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Funeral home dog   》 泰伯三以天下让      Li Ling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即吴太伯。泰伯为周太王的长子。周太王有三子,长曰太伯,次曰仲雍,次曰季历。太伯、仲雍知季历贤,父欲传位于季历,遂奔吴以让之,吴国奉他为始祖。太、泰都是从大字而来。战国文字,六国异形,楚系文字,“太”作;秦系文字,则往往用“泰”为“太”。《史记》、《汉书》“泰”作“太”,还保留着秦系文字的特点。
  “三以天下让”,泰伯三让,到底是哪三让?前人有各种传说:一说泰伯三让,是生一让(太王病,采药不归),死一让(死不奔丧),丧事除,又一让(断发文身,示不可用,终不归),见郑玄注和范宁说之二;一说泰伯三让,是一让季历,二让文王,三让武王,见范宁说之一。宋儒更有让周让商之辩。让周,是以周未得天下,“三以天下让”,只是为了将来取天下,乃让季历,是阴谋图商说,二程主之;让商,则是说太王有灭商之志,泰伯认为不合法,为存商,才逃亡到吴越,则属“夷、齐扣马之心”,忠诚可感,朱注主之。曲说丛生,多因道德作怪,不必深究。其实,禅让是所谓上古至德,尧、舜、禹皆以禅让得天下,古人津津乐道,不独孔子。孔子夸赞,不过因为,泰伯生于商周之际,还能讲这种旧道德,实在不容易。
  “民无得而称焉”,百姓不知用什么话来称颂他们。《释文》“得”作“德”。古书“得”与“德”经常通假。《季氏》16.12“民无德而称焉”,据此,应读为“民无得而称焉”,但这里是好得没法说,那里是坏得没法说。
  据周人传说,他们的先祖太王(“太王”当是出于追称)有三个儿子,老大太伯(即这里的泰伯),老二仲雍,最小的儿子叫季历。俗话说“天下老子爱小小”(全世界的童话都讲这类现象),“爱小小”的原因是爱小老婆。男性用情不专,喜新厌旧,或称之为“公牛效应”。“公牛效应”是男权的象征。古代统治者,很多都是公牛,年龄越大越爱小女孩,《左传》中的乱子,往往因此而起。
  太王喜欢季历和季历的儿子,即文王昌(“文王”恐怕是出于追称)。他想立季历继承他。太伯、仲雍深知爸爸的心思,就跑到吴越之地来了。他们故意把头发剃得很短,浑身刺上青花,让太王觉得他们已变成“南蛮子”,不堪重用(《史记?吴太伯世家》)。这种故事传到春秋,成为美谈。孔子认为,让贤是很高的美德,今人不行,只有古代才行。泰伯德行太高,百姓不知该怎么赞美,所以说“民无得而称焉”。
  太伯是吴国的始祖,最初封在虞。江苏丹徒出土的宜侯簋,铭文内容就是讲吴国的封建。宜侯最初封在虞,后来才“迁侯于宜”。宝鸡有虞山(即吴山),山西有虞国。吴国和这两个“虞”可能有关。太伯是江苏人的骄傲,《儒林外史》的第三十六和三十七回说,“常熟是极出人文的地方”,当地出了个虞博士,名育德,字果行。他在南京举行泰伯祠大祭,主祭是虞博士,亚献是庄征君,终献是马二先生。第四十八回和最后一回(第五十五回)也提到此事。
  最近,各地寻根问祖,到处都在公祭这帝那帝,江苏常州也在祭吴太伯。(泰伯三以天下让)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葸”,音xǐ,是胆小怕事的意思。
  “绞”,是急切偏激的意思。参看《阳货》17.8,“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这个字的含义,有点类似北京人说的“矫情”、“死心眼”和“轴”。这种人,好面折,说话难听,出口伤人,马融训“刺”,应属引申义。
  这段话是讲礼的重要性。礼是行为规范,有中和、节制的作用。孔子认为,如果没有礼的节制,再好的美德也会变味。如恭敬是美德,但一味打躬作揖,很快就会疲劳;谨慎是美德,但一味谨慎小心,就会胆小怕事;勇敢是美德,但一味好勇斗狠,就会引发祸乱;直率是美德,但一味心直口快,就会流于偏激。君子对自己的亲人感情深厚,老百姓就会日近于仁;不抛弃自己的熟人,老百姓就不会人情淡薄。(美德不可离开礼)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李零简介及自序(1)自序(2)自序(3)自序(4)
自序(5)为什么我要读《论语》(1)为什么我要读《论语》(2)孔子获罪的原因(1)
孔子获罪的原因(2)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1)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2)孔子喜欢木讷之人
在守信守时上中国不如西方孔子讲节约是心疼有钱有势人孔子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1)孔子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2)
孔子怎样做调查研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礼之用,和为贵(1)礼之用,和为贵(2)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吗?孔子提倡以德治国是幻想(1)孔子提倡以德治国是幻想(2)怎么消灭无耻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