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劉心武揭密《紅樓夢》   》 劉心武是吟風弄月還是共享紅學(1)      劉心武 Liu Xinwu

  中國青年報 2005年09月05日
  8月27日,劉心武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為新書《劉心武揭秘》簽售,“簽了一個多小時,我的手都纍了”。
  今年圖書出版界興起一股“紅樓熱”,許多紅學普及讀物融入這場盛大的合唱。其中,作傢劉心武格外引人註目。
  上世紀80年代初,這位因關註現實而成名的作傢,是“傷痕文學”的領軍人物之一,他的小說《班主任》,已作為“傷痕文學”的代表作寫進文學史。
  而近些年來,劉心武依然筆耕不輟,但其新作並未得到讀者的充分關註,除了紅學研究作品。
  從領銜“傷痕文學”到躲進“紅樓”潛心紅學,在某些人眼裏,這樣的劉心武顯得有點兒“不務正業”。但劉心武依舊我行我素,他甚至還開創了紅學研究中飽受爭議的一個分支,自命名為“秦學”。
  “《紅樓夢》的藝術魅力經久不衰,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就像斷臂的維納斯,是不完整的。”劉心武說,它的不完整給後人留下無窮的藝術想像與探佚的空間。
  早在十多年前,劉心武就走進了曹雪芹留下的探佚空間。他從“秦可卿”這個人物入手,對《紅樓夢》進行研究,得出了震驚紅學界的結論: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朝廢太子胤秖的女兒,也就是乾隆四年發生的“弘皙逆案”的主謀弘皙的妹妹。
  去年,劉心武在央視“百傢講壇”錄製了“揭秘《紅樓夢》”係列講座。央視十套有關工作人員說,這樣一檔遠非黃金時段,甚至有人戲稱為“睡眠時間”的節目,因為“揭秘《紅樓夢》”係列講座的播出而聚集了超強人氣。為回應廣大觀衆的強烈要求,“百傢講壇”重播了這個係列講座。《劉心武揭秘》一書,是該講座第一講至第十八講演講記錄文本。
  在一片贊譽聲之外,也有一些不太悅耳的聲音傳到劉心武那裏。有人認為劉心武嚴重誤導了大衆的價值取嚮,“作為一個著名作傢,劉心武放下了從前關註現實的情懷,一頭紮進《紅樓夢》中,做些與現實無關,且無任何社會價值的吟風弄月之事。”
  也有人說,劉心武的研究太側重於曹雪芹身世與清朝政治鬥爭的關係,這對幫助讀者領略小說文學魅力關係不大。
  還有人指責在《紅樓夢》前面加上“揭密”這樣的字眼,有商業化炒作之嫌,是對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的不負責任以及對作者的不尊重。
  劉心武並不否認“揭秘”一詞的商業包裝意圖,“用這種辦法吸引大衆關註也沒什麽不可以”。“紅學本身很多東西都構成商品了,比如雕塑、絹人,以及楊柳青的畫都是很受歡迎的。”
  顯然,劉心武更在乎別人對他探佚紅樓的“合法性”的質疑,他用“平民紅學”一詞來回應別人對他學術功力的疑問,以圖藉此來消除紅學研究的“身份壁壘”。
  但談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時,劉心武卻不再拿“平民”說事,“我是做‘原型研究’的。‘原型研究’是國際上很流行的一種方法,比如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原型研究’就很有名。這恰恰是一種很學院式的研究方法。”
  在劉心武看來,“紅學研究”目前遇到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紅樓夢》和廣大普通讀者之間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壁壘,還沒有充分地“公衆共享”。
  “專傢的批評很重要,但不允許別人自由地說話,說人傢外行,甚至說人傢是紅學妖孽,封殺人傢,不讓人傢有自己的聲音……這樣的紅學壟斷是不利於紅學發展的。有人說我不是專業的,但我的所作所為是合理的。”劉心武說,他的研究成果有這麽多人願意聽,願意買,說明他是有群衆基礎的,他的研究終究是為群衆服務的,而不是為某個專傢或某個學派服務。
  在《劉心武揭秘》的簽售會上,一位帶着孩子慕名而來的傢長告訴記者,他的兒子非常喜歡劉心武的電視講座,每次都拿着遙控器不讓換臺。首都某高校中文係的一名學生則說:“以前我沒有勇氣讀完《紅樓夢》,光是裏面的人名,就夠我頭疼的了。聽了劉老師的講座,覺得很有意思,忍不住找來從頭到尾讀了一遍,發現我們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百傢講壇
前言說在前頭第一講追尋紅學(上)
第二講追尋紅學(下)第三講賈府婚配之謎第四講秦可卿抱養之謎
第五講秦可卿生存之謎第六講秦可卿出身之謎第七講帳殿夜警之謎
第八講曹傢浮沉之謎第九講日月雙懸之謎第十講蔣玉菡之謎
第十一講北靜王之謎第十二講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第十三講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下)
第十四講秦可卿被告發之謎(上)第十五講秦可卿被告發之謎(下)第十六講賈元春原型之謎
第十七講賈元春判詞之謎第十八講賈元春死亡之謎第十九講妙玉入正册與排序之謎
第二十講太虛幻境四仙姑命名之謎第二十一講妙玉身世之謎第二十二講妙玉情愛之謎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