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未死的沙威 》
第53节:文化与和谐社会(3)
梁晓声 Liang Xiaosheng
我 们 今 天 的 所 作 所 为 , 如 果 对 于 未 来 人 是 有 益 处 的 , 他 们 将 通 过 历 史来感激我们,如对于未来人类是有害的,那么他们将通过历史来批判我
们 。 未 来 的 人 类 亦 即 我 认 为 的 上 帝 , 他 们 就 通 过 批 判 我 们 , 来 达 成 对 于 我们当代人行为的一种惩罚,被定在历史上。比如说中国的人口问题,我 们想在 50 年代的时候,那一场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讨论,当时的人们都已 经大部分作古了。中国的人口问题,现在降临在中国,它体现在中国,成 为我们一切发展过程中第一位的最大的难题。我们对此永远保留评说的权 力,那这就是文化本身的力量。
那 到 目 前 为 止 , 在 社 会 学 的 词 典 中 , 我 个 人 认 为 那 些 具 有 理 想 色 彩 的词汇,它依然具有着引领我们向理性的社会,向更好的社会走去的那一 个意义。包括理想这一词汇,我们也应该重新去认识。中国人在从前的年 代,受理想一词的伤害很深、很大。这使我们有一种心理,我们对于凡是 具有理想色彩的事情,都抱有本能的潜意识里的排斥。而我个人想说这是 不对的,也是不好的。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甚至是有害的。我们很 难设想,某国家所有的公民都是现实现利主义者,都不去想这国家的明天 或后天的事情,不去想和自己的子孙后代息息相关的未来社会的形态。那 未来的人们,作为上帝,也是会谴责我们的。
第二段
我个人觉得不是我们被理想扭曲了,而是我们自己曾经怎样地扭曲了 理想这一个社会学词典中最美好、最宝贵的词汇,扭曲了它原本的含义。 比如说我自己,因为我从少年时到青年时读的一些书,都是具有理想色彩
的 , 所 以 我 是 这 样 的 一 个 青 年 。 比 如 说 我 在 小 时 候 , 读 这 个 牛 郎 织 女 对 吧,我对爱情就是从小,从少年起就抱有理想主义的看法。我认为只要是 以心相许,以身相许,那物质又算什么呢?那时我想,哪怕我身边都是高 楼大厦,但只要我能和七仙女生活在一起,依然是很幸福的。我当然和你 也可以,是吧。
比如说,主持人:我们在座的很多女同学,可能还希望您再加一句,说和我们 这儿很多女同学也可以。
梁 晓 声 : 男 耕 女 织 , 对 吧 ? 但 是 后 来 , 男 织 女 耕 也 可 以 的 , 对 吧 ?
“织”这一个动词,可以使男人感情更细腻,对吧?但是后来,我以少年 和青年的眼在人世间,尤其是在低层,我看到了那么多贫贱夫妻百事哀的 景象,这使我知道爱情不纯粹是一种靠理想、靠诗意来支撑的事件。而且 我后来也知道,马克思的女儿爱上马克思的弟子拉法格的时候,马克思曾 很认真地跟拉法格谈过,你将靠什么职业养家糊口?如果拉法格说,他要 和劳拉一起效仿牛郎织女,去乡下男耕女织的话,我估计马克思也未见得 会同意的。比如说读《悲惨世界》,当读到沙威投河身亡的那一段,他对我 是有影响的。我相信关于良心的发现,关于良心的自我谴责,对于所有的 人都是适用的。我相信人类大致都是这样的。但是后来在“文革”中,我 以青年的眼,看到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沙威式的人物,他们是人,但是他 们内心里绝对没有人性的温度。他们冷酷无情,他们在那个年代,完全变 为没有正义可言,没有公平可言的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用别人的血来染红 自己左派的红顶子,用别人的泪来洗自己左派的嘴脸。所以整个“文革” 中,我会亲眼目睹那么多这样的事情,这对于我的理想主义的形成是一种 颠覆。而且我知道,这些人从不良心发现,从不忏悔。
那后来我在四十五岁的时候,因为你刚才谈到《雪城》,《雪城》的第一 部是非常理想化的,充满了共青团精神。那因为我当年是班长、当排长, 我本身是那样的一个青年。但是到《雪城》第二部的时候,其实已经,我 自行地在破坏掉那样的一种氛围,使这些知青们在城市的非常琐细的生活 中去体验人生。然后到了四十五岁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我要 和理想主义告别,类似宣言。
但是最近,那时我以为我再也不会以理想的 眼来看社会、来看世界、来看生活,我觉得,我变得特别的理性,而且有的 时 候 觉 得 由 于 我 不 理 想 了 , 似 乎 我 变 得 深 刻 了 。 但 是 我 知 道 我 内 心 里 面,其实还是眷恋理想。我还是觉得人内心一定要拥抱什么,只不过那是 什么,我不知道,我已经寻找不到。后来我由于上课的需要,重读了这个 马丁 · 路德 · 金的《我有一个梦》,这是他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所做的演 讲。在此之后不久如果我没有记错,他实际上也像林肯一样被暗杀了。那 么他在说,然而一百年后,黑人依然没有获得自由。一百年后,黑人依然 悲惨地蹒跚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一百年后,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繁荣浩瀚的贫困孤岛上。一百年后,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中向隅而 泣,依然感到自己在国土家园中流离漂泊。所以我们今天到这里来,要把 这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来到国家的首都是为 了兑现一张期票。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这指林肯,在拟写宪法和《独立 宣言》的辉煌篇章时,就签订了一张每一个美国人都能继承的期票,这张 期票向所有人承诺,不论白人还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让度的生存权、自由 权和追求幸福权。然而今天,美国依然对它的有色公民拖欠着这张期票, 美国没有承兑这笔神圣的债务,而是开给黑人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 金不足的印迹,被退回的支票。但是我们决不相信,正义的银行会破产。 黑人得到公民权之前,美国既不会安宁也不会平静。但是对于站在通向正 义之宫艰险门槛上的人们,有一些话我必须要说,在我们争取合法地位的 过程中,切不要错误行事导致犯罪。我们且不要吞饮仇恨辛酸的苦酒,来 解除对自由的饥渴。朋友们我今天要对你们说,尽管眼下困难重重,但我 依然怀有一个梦,这个梦深深植根于美国之梦中。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 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 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 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儿 女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作为评判标准的 国家里。这是我们的希望,这是我将带回南方去的信念。有了这个信念, 我们就能从绝望之山开采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把这个国家 嘈杂刺耳的争吵声,变为充满手足之情的悦耳交响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上海三联书店 |
|
|
第1节:目录 | 第2节:论人和书的十种关系(1) | 第3节:论人和书的十种关系(2) | 第4节:论人和书的十种关系(3) | 第5节:论人和书的十种关系(4) | 第6节:十种关系(下篇)(1) | 第7节:十种关系(下篇)(2) | 第8节:十种关系(下篇)(3) | 第9节:十种关系(下篇)(4) | 第10节:读书与人生(1) | 第11节:读书与人生(2) | 第12节:读书与人生(3) | 第13节:读书与人生(4) | 第14节:读书与人生(5) | 第15节:读书与人生(6) | 第16节:读书与人生(7) | 第17节:虚假柔情似水(1) | 第18节:虚假柔情似水(2) | 第19节:虚假柔情似水(3) | 第20节:关于说话 | 第21节:纸篓该由谁倒空 | 第22节:读书与人生(1) | 第23节:读书与人生(2) | 第24节:一个国家的明信片(1)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