,有巡司,洪武四年置。
夏縣在州東北百裏。南至平陸縣九十裏,北至聞喜縣五十五裏。本漢安邑縣地。後魏太和十一年,改曰北安邑,置安邑郡。十八年,改河北郡。後周改為夏縣,仍置安邑郡。隋郡廢,尋屬虞州。大業初,屬河東郡。唐武德初,仍屬虞州。二年,縣民呂崇茂據縣叛,自稱魏王,裴寂討之,為所敗。貞觀十七年,屬絳州。大定元年,改屬陝州,尋還屬絳州。乾元三年,仍屬陝州。宋因之。金改屬解州。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六十六裏。
○夏城縣西北十五裏。相傳禹建都時築,一名禹王城。城內有青臺,高百尺,或謂之塗山氏臺。孔氏曰:夏縣東北十五裏有安邑故城。
○巫鹹山在縣南五裏。相傳殷巫鹹隱此,亦曰巫鹹頂,一名瑤臺頂。下有𠔌,亦曰巫鹹𠔌。《水經註》:????水流經巫鹹山北。是也。○山,在縣西北七十裏石村,即峨嵋坡高阜也。
柳𠔌在縣北五裏中條山中。唐貞觀十一年,幸柳𠔌,觀????池。又貞元中,陽城以學行著聞,隱居柳𠔌之北,是也。
○涑水縣西四十裏。自聞喜縣流入。《郡縣志》:涑川在縣境,東西三十裏,南北七裏,即呂相絶秦所云伐我涑川者,又西南入安邑縣界。
姚暹渠在城南。中條山北之水引流為渠。縣北十裏有橫洛渠,縣東十裏又有李綽渠,皆中條山𠔌之水所導流也。匯流而南,入於安邑之苦池灘。○青竜河,在縣北三十裏。《志》雲:以河流屈麯如盤竜而名,下流合於涑水。
涌金泉在縣西南十五裏,西入安邑之黑竜潭。相傳????池得此水始凝結。○皇川,《志》雲:在縣東南五十裏中條山內,相傳夏後避暑離宮之所。
○高顯戍在縣北。後周建德五年,周主邕自長安救晉州,至高顯。鬍氏曰:高顯與涑川相近。
聞喜縣在州東北百二十裏。北至絳州七十裏,東至絳州絳縣亦七十裏,西至猗氏縣一百十裏,西北至稷山縣九十五裏。春秋時,晉之麯沃地。秦改為左邑,屬河東郡。漢武帝經此,聞破南粵,因置聞喜縣,仍屬河東郡。後漢及魏、晉因之。後魏置南太平郡於此,後屬正平郡。隋初郡廢,縣屬絳州。唐因之。宋屬解州。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六十六裏。今屬絳州。
○左邑城在縣東。春秋時之麯沃也。杜預曰:麯沃,晉別封成師之邑,在聞喜縣。是也。桓八年,麯沃滅翼。莊二十六年,獻公自麯沃徙都絳。二十八年,使太子申生居麯沃。亦謂之新城,又謂之下國。僖十年,狐突適下國,遇太子。又太子謂突曰:請七日見我於新城西偏,即麯沃也。又襄二十三年,齊納晉欒盈於麯沃。《戰國策》:周顯王四十六年,秦伐魏,取麯沃。又赧王元年,秦復伐魏,取麯沃而歸其入秦,謂之左邑。《水經註》:左邑,故麯沃,《詩》所謂從子於鵠者也。漢元鼎六年,分左邑縣地置聞喜縣。東漢罷左邑,移聞喜縣治焉。建安初,車駕還洛陽,自安邑幸聞喜。後周移縣治今絳州之柏壁。隋移治甘𠔌。《寰宇記》:今縣東二十裏有甘𠔌口,甘泉出焉,即其地也。唐復移治桐鄉故城,五代時移今治。
周陽城在縣東二十九裏。漢文帝元年,封淮南王舅父趙兼為侯邑。又景帝三年,封田弟勝為周陽侯邑於此。《志》雲:縣東北三十五裏有避暑城,相傳晉獻公所築。○燕熙城,在縣北。晉太元十一年,西燕慕容忠引軍自臨晉而東,至聞喜,聞慕容垂已稱尊號,不敢進,築燕熙城居之。即此。
○湯山在縣東南三十裏。以上有成湯廟而名。山産銅,唐置銅冶於此。《寰宇記》:縣東南十八裏有景山,即《山海經》所云南望????澤者。又縣東南九十裏有小橫嶺,山接絳縣界。絳縣有大橫嶺,故此曰小也。山下有三泉,並出流為白石河,下流註於涑水。○華𠔌,在縣東,《水經》:涑水出聞喜縣東山黍葭𠔌。酈道元曰:涑水所出,俗謂之華𠔌,後周韋孝寬請築城於此,以防高齊處也。今見稷山縣。
○涑水在縣南。《志》雲:源出絳縣橫嶺山乾洞,伏流盤束地中而復出,西流經縣東,合甘泉引為四渠,曰東外、喬寺、觀底、蔡薛,溉田百有二十八頃,西流經夏縣界,下流入於黃河。《水經註》:涑水出縣東華𠔌,至周陽與洮水合。《左傳》:子産曰:臺駘宣汾、洮。司馬彪曰:洮出聞喜,亦水之兼稱矣。後周建德四年,周主如河東涑川。明年,剋晉州,留兵戍守,齊攻晉州急,命宇文憲屯涑川為聲援,蓋在縣界。
乾河在縣東北。郭璞曰:縣有乾河口,但有故溝,無復水也。《水經註》:教水出垣縣北教山,世謂之乾澗,其水南歷鼓鐘川,分為二澗,一澗西北去百六十裏,山岫回阻,纔通馬步,即聞喜東北之乾河口也。《秦紀》:白起取韓安邑之東到乾河,即此。
董澤在縣東北三十五裏。《水經註》:董水西經董澤陂南,陂東西七裏,南北三裏。《春秋》:文六年,晉於董。又宣十二年,廚武子曰,董澤之蒲,可勝既乎。杜預曰:河東聞喜縣東北有董澤陂,陂中産楊柳,可以為箭也。一名董氏陂。又名豢竜池,即舜封董氏豢竜之所。其地出泉,名董泉,民引以溉田,流入涑水。
沙渠在縣東南三十五裏。《唐會要》:儀鳳二年,詔引中條山水於南陂下,西流經十六裏,溉涑陰田,謂之沙渠,今堙。○冷泉,在縣東四十裏。又有溫泉,一出縣東南鬍村,一出官莊村,俱引渠溉田,流入涑水。
○含口在縣東南。亦曰含山路。《水經註》:洮水源出聞喜縣青野山,世以為青襄山。其水東徑大嶺下,西流出山,謂之含口,又西合於涑水。唐大順初,張攻河東,為李剋用所敗,走保晉州,復自含口遁去,逾王屋,從河陽渡河,還長安。天復中,朱全忠謀取河中,遣張存敬將兵自水渡河,出含山路,襲絳州,絳州出不意,遂降於全忠。
竜頭堡在縣東北二十八裏。《寰宇記》:後周正平郡及聞喜縣嘗理於此。○涑水驛,在縣城西。宋、元以來故驛。又留莊隘,在縣東南七十裏中條山上,南通垣麯縣,北接絳縣。冷𠔌口,今亦見平陸縣。
平陸縣在州東南九十裏。南至河南陝州五百裏,東北至絳州垣麯縣一百八十裏,西北至解州百裏。春秋時虞國地也。後為晉地。戰國時魏地。漢為大陽縣地,屬河東郡。後漢及魏、晉因之。後魏屬河北郡。後周天和二年,改置河北縣,並置河北郡治焉。隋開皇十五年,郡廢,縣屬蒲州。唐貞觀元年,改屬陝州。天寶初,因開漕瀆,得古刃,篆文曰平陸,遂改今名。宋因之。金改屬解州。今城周二裏有奇,編戶六十六裏。
○大陽城在縣東五十裏。漢置縣,應劭曰:吳山在其西。是也。以在大河之陽而名。光武初,鄧禹圍安邑,數月未下,更始將樊崇等渡大陽欲攻禹,禹逆擊於解南,斬之。興平二年,帝自陝渡河,至大陽,禦牛車幸安邑。後魏屬河北郡,後周改縣為河北縣,移於今治。杜佑曰:大陽,春秋時北虢所都。似誤。
虞城在縣東北四十五裏。《史記》:武王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是為虞仲。司馬貞曰:夏都安邑,虞在其南,故曰夏墟。應劭曰:《漢志》大陽有吳山在西,上有虞城,周武王封泰伯後於此,為晉所滅。亦曰吳城。秦昭王五十二年,伐魏取吳城,即此。又有茅城,在縣東南茅津上,春秋時晉邑也,亦曰茅亭。○冥阝城,在縣東北二十裏,春秋時虞國之冥阝邑也。《左傳》:僖二年,晉荀息曰,冀為不道,入自顛令,伐冥阝三門。杜預曰:前此冀伐虞至冥阝也。其城周四裏有奇,亦謂之塞。
下陽城在大陽故縣東北三十裏。春秋時虢邑也。僖二年,虞師、晉師滅下陽。《梁傳》:虞、虢之塞邑,晉獻公假道於虞以伐虢,取其下陽以歸。賈逵曰:虞在晉南,虢在虞南也。元至正十六年,察罕帖木兒自陝州追汝陰賊至安邑,賊還,欲渡河而南,察罕扼之於下陽,赴水死者甚衆,賊乃遁去。
○底柱山在縣東南五十裏。亦曰三門山,亦曰底柱峰。《邑志》:底柱六峰皆在大河中流,最北有兩柱相對,距岸而立,所謂三門也。次於其南有孤峰特起,峰頂平闊,禹廟在焉,其西有立石數枚,圓如削成。復次其南有三峰,東曰金門,中曰三堆,西曰天柱。大河湍激於群峰間,南折而東出,兩崖夾水,壁立千仞,天下之奇觀也。與河南陝州接界,詳見河南名山底柱。
虞山在縣東北五十裏。亦曰吳山,以山有泰伯廟也。亦曰虞阪,即中條之支阜,《左傳》謂之顛令。《水經註》:顛令在傅岩東北十餘裏,東西絶澗,於中築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謂之令橋。橋之東北曰虞原,原上道東有虞城,其城北對長坂二十餘裏,謂之虞阪,亦即傅說所築處矣。《戰國策》:楚客謂春申君曰,昔騏驥駕????車上吳阪,遷延負轅,而不能進。即此處也。魏孝昌末,正平民薛修義圍河東,薛鳳賢據安邑,以應蕭寶寅,詔遣宗正珍生討之,珍生守虞阪不敢進。即此。其坂自上及下,七山相重。
卑耳山在縣東。齊語作闢耳。桓公懸車束馬,逾太行與闢耳之溪拘夏。《史記》:齊桓公曰,束馬懸車登太行,至卑耳山而還。《正義》:卑,音壁。《索隱》曰:卑耳山在河東大陽縣。韋昭曰:拘夏,闢耳山之溪也。○箕山,在縣東北九十裏。山形如箕,因名。相傳堯時許由隱此。下有清澗,即由洗耳處。又覆釜山,亦在縣東北。《唐志》:縣有瑟瑟穴,有銀穴三十四,銅穴四十八,在覆釜、三錐、五岡、雲分等山。三錐山,見於垣麯縣界。
傅岩縣東三十五裏。即殷相傅說隱處,俗名聖人窟。其地亦曰隱賢社。孔安國曰:傅氏之岩,在虞、虢間,通道所經,有澗水壞道,常使胥靡刑人築護之。說賢而隱,代胥靡築以供食,故曰說築傅岩之野。《史記》亦作傅險。○間原,在縣西六十裏,俗呼讓畔城。至今其田民無耕者,即虞芮質成於文王之田也。其原東西七裏,南北十三裏,西去今芮城亦六十裏雲。
○黃河在縣城南。自芮城縣而東,至是微折而南,至縣東南三十五裏傅岩前。有茅津渡,亦曰大陽渡。又流經縣東五十裏,經底柱峰,曰三門集津。又流經縣東南一百二十八裏,曰白浪渡,皆黃河津濟處也。今茅津、白浪,皆有巡司戍守。又茅津,詳見陝西大陽津。
交澗水在縣西北五裏中條山。東西二溝,流與中澗合,俗名三汊澗,流註於河。○沙澗,在縣東三十裏,出傅岩中,徑大陽故城,東流註於河。今沙澗、茅津渡,共設一巡守。今亦見聞喜縣。
○留莊隘在縣東北中條山,中路通垣麯縣。○塢鄉,在縣西。後漢建安元年,帝駐安邑,諸將韓暹屯聞喜,鬍纔、楊奉屯塢鄉,即此。
張店鎮在縣西北。唐乾寧四年,陝虢王珙攻河中王珂,李剋用遣將李嗣昭救之,敗陝兵於猗氏,又敗之於張店鎮,遂解河中之圍。《金人對境圖》:張店,平陸所屬鎮也。○金雞堡,在縣南二裏,有金雞岡。其頂高峻,前臨黃河,昔人因置堡於此,為戍守處。
芮城縣在州西南九十裏。南至河南靈寶縣四十裏,北至臨晉縣百三十五裏,東北至解州八十裏。古芮國。春秋時魏國地,後屬晉。漢為河東郡河北縣。西魏置安戎縣。後周改曰芮城,又置永樂郡於此。隋省郡,縣屬蒲州。唐武德二年,置芮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陝州。宋因之。金改屬解州。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四十裏。
○古芮城縣西三十裏。商時芮伯封此,與虞為鄰國,文王為西伯,虞芮質成,是也。周時芮為同姓國,其封地在今陝西同州。《春秋》:桓三年,芮伯萬為母所逐,出居於魏,謂即此城雲。今名鄭村。
河北城在縣東北七裏。一名魏城,故魏國城也。晉獻公滅之,以封其大夫畢萬。漢置河北縣。《漢志》註:河北縣,古魏國也。晉義熙十二年,秦姚懿屯陝津以拒劉裕,謀襲夏安、散𠔌以賜河北夷夏,事敗被執。魏、晉皆屬河東郡,姚秦置河北郡於此。後魏因之。後周改置河北郡於大陽,此城遂廢。
○首陽山在縣北十五裏,北與蒲州相接界。《郡國志》:薄山在縣城北十裏,以其南北狹薄,謂之薄山,即中條之異名也。《封禪書》:自華以西,名山七,薄山其一也。《水經註》:薄山亦名襄山雲。詳見前名山雷首。○甘棗山,在縣東北二十裏,亦中條山之支阜也。
○黃河在縣南。又縣西亦距河,相去不過二十餘裏,縣居河山之間,最為迫狹,亦謂之河麯。晉義熙十三年,劉裕伐秦,前鋒檀道濟等至潼關,薛帛據河麯來降,即此。舊《志》雲:河水自蒲坂南至潼關,激而東流,蒲坂、潼關之間,謂之河麯也。
恭水在縣北二十裏。源出甘棗山,流入大河。○永樂澗,在縣西。《水經註》:澗水源出薄山,南經河北縣城西,又南註於河。後周永樂郡蓋因以名。今謂之蒲萄澗,在縣西二十裏。又大安池,在縣南十五裏,引以溉田,下流入河。
氵豆泉在縣東北三十五裏。出中條山,南入大河。一名氵豆澤,其入河處,謂之氵豆津,渡達河南靈寶縣。《郡志》雲:氵豆津一名竇津,亦名陌底渡,在芮城縣東南四十裏王村。洪武四年,置巡司於此。九年,移司於王村縣南七裏。今詳靈寶縣竇津。○通澤泉,在縣東八裏,流合縣西北十三裏之地皇泉。又鹿跑泉,在縣東北八裏,一名深靜泉,俱有灌溉之利。
○萬壽堡縣西北八裏。《志》雲:周顯王時,芮民西接於秦,葺此堡以自守,廢址猶存。又太尉堡,在縣東南十五裏。《志》雲:劉世讓嘗屯兵於此,本名鳳凰堡,芮民呼世讓為太尉,因名。
襄邑堡在縣東。晉義熙十三年,劉裕遣諸軍伐姚秦,進抵潼關,檀道濟、瀋林子自陝北渡河,拔襄邑堡。《括地志》:襄邑堡在河北縣。
絳州在府南百五十裏。東至澤州四百五十裏,東南至河南河南府五百裏,南至河南陝州二百五十裏,西南至蒲州三百七十裏,西至陝西同州四百十裏,西北至吉州二百裏。
春秋時為晉國。戰國屬魏。秦、漢屬河東郡。魏正始八年,分河東、汾北置,屬平陽郡。晉因之。後魏太武帝置東雍州及正平郡,孝文帝廢東雍州。東魏孝靜帝復置。高齊因之,皆為重鎮。後周亦曰正平郡,武成二年,改州為絳州。隋開皇初,郡廢,仍曰絳州。大業三年,改為絳郡。唐武德元年,復曰絳州。天寶元年,改曰絳郡。乾元元年,復故。宋因之亦曰絳郡。金仍為絳州,又置絳陽軍節度。興定二年,升為晉安府。元復曰絳州。明初以州治正平縣省入編戶五十二裏,領縣三。今仍曰絳州。
州控帶關河,翼輔汾、晉,據河東之肘腋,為戰守之要區。馬燧拔此而懷光危唐興元初,河東帥馬燧攻李懷光,拔絳州,分兵取聞喜、萬泉、虞鄉、猗氏、永樂,進逼河中,朱溫扼此而王珂陷光化四年,朱溫先取晉、絳,以扼河東援兵之路,河中遂陷,五代周備此而河東卻周廣順初,北漢合契丹兵攻晉州,周主遣王峻馳救,峻自陝州至絳,北漢乃引兵趨鄴,金人屯此而關中傾宋建炎中,金人屯絳州,屢犯關內,次第陷沒,所係非淺矣。
○正平廢縣今州治。晉故絳地。漢為河東郡臨汾縣地。魏置正平郡。後周改置臨汾縣,亦為正平郡治。隋開皇三年,郡廢,屬絳州。十八年,改縣曰正平。大業三年,改屬絳郡治。唐、宋因之。明初省。今城周九裏有奇,門二。
柏壁城州西南二十裏。其城高二丈五尺,周八裏。後魏明帝元年,置柏壁鎮。太武帝置東雍州治於此。後周武帝置絳州,初亦治此。唐初劉武周及其將宋金剛陷並、澮等州,世民進討,自竜門渡河,屯柏壁,大破其別將於美良川。或曰:美良川在城東北。今柏壁鎮有秦王堡,亦以世民而名也。
長修城在州西北二十一裏。漢置長修縣,屬河東郡。高帝二年,封杜恬為侯國。後漢省。《水經註》:汾水經臨汾縣東,又屈從縣西南流,又西過長修縣南,又西與華水合。後周天和五年,韋孝寬慮齊人將圖汾北,請於華𠔌、長秋築城,以杜其患。宇文護不聽,汾北果為齊所據。長秋,長修之訛也,今名長秋鎮。近《志》作晉靈公城,謬矣。○陽壺城,在州西。《九域志》州有陽壺城。《史記》:周安王元年,秦伐魏,至陽狐城。或以為即此也。
○九原山在州西北二十裏。春秋時晉諸大夫葬此,趙文子與叔嚮觀於九原,是也。晉義熙十三年,劉裕伐秦,前鋒檀道濟等攻潼關,秦將姚紹據險拒守,遣兵屯九原,阻河為固,欲以絶道濟糧援,瀋林子擊破之。亦謂之九京。
峨嵋山在州南十裏。《志》雲:山迤邐連聞喜、夏、猗氏、臨晉、榮河諸縣界,西抵黃河,東抵麯沃西境。亦曰峨眉坡,亦曰峨眉原,即中條之坡阜也。○哺饑坂,在州北六裏,即趙宣子食翳桑餓人處。
○汾水在州南。東北自麯沃縣流入境,又西入稷山縣界。《水經註》:汾水南至臨汾縣東,又屈從縣南西流,謂之汾麯也。唐德宗時,州臣嘗鑿汾水灌田萬三千餘頃。
澮水在州東南四十裏。亦自麯沃流入境,至州南之王澤,合於汾水。《春秋》:晉平公、齊景公至澮上,即此。《括地志》:王澤在州南七裏。《史記》:智伯攻趙,趙襄子奔晉陽,原過後從,至於王澤。即其地也。○竜𠔌水,在州東北十八裏。《春秋》:昭二十九年,竜見於絳郊,水因以名。又馬壁𠔌水,在州南。《宋國史》:熙寧八年,都水監程師孟言,正平縣南有馬壁𠔌水,臣嚮常勸民開渠溉田五百餘頃,是也。下流俱入汾水。
○鼓堆泉在州北十五裏。出九原山,其上有堆,如覆釜形,履之如鼓聲。水分二派:東曰清泉,西曰灰泉,引入州城,以註於汾水。《水經註》謂之古水,其堆亦曰古堆。唐初義師剋臨汾,進次古堆,絳郡守陳叔達不下,高祖攻拔之。或謂之鼓山。
○武平關州西二十裏。北齊時屯兵於此以防周。《通典》:州南七裏有故傢雀關,亦周、齊時戍守處也。汾陽監,在州北,《唐·食貨志》:絳州有汾陽、銅源等錢監,天下九十九,絳州居其三十雲。
稷山縣在州西五十五裏。東北至太平縣百裏,西至蒲州河津縣六十裏,東南至解州聞喜縣九十五裏。漢聞喜縣地。後魏置高涼縣,並置高涼郡。西魏屬竜門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縣曰稷山,屬絳州。唐因之。光化初,改屬河中府。宋仍屬絳州。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七十三裏。
○玉壁城在縣西南十三裏。西魏大統四年,東道行臺王思政以玉壁險要,請築城自恆農徙鎮之。宇文泰從之,因以思政為並州刺史,鎮玉壁。八年,高歡伐魏,入自汾、絳,連營四十裏,思政守玉壁以斷其道,歡攻圍之。不能剋。十二年,韋孝寬代思政鎮玉壁,高歡自鄴會兵於晉陽,至玉壁圍之。以挑西師不出,歡百計攻圍,晝夜不息,孝寬隨機拒守。歡用術士孤虛法聚攻其北。北,天險也。智力俱盡,卒不能拔。周保定初,置勳州於此,以旌孝寬之功。後又嘗移絳州治此。《通釋》:玉壁城周八裏,四面並臨深𠔌,後周置勳州總管府,又改為絳州,隋初移於正平,此城遂廢。
華𠔌城在縣西北二十裏。《水經註》:涑水出聞喜縣黍葭𠔌,謂之華𠔌。又有華水,出華𠔌中,西流與汾合,後周天和五年,韋孝寬在勳州,請築華𠔌、長秋二城,以杜齊人爭汾北之路,不聽。既而齊將斛律光爭汾北,出晉州道,於汾北築華𠔌、竜門二城,與周人相持。此即斛律光所築者。建德五年,圍晉州,分遣宇文招自華𠔌攻齊汾北諸城,是也。今名華𠔌村。
竜門城在縣北,即高齊斛律光所築以爭汾北者。《五代》:稷山縣有後魏竜門郡城,蓋縣本後魏竜門縣地也。○高涼城,在縣東南三十裏,後魏太和中,分竜門縣置高涼縣,後又置高涼郡,領高梁、竜門二縣,西魏又改置竜門郡,高涼縣屬焉。隋遷縣治汾水北,改曰稷山縣。或作高梁,誤也。○廉城,在縣東北十裏,相傳趙將廉頗戍守之地,今曰廉城村。又高歡城,在縣西五裏,高歡攻圍玉壁時所築也。又縣西三裏有稷王城,亦周齊時戍守處,以稷王廟而名。
○稷神山在縣南五十裏,隋因以名縣。杜預曰:聞喜西有稷亭。是也。《水經註》:山在汾水南四十裏。山東西二十裏,南北三十裏,高十三裏。山上有稷祠,下有稷亭。相傳後稷始播𠔌於此。《志》雲:山之麓跨萬泉、安邑、聞喜、夏縣界。
摩雲山在縣西。《唐史》:河中、絳州之間,有摩雲山,山絶高,民保聚其上,寇盜無能近。竜紀初,澤州帥李罕之攻拔之,時人謂之李摩雲。○清原,在縣西北二十裏。《春秋》僖三十一年,晉於清原,作五軍以禦狄。又宣十二年,赤狄伐晉,及清原也。又成十八年晉逆周子於京師而立之,大夫逆於清原。杜預曰:在聞喜縣北。《寰宇記》:安邑縣北五十裏有清原也。《一統志》:縣有清源城,晉文公作五軍之所。
○汾水在縣南十裏,自絳州流入境。高歡圍玉壁,城中無水,汲於汾,歡使移汾,一夕而畢。蓋於上流决水移之,不使近城也。汾水又西入河津縣界。《志》雲:今縣西南十二裏有玉壁渡,元魏時於汾水北置關,後為渡。其南又有景村渡,後徙而西北,為李村渡夏秋以舟,鼕為木橋以濟渡。○漉漉泉,出稷神山,北流入汾。又縣北三裏有葫蘆泉,縣西有碧水泉,縣東北有白楊泉,皆引流溉田,註於汾水。
○文侯鎮在縣西北。高齊天保十年,斛律光擊斬周將曹回公,柏𠔌城主薛禹生棄城走,光遂取文侯鎮,立柵置戍而還。柏𠔌城,或云亦在縣境,非河南郾師之柏𠔌城也。
絳縣州東南百裏。北至麯沃縣六十裏,東北至翼城縣七十裏,南至垣麯縣百五十裏。春秋時晉新田之地。漢為絳縣,屬河東郡。高帝六年,封周勃為侯國。晉屬平陽郡。後魏置南絳縣,又置南絳郡治焉。後周廢郡,改縣為絳縣,尋置晉州。建德五年,州廢,仍置絳郡。隋初郡廢,縣屬絳州。唐初縣屬澮州,尋復屬絳州。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四十裏。
○車箱城在縣東南十裏。《志》雲:晉侯處群公子之所,城東西形長如車箱而名。西魏大統五年,嘗修此城為戍守處,又僑置建州於此。十二年,高歡圍玉壁,別使侯景將兵趨齊子嶺,魏建州刺史楊標鎮車箱,恐其寇邵郡,帥騎禦之。十六年,宇文泰伐齊,自弘農為橋濟河,至建州,即此城也。宋白曰:絳縣本理車箱城,隋移今治。齊子嶺見河南濟源縣。○麯陽城,在縣東南,魏地也。漢初曹參追擊魏豹於麯陽,即此。或曰:在麯沃之陽,故曰麯陽。
○太行山縣東二十裏。山甚高險,西北諸山,多其支委。或謂之南山,即元末察罕敗賊處。餘詳見河南名山太行。○太陰山,在縣東南十裏。崖壁峭絶,陽景不到,接連太行,勢極高峻。下有沸泉峽,懸流奔壑,一十餘丈,西北流,註於澮水。
絳山縣西北二十五裏。山出鐵,亦名紫金山。蓋與麯沃縣接界。《志》雲:絳山西入聞喜縣,東距白馬山,絳水出其𠔌內。○橫山,在縣南四十裏,東南跨垣麯縣界,一名大橫嶺。《志》雲:涑水出嶺之乾洞,伏流盤束地中,至聞喜縣界,始出而西流雲。
餚山縣東南八十五裏。亦曰效山,又訛為罩山,即《山海經》所云教山,教水出焉者也。孔穎達雲:乾河之源,出於此山之南,入垣麯縣界。
○絳水在縣西南二十五裏。《括地志》:絳水一名白水,今名沸泉,源出絳山飛泉,奮涌註縣,積壑三十餘丈,望之極為奇觀,可接引以北灌平陽。鬍氏曰:此正絳水利以灌平陽之說。然《括地志》亦因舊文強為附會耳。《志》雲:絳水西流,入聞喜縣,為涑水之上源。
澮河在縣東北四十裏,地名大交鎮,澮水別源出焉,西北流,會山溪諸水,至麯沃會於翼城縣之澮水。
垣麯縣州東南二百三十裏。西南至解州平陸縣百八十裏,東至河南濟源縣百七十裏,南至河南澠池縣一百二十裏。漢河東郡垣縣地。後魏皇興四年,置白水縣,為邵郡治。後周兼置邵州,改縣曰亳城。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改縣為垣縣,屬絳郡。義寧初,曰邵原郡。唐武德初,置邵州。貞觀初州廢,縣仍屬絳州。竜朔三年,改屬洛州,長安二年復故。貞元二年,又屬陝州。元和三年,還屬絳州。宋改為垣麯縣。今城周四裏,編戶十九裏。
○垣麯城在縣西北二十裏,故魏邑也。一名王垣。《史記》:魏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又秦昭襄十五年,大梁造白起攻魏取垣,復與之。十八年,復取垣。漢置垣縣。後漢延平元年,垣山崩,即垣縣山也。徐廣曰:垣縣有王屋山,故曰王垣,亦曰武垣。曹參擊魏豹於麯陽,追至武垣,生得豹,遂取平陽。《博物記》:山在縣東,狀如垣,故縣亦有東垣之稱。建安十年,寇張白騎之衆攻東垣。晉太元十一年,苻丕與慕容永戰於襄陵,大敗,南奔東垣,即此。後魏改置白水縣,而故縣遂廢。或曰:魏白水縣,即故垣縣也。城東有白水,西南流合清水,故名為白水縣,邵郡、邵州,皆治焉。西魏大統四年,楊揀取邵郡,東魏城堡多附於魏,即此。《五代志》:後魏置建州於高都,西魏亦嘗僑置於邵郡。高都,澤州。
邵城在縣東。亦曰郫邵。《博物記》:垣縣東九十裏有郫邵之厄。《春秋》:文八年,晉賈季迎公子樂於陳,趙孟殺諸郫。即郫邵也。又襄二十二年,齊侯伐晉,取朝歌,入孟門,登太行,張武軍於熒庭戍郫邵。孔穎達曰:垣縣有召亭,是也。宋白曰:其地即周召分陝之所,今有邵原祠,在垣縣東六十裏古棠樹下,魏邵郡蓋因以名。○亳城,在縣西北十五裏,相傳湯剋夏歸亳,嘗駐於此,因名。後周以此名縣。隋義寧初,復置亳城縣,屬邵原郡。唐武德初,屬邵州,五年省。又有葛城,在縣西南五裏,相傳湯始徵葛,即此。俗名葛伯寨,蓋傳訛也。或曰:《史記》趙成王十七年,與魏惠王遇葛孽,此即葛孽城。
陽鬍城在縣東南二十裏。近大河。亦曰陽壺,即餚𠔌之北岸。春秋時謂之壺丘。襄元年,晉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歸置之壺丘。杜預曰:河東之垣縣東南有壺丘亭也。亦曰陽壺。戰國周安王元年,秦伐魏,至陽壺。後魏時曰陽鬍。《魏書·裴慶孫傳》:邵郡治陽鬍城,去軹關二百餘裏。魏主修永熙三年,與高歡有隙,將入關,使源子恭守陽鬍,蓋以防歡之邀截。西魏以邵郡為重鎮,與高歡相持,亦即陽鬍矣。
清廉城縣西五十二裏。後魏置縣,以清廉山為名。隋義寧初復置,屬邵原郡。唐武德初,屬邵州。貞觀初,省入垣縣。又蒲原廢縣在縣東,後周置,大業初省。唐武德二年,改置長泉縣,屬懷州,尋廢。○臯落城,在縣西北六十裏。《水經註》:清水東流經臯落城,即《春秋》閔二年晉侯伐東山臯落氏處。世謂之倚亳城,蓋聲相近。今亦見前樂平縣臯落山。
○王屋山在縣東北百裏,接河南濟源縣及澤州陽城縣界。氵允水出焉。《志》雲:縣東十裏有濟源山,或以為濟水源出此山之陽也。今王屋山詳見濟源縣。
三錐山在縣北六十裏。三峰如錐,舊産銅。其相近者有鼓鐘山,或曰瞽塚山也,相傳瞽瞍葬處。又折腰山,在縣西北七十裏,中低兩高,舊有銅礦,鑿久摧折,故名。又西北有清廉山,清水出焉。《水經註》:清水山,清廉山之西嶺,世亦謂之清營山,其水東南流,出峽,峽左右有城,蓋古關防雲。又西北有白馬山,與絳縣接界。○鋸齒山,在縣東北十五裏,以山峰錯列而名。又諸馮山,在縣東北四十裏。孟子云:舜生諸馮,蓋即此。又東北有馬頭山,白水出焉,流合於清水。
○黃河縣南三十裏。有濟民渡,南岸直河南新安縣北界。《志》雲:河自平陸東流入縣界,又東南入河南濟源縣境。是也。
清水在縣西三十裏。源出清廉山,東南流,白水流合焉,又東南入於大河。《水經註》:白水徑垣縣故城北,又東南徑陽壺城東,又東南流註於河雲。
乾河在縣東北。源出絳縣接界之餚山,西南流註於河,即鼓鐘川分流南出之水也。是水鼕幹夏流,亦曰乾澗。《史記》雲:秦昭王十四年,涉河取安邑以東,至乾河,蓋在此。《唐史》:會昌四年,澤、潞降將高文瑞言官軍攻澤州,須過乾河立寨,自寨城連延築為夾城,環繞澤州。是也。
○箕關在縣東北七十裏。亦曰氵綦關。《水經註》:氵綦水出王屋西山氵綦溪,夾山東南流,經故城東,即氵綦關也。氵綦水西屈經關城南,又東流註於河。《後漢書》:建武元年,遣鄧禹入關,至箕關,擊河東都尉。二年,遣司空王梁北守箕關,擊赤眉別校,降之,即此。
鼓鐘鎮在縣北六十裏。亦曰鼓鐘城。《水經註》:教水出垣縣北教山,其水南歷鼓鐘上峽,飛流註壑,夾岸深高,南流歷鼓鐘川,川西南有冶宮,世謂之鼓鐘城。後周建德五年,攻晉州,分遣尹升守鼓鐘鎮,即是處矣。鼓鐘川水至馬頭山東,伏流重出,南入於河。
裴氏堡在縣東南。晉永嘉末,居人裴氏築堡自守處也。後因置屯戍於此。永和九年,秦苻堅僑置幽州治焉。十一年,燕慕容雋遣慕容長卿入軹關,攻秦幽州刺史疆哲於裴氏堡,敗沒。《志》雲:今縣有橫嶺,有巡司,設兵戍守。
霍州府北百四十五裏。東至沁州二百九十裏,西至隰州二百五十裏,北至汾州府二百二十裏。
春秋時霍國,後為晉地。戰國屬趙。秦、漢屬河東郡。魏、晉屬平陽郡,後魏因之。建義初,置永安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汾州。十八年,改為呂州。大業初,州廢,屬臨汾郡。義寧初,置霍山郡。唐初,復置呂州。貞觀十七年,州廢,縣屬晉州。宋因之。金仍屬平陽府。貞三年,置霍州,元因之。明初,以州治霍邑縣省入編戶二十裏,領縣一。
州大嶽鎮其東,汾水經其西,據山川之勝,為扼要之所,爭衡於太原、平陽間,未有不以州為孔道者也。
○霍邑廢縣今州治。《禹貢》嶽陽地,周彘邑也。周厲王無道,周人逐之,出居於彘。《地志》:武王封叔處於霍,即彘邑也。漢置彘縣,屬河東郡。後漢陽嘉三年,改為永安縣。魏、晉因之,屬平陽郡。後魏建義元年,置永安郡治焉。東西魏相持,東魏置永安戍於此。後周建德六年,剋晉州,宇文憲自雀鼠𠔌攻拔洪洞、永安二城,是也。隋開皇中,為汾州治,尋為呂州治,又改縣為霍邑縣。大業初,州廢。十三年,李淵起義兵於太原,自西河進剋霍邑,尋為霍山郡治。唐初亦為呂州治,州尋廢,而霍邑不改。金為霍州治,明初省。今城周九裏有奇。
呂城州西三裏,故呂鄉,晉呂甥邑也。今有呂陂,在州西南十裏,亦以呂甥名。隋因置呂州,亦曰呂州城。唐武德二年,世民破劉武周將尋相於呂州,即此。或謂之永安城,即故永安縣治。又彘城,杜預曰:在永安縣東北,即周厲王所居,今州城東北有厲王陵。○趙城,在州西南。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城,即此,為趙氏之始。《水經註》:汾水歷唐城東,又南徑霍城東,又經趙城西,是也。又赫連城,在州西北四十裏。《志》雲:赫連勃勃所築。恐誤。
霍城州西十六裏,故霍國也。《左傳》:閔元年,晉獻公滅霍,趙夙為禦,霍哀公奔齊,晉國大旱,卜之曰:霍泰山為祟,使趙夙召霍君奉祀,晉復禳焉,此其故居雲。又《魏世傢》,悼子徙治霍,即此。○唐城,在州西,薛瓚曰:堯所都,東去彘十裏。《水經註》:汾水過永安縣西,又東歷唐城東。又有陶城,《志》雲:在州南三十裏,今為陶唐𠔌。
○霍山州東南三十裏,南接趙城,北跨靈石,東抵沁源。其東峰最高者,即觀追也。今詳見名山霍山。
雞棲原州東北三十裏,霍山高平處也。周主邕剋晉州,宇文憲進剋永安,齊人焚橋守險,軍不得進,憲使宇文椿屯雞棲原,伐柏為庵以立營,齊主緯聞平陽陷,乃自晉陽分軍嚮千裏徑,又分軍出汾水關,自帥大軍上雞棲原,周人引還,是也。又州南十裏有鑾鈴原,相傳唐太宗過此,挂鑾鈴於樹,因名。
石鼻𠔌州東三十五裏。𠔌中出水,引至城南灌田,名石鼻渠。又義成𠔌,在州東南三十裏,中出水,亦西流灌田,皆霍山旁𠔌也。
○汾水在城西。自汾州府流經靈石縣,又南流入境,又南入趙城縣境。○霍水,在州東南。《志》雲:水出霍太山,西流經趙城縣南,又西註於汾水,蓋即霍渠之上源矣。
彘水州南一裏。源出霍山,西南流,經城南入汾。又州東八裏有古魚池,州東十裏有章丘泉,州南十五裏有方池水,東南十五裏有圓泉水,東北三十五裏有羅頭泉,俱引流溉田,下註於汾。
○賈鬍堡州東北五十裏,在霍山蛤蟆嶺上。隋大業十三年,李淵起兵太原,至西河,入雀鼠𠔌,進軍賈鬍堡,去霍邑五十裏,是也。《括地志》:靈石縣有賈鬍堡,蓋舊在靈石縣境。
千裏徑州東十裏。後魏平陽太守封子繪所開之徑也,為北出汾州,徑指太原之道。或謂之十裏徑。亦詳見名山霍山。○霍山驛,在城東。又有霍山遞運所,俱明洪武中建置。
靈石縣州北百裏。東至沁州沁源縣百九十裏,北至汾州府介休縣六十裏,西北至汾州府孝義縣五十裏。漢太原郡介休縣地。隋開皇十年,分置靈石縣,屬介州,以傍汾水開道得瑞石而名也。義寧初,屬霍山郡。唐初屬呂州,貞觀中,州罷,縣屬汾州。宋因之。元改屬霍州。今城周一裏有奇,編戶十九裏。
○靜岩山縣東北二十裏。《郡國志》:即太嶽之異名也,下有五竜泉,亦謂之五竜山。○介山,在縣東三十裏,春秋時,介子推隱此,因名。一名介美山,亦曰綿山,接沁水、介休二縣境。又尖陽山,在縣東南五十裏,極峻險。
高壁嶺在縣東南二十五裏。亦名韓信嶺,最為險固,北與雀鼠𠔌接。後周建德五年,齊師敗於晉州,高阿那肱退守高壁,餘衆保洛女寨,周主邕嚮高壁,阿那肱遁走,宇文憲攻洛女寨,拔之。又隋仁壽末,漢王諒舉兵並州,楊素擊之,諒遣其將趙子開擁衆十萬,柵絶徑路,屯據高壁,布陳五十裏。素令諸將以兵臨之,自引兵潛入霍山,緣崖𠔌而進,營於𠔌口,馳出子開之北,子開大敗。唐武德三年,世民追宋金剛將尋相及於呂州,乘勝逐北,一晝夜行二百餘裏,戰數十合,至高壁嶺,是也。《志》雲:嶺在霍州北八十裏,有高壁鋪。又洛女寨,亦在縣南。
秦王嶺在縣東南三十裏。《志》雲:縣西南三十裏有宋老生寨,高四裏,與秦王嶺相對,蓋老生所築,以拒唐兵之處。其地亦名魯班纏,山溪峻險,架木為梁,俗謂之纏,世傳魯班所修雲。
○汾水在縣城北。自汾州府介休縣流入境,又西南流經汾西縣東,而入霍州境。
仁義河在縣南四十裏。源出沁源縣境,經尖陽山,民引渠以灌田,至仁義驛西南二十裏,而入於汾。又𠔌水,在縣東北四十裏,出棉山白口𠔌,居民引以溉田,流經城北入於汾,一名小水河。
○陰地關縣西南百二十裏,出汾、晉之間道也。唐大順元年,張建議討李剋用,會諸道兵於晉州,出陰地關,遊騎至汾州,為河東所敗。光化五年,朱全忠攻太原,遣其將侯言以慈、隰、晉、絳兵入自陰地,取汾州。既而剋用遣將李嗣昭等出陰地關,取隰、慈等州。梁開平三年,晉將周德威等復出陰地關攻晉州。又貞明二年,梁、晉相持於魏博,梁將王檀請發河中、陝、同、華諸鎮兵襲晉陽,自陰地關入,奄至晉陽城下,晉人大懼,力戰,梁軍乃卻。石晉末,劉知遠稱帝於太原,引兵南下,自陰地關出晉絳。周廣順初,北漢主劉丞鈞屯陰地關,進攻晉州,既而北漢主復合契丹兵出陰地關攻晉州。顯德元年,詔王彥超等自陰地關入攻河東汾州。關蓋扼束要地矣。《通志》:陰地關在縣南二十裏汾水西。恐誤。
南北關在縣東八十裏。《宋志》:縣有陽涼南關,陽涼北關。靖康末,女真將粘沒喝自太原分兵趨汴,平陽叛卒導入南北關。粘沒喝嘆曰:關險如此,而我乃得越,南朝可謂無人。遂取威勝軍,陷隆德府。既而姚古復隆德、威勝,扼南北關。又李綱遣範瓊屯此。《志》雲:關與沁州、遼州、汾州,皆去太原五驛雲。又《唐志》縣有長寧關。
汾水關在縣西南。《括地志》:靈石縣有汾水關,後周主邕攻晉州,分遣宇文盛守汾水關,既剋平陽,齊主緯自晉陽馳救,分軍出千裏徑,及汾水關,盛拒卻之。既而周主自平陽進嚮晉陽,至汾水關,是也。○冷泉鎮,在縣北四十裏,有冷泉北流入汾,鎮因以名。靈石口巡司置於此。《志》雲:鎮有冷泉渡,臨汾河,其南三十裏有下河門渡,相近又有南山小水渡。
吉州府西二百七十裏,東南至絳州三百裏,西南至陝西韓城縣百七十裏,西北至陝西延安府二百九十裏,東北至隰州百六十裏。
春秋時,晉之屈邑也。戰國屬魏。秦、漢屬河東郡。魏、晉屬平陽郡。後魏置定陽郡。東魏兼置南汾州天平四年,南汾州降於西魏。高齊武平二年,復攻取之。北齊曰西汾州。後周改為汾州。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改為耿州。十八年,復為汾州。大業初改曰文城郡。唐武德初,又為汾州。五年,改為南汾州。八年,改為慈州。天寶初,曰文城郡。乾元初,復曰慈州。宋因之。熙寧五年州廢,改屬隰州。元初,改置吉鄉軍,尋復為慈州。金曰耿州,明昌初,改曰吉州。元以州治吉鄉縣省入。明初,仍曰吉州編戶二十一裏,領縣一。
州控帶黃河,有竜門、孟門之險,為河東之巨防,關內之津要。
○吉鄉廢縣今州治。漢北屈縣地。後魏延興四年,置定陽縣,為定陽郡治。後周天和五年,楊敷守定陽,齊將段韶圍之,敷固守不下,韶急攻之,屠其外城。會韶病,謂高長恭曰:此城三面重澗,皆無走路,惟慮東南一道耳,賊必從此出,宜簡精兵而守之,此必成擒。長恭乃令壯士千餘人伏於東南澗口,城中糧盡,敷出走被擒,即此。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縣曰吉昌,為汾州治。唐為慈州治。五代唐避李國昌諱,改曰吉鄉。宋因之,元省。今州城周不及五裏。
北屈廢縣州東北二十一裏。春秋時晉屈邑,即公子夷吾所居。《左傳》曰:晉有屈産之乘。又晉二五言於獻公曰:蒲與二屈,君之疆也。杜預曰:二屈當為北屈,漢置北屈縣。應劭曰:有南故加北,汲郡古文,翟章救鄭,次於南屈。後漢及魏晉仍為北屈縣。晉建興初,並州刺史劉琨與代公猗盧伐劉聰,琨進據藍𠔌,猗盧遣拓拔普根屯於北屈。升平初,姚襄將圖關中,自北屈渡河,進屯杏城。《水經》:北屈西距河十裏。魏收《志》:神元年,擒赫連昌,囚於北屈,置禽昌縣。或曰:後魏析置禽昌縣,北屈縣省入焉。孝文時,又析置定陽縣。杜佑曰:吉昌,漢北屈縣也。藍𠔌,見太原府太原縣。杏城,見陝西中都縣。
南汾城在州南。東魏置南汾州於定陽,後周取之,改為汾州。高齊武平初,斛律光圍定陽,因築南汾城以逼之。《志》雲:州西南十裏有倚梯城,在竜門上口,壘石為之,東北高據峻嶺,西南俯臨黃河,懸崖絶壁,百有餘丈,以其險絶,非梯莫上,因名。或以此即斛律光所築南汾城雲。
姚襄城州西五十二裏。襄為桓溫所敗,走平陽時所築,後人因名。城周五裏,高二丈。杜佑曰:姚襄城西臨黃河,控帶竜門,實為險峻,為周、齊交爭之處。後周天和五年,宇文護使郭榮築城於姚襄城南,定陽城西。既而齊人取汾州,及姚襄城,惟郭榮所築城獨存。又耿城,在州南,相傳殷祖乙所都也,隋因置耿州。杜佑曰:隋耿州置於耿吉城,即此。
仵城廢縣州北六十裏。本北屈縣地。後魏置五城縣,兼置五城郡治焉。魏收《志》:五城縣初名曰京軍,太和二十一年,改名五城。隋初郡廢,改縣曰伍城,屬汾州。唐武德二年,改置仵城縣,屬昌州。貞觀初,縣廢,尋復置,改屬慈州。宋廢為仵城鎮。金興定五年,復置仵城縣,屬隰州。元廢。《志》雲:州東北去蒲縣六十裏。是也。
文城廢縣在州西北五十裏。本西魏所置,屬汾州。隋因之。唐屬慈州。《舊唐書》:顯慶三年,移縣治仵城縣東北文城村。天中,改曰屈邑。五代時,復曰文城。宋仍屬慈州,熙寧五年省為鎮。金因之,屬吉鄉縣。
○壺口山在州西七十裏。《禹貢》:既載壺口,是也。東魏初,高歡自壺口趨蒲津,擊宇文泰。隋末,李淵自竜門進軍壺口,河濱之民獻舟者以百數,即此處也。壺口之北,即孟門山。○孟門山,在州西七十裏。《山海經》:孟門之山,上多金玉。《淮南子》:竜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故《穆天子傳》曰:北登孟門九河之蹬。孟門,即竜門之上口也。此為黃河巨厄,夾岸崇深,奔浪懸流,傾崖觸石,誠天設之險。又南至竜門山,謂之下口雲。
挂甲山州南二裏,相傳尉遲恭從徵,嘗挂甲於此而名。又風山,在州北十裏,有穴如輪,風從中出。○明珠山,在州西九十裏,東接鄉寧縣界。
○黃河州西七十裏。自隰州大寧縣流入境。《通釋》:河至文城縣孟門山,是為入竜門,至汾陰縣合河之上,是為出竜門,從古津要之所也。又清水河,在州北,流入大河。州南又有南澗水,亦西流入大河。
○采桑津在州西南,大河津濟處也。《春秋》:僖八年,晉裏剋敗狄於采桑,《史記》謂之桑。《晉世傢》:獻公二十五年,晉伐翟,以重耳故,翟亦擊晉於桑。《水經註》:河水又南為采桑津,又南徑北屈故城西。
烏仁關州西七十裏。下臨黃河,與陝西宜川縣接界。又平渡關,在州西北百二十裏,西臨大河,路出陝西,亦為津濟要口,與烏仁關俱有巡司戍守。
牛心寨在州北。宋嘉定十五年,吉州為蒙古所據,金人僑置吉州於牛心寨,蒙古將木華黎自隰州攻拔之。又青竜堡,在州東南,金末,蒙古將木華黎徇青竜堡,金平陽公鬍天祚以平陽降木華黎,遂取金河中府。○慈烏戍,在州西。周、齊相爭時,置戍於此。《舊唐書》:武德八年,改南汾州為慈州,以近慈烏戍故也。
鄉寧縣州東南六十裏。東至襄陵縣百三十五裏,西南至蒲州河津縣百三十裏。東北至蒲縣百七十裏。漢臨汾縣地,後魏分置太平縣。延興四年,又分太平縣置昌寧縣,後又置中陽郡於此。隋初郡廢,縣屬汾州。大業初,屬文城郡。唐仍屬慈州。五代唐諱昌,改曰鄉寧。元初省,尋復置。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十六裏。
○騏縣城縣南六十裏。漢縣,屬河東郡,武帝封駒幾為侯國,東漢省。○長寧城,在縣西四十裏。或曰:後魏末置永寧縣,屬定陽郡,即此城也,後廢。今亦名西寧村。又縣西三裏有泊城。《志》雲:舊縣治此,後避水患移今治,因名。
呂鄉廢縣在縣東南。後魏主燾置刑軍縣。太和二十一年,改曰平昌,屬五城郡。隋開皇初,改縣曰蒲川,屬隰州。大業初廢。義寧初,復置平昌縣。唐初因之。貞觀元年,改曰呂鄉縣,屬慈州。劉句曰:呂鄉以舊鎮為名,上元三年,移治故平昌城,漢臨汾縣地也。五代周顯德中,縣廢。《寰宇記》:呂鄉廢城,在鄉寧縣東南八裏。《一統志》:在吉州東南百五十裏,似誤。
○兩乳山縣西南七十裏。兩峰如乳,因名。亦曰兩乳嶺。五代唐清泰三年,張敬達討石敬瑭,兵敗睏於晉安寨,詔遣耀州將潘環將蒲、同以西戍兵,由晉、絳兩乳嶺出慈、隰共救之,即此。晉安寨,見太原府太原縣。○尖山,在縣東南二十裏,以山勢聳拔而名。《圖經》:縣東十五裏有柏山,以山多柏也。又有林山,在縣西二十五裏。
馬頭山縣南六十裏,其山峭峻如馬首然,漢騏縣置於其下。○豁都峪,在縣東百三十五裏,每大雨,西山諸水會於此,下達襄陵、太平二縣境,溉田甚廣。
○黃河縣西八十裏,自吉州流入,又南入河津縣界。○鄂水,出縣東北五十裏之宋傢溝,引為四渠溉田,西南流,經縣南入於河。
○竜尾磧縣西一百裏。《志》雲:名結水橋,路通陝西韓城縣。洪武二年,置巡司戍守。
隰州府西北二百八十裏,西南至吉州二百六十裏,西渡河至陝西延安府百三十裏,北至汾州府永寧州二百五十裏,東北至汾州府二百七十裏。
春秋時,晉之蒲城也。戰國時屬魏。秦及兩漢皆為河東郡地。魏、晉為平陽郡地。永嘉中,劉淵據此,置大昌郡。後魏廢郡為南汾州地。西魏於此置汾州及竜泉郡。後周因之。隋初,郡廢,開皇四年,改置西汾州。五年,改為隰州。大業初,復為竜泉郡。唐仍曰隰州。天寶初,曰大寧郡。乾元初,復故。宋因之。金曰南隰州。天德三年,復為隰州。元因之,屬平陽路。明洪武二年,以州治隰川縣省入編戶三十一裏,領縣二。今仍為隰州。
州內阻山險,外控大河,東連汾、晉,西走關中,憑據高深,戰守之資也。
○隰川廢縣今州治。春秋時晉蒲邑,重耳奔蒲,即此也。《戰國策》:秦伐蒲,蒲人恐,請鬍衍救蒲,衍說裏子解去。《括地志》:蒲邑故城,在隰川縣南,蒲水經其南,亦曰蒲陽。《史記·魏世傢》:襄王七年,秦降我蒲陽。又景王五年,秦敗我蒲陽。《秦紀》:惠王十年,使公子華、張儀圍魏蒲,取之。《通釋》:蒲陽故城,在隰川縣北四十五裏蒲水之北,即重耳所居,《括地志》誤也。漢置蒲子縣,魏、晉因之。永嘉二年,劉淵取河東,自離石徙都蒲子,是也。後周改置長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曰隰川,為州治。後因之。明初省。今城周七裏有奇,惟南、北、西三門。
溫泉城在州北二百裏,與汾州府孝義縣接界。本蒲子縣地。後魏末置新城縣,為南吐京郡治。後周廢郡,隋並廢縣。唐武德二年,置溫泉縣,並置北溫州治焉,兼領新城、高唐二縣。貞觀初、州廢,縣屬隰州,以新城、高唐二縣並入。宋仍為溫泉縣。金改屬汾州。元至元三年,省入隰川及孝義縣。今為溫泉鎮。又高唐城,在廢溫泉縣東南十五裏,唐初所置縣也,尋廢。○常安城,在州北三十裏,唐初置縣,屬昌州,貞觀初廢。
姚嶽城在州東北。周保定初,勳州刺史韋孝寬以離石以南生鬍數為寇抄,而居齊境,不可誅討,欲築城於險要以拒之,使別將姚嶽董其役,曰:計此城十日可畢。此距晉州四百裏,敵軍至,我之城辨矣。果城之而還。後人因謂之姚嶽城。○橫城,在州南三十五裏。隋漢王諒起兵太原,遣其將吳子通屯兵築城,橫斷隰州之道,因名。
石阿城州北百裏。《史記》:趙成侯十一年,秦攻魏,趙救之,攻石阿。孔穎達曰:石阿在石、隰二州間。是也。《志》雲:州北二裏有竜泉城,後周竜泉郡蓋治於此。○城,《九域志》:在州東四十五裏,神農嘗五於此。王象之曰:縣南高嶺有屈山,為煎煉絲礬之處。其城為城,俗訛以為神農嘗處雲。
○蒲子山州東北五十裏。相傳堯師伊蒲子隱處。漢以此山名縣。又妙樓山,在州北七十裏,山有石岩高廣,內有石室,前有竜池泉,鼕夏不竭。
竜泉山《寰宇記》:在州北七十裏,接石樓縣界,山下牧馬,多産名駒,因名。後周以此名郡。○五鹿山,在州東七十裏。《志》雲:山有五鹿大夫廟。
○蒲水在州城西。源出汾州府石樓縣之石樓山,流經此,又南流入大寧縣界,合於昕川,而入黃河。○紫川,出州東山𠔌中,以岩石皆紫而名,西南流入大寧縣界,至馬鬥關入黃河。又有黃櫨水,源出州東北黃櫨𠔌,西南流,合於紫川。又竜子湫,在州南十裏,一名瀑布泉,出山𠔌間,西入大寧縣界之大昕川,常有竜見於此,因名。
○白壁寨在州北。《宋志》溫泉縣有碌礬務一,及水頭、白壁、先鋒寨三。金俱廢。
大寧縣州西南九十五裏。東南至吉州九十裏。西南至陝西宜川縣二百七十五裏,北至永和縣百裏,東至蒲縣九十裏。漢北屈縣地。後魏為五城縣地。後周析置大寧縣,屬汾州。隋大業初,省入伍城縣。唐武德二年,復置大寧縣,又置中州治焉。貞觀初,州廢,縣屬隰州。宋因之。元廢,尋復置,仍屬隰州。今城周二裏有奇,編戶十裏。
○大義廢縣在縣北。唐初,置大義縣,又於縣西北置白竜縣,俱屬中州。貞觀初,州廢,二縣俱省入大寧縣。
○翠微山在縣南二裏。《志》雲:縣城南有城澗河,山在其南。又孔山,在縣西北三十裏,山有孔相通,其東岩石上有聖水泉,流入昕川。○鎮關山,在縣西七十裏,以西臨馬鬥關而名。《志》雲:縣東北二十五裏有退過𠔌,其水亦流入昕川。
○黃河縣西七十五裏,馬鬥關渡在焉,西接陝西延長縣界。《志》雲:大河自永和縣南流經此,又南流入吉州境。
昕川在縣東南。《志》雲:昕川之水,自隰州來者曰蒲川,自吉州來者曰義亭川,自永和縣南流入境者曰麻束溝,自縣東支流來會者曰小道溝,合為昕川,西流入大河。○竜窠水,在縣西南六十裏,自永和縣南流入隰州界,又西南流入縣境,合於昕川,註於大河。其水峻急,不通舟船。
○馬鬥關縣西七十五裏。臨大河渡口,亦曰馬鬥渡。唐置關於此,今有巡司。
浮圖鎮在縣城北。高齊河清四年,置鎮於此,為戍守處,隋初,大寧縣治焉。大業初,縣廢,唐徙今治,鎮仍屬焉。○南北寨,在縣南、北,去城各一裏。元末右丞時公權,院使李子厚置此戍守。
永和縣州西百五十裏,西至陝西延川縣百裏。東北至汾州府石樓縣百二十裏。本漢河東郡狐訁聶縣地。魏置永和縣。晉屬平陽郡,後魏廢。北齊於狐訁聶城置臨河縣及臨河郡。隋罷郡。開皇十八年,改縣曰永和,屬隰州。唐初,置永和州。貞觀初,州廢,縣仍隸隰州。宋因之。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十裏。
○狐訁聶城縣西南三十五裏。漢置縣,屬河東郡。後漢縣廢。曹魏置永和縣,在今縣西南九十裏,後廢。高齊改置臨河縣於狐訁聶故城。隋仍舊治,復曰永和。唐武德二年,移縣治於仙芝𠔌西,即今治也。○樓山城,在縣南十裏,後周置歸化縣。隋開皇十八年,改曰樓山。大業初廢。唐武德初,復置,屬東和州。貞觀初,廢入永和縣。又石羊城,在縣西南五十裏,後魏太武置石羊軍於此,孝文時廢。
○樓山在縣東南三十五裏,亦曰北樓山。其在縣南四十八裏者曰南樓山。兩山相對,其形如樓,樓山縣以此名。○雙山,在縣東南二十五裏,以兩峰並秀而名。
仙芝𠔌縣東北五裏。唐遷縣治於仙芝𠔌西,即是𠔌也。又索陀𠔌,在縣東北三十五裏,水流曰索陀川,西合仙芝𠔌水,入於大河。
○黃河在縣西五十裏。自永寧州石樓縣流入縣界,又南入永寧縣界。○索陀川,在縣東北三十五裏,西流入仙芝河入黃河。
○永和關縣西北六十五裏。下臨黃河,路通陝西綏德州,有巡司戍守。亦見陝西延川縣。○興德關,在縣西六十裏黃河岸上,亦為興德關渡。又鐵羅關,在縣西南七十裏,亦黃河渡口也。亦曰鐵羅關渡,路出陝西宜川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敘寧都魏禧 | 敘南昌彭士望 | 總敘一 | 總敘二 | 總敘三 | 凡例二十六則 | 目次 | 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北直方輿紀要序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