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文壇刀客”點評文化名人:誰紅跟誰急 》
在斯德哥爾摩西郊墓地的憑吊(1)
韓石山 Han Danshan
一
寫下這個題名,連我都有些驚悚。國內我連深圳、海南都沒去過,國外的實景不過是多年前在黑竜江畔朝俄羅斯那邊望了幾眼,如今卻大言不慚地說要去斯德哥爾摩西郊墓地憑吊。“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我比那位宋代的大詩人還要狂悖,該是“世界神遊,多情應笑我沒錢窮忙”了。
我還是去了,我的魂魄去了,就權當我的肉身也去了。
飛機越過波羅的海海峽,平穩地降落在斯德哥爾摩國際機場。遊覽市容之後,驅車來到西郊的一片墓地。一塊塊石質的墓碑,矮矮的凸出在茵茵的草地上,有的高點,有的低點,整整齊齊地排列着。一切都如同我設想的那樣。不是這些。我在墓碑間的甬道上悄然走過,盡量不驚動這些異國的亡靈,我要去另一個地方,去看那些葬於此邦的我的同胞們。
果然在這裏。隔着一道疏疏的林墻,還有一塊小小的墓地。瑞典真是個福利國傢,對這些中國的死者,和他們本國的無名死屍,給以同樣細緻的關愛。和那邊墓地上有名有姓的墓葬相比,也看不出多少明顯的差異。草地荒蕪些,墓石污穢些,那是因為極少有人祭掃,不能說待遇上有什麽歧視。
我的心情陡地沉重起來。墓碑上沒有名字,卻嵌着一幀幀照片,該是葬前所攝,我一眼就認出了他們姓甚名誰。莫應豐,張弦,路遙,鄒志安,劉紹棠,王潤滋,徐遲,公劉……我走過去,低下頭,在他們的墓碑前一一默哀行禮。這都是些中國的一流作傢,他們的肉質屍首,各葬在中國的某個地方,這裏乃是他們精神屍體的棲息之地。
我擡起頭,側過身,恨恨地盯着瑞典皇宮的方向。
自從上世紀二十年代,一個又一個域外作傢諾貝爾文學奬的獲得,構築起中國作傢的文學美夢,同時也撩逗起他們的雄心以來,有多少優秀的,或不那麽優秀卻異常驍勇的中國作傢,拼了全力,嚮着斯德哥爾摩發起長途進擊。
這是一幅慘烈的徵戰圖。沒有現代的裝備,沒有足夠的糇糧,甚至沒有一雙便於長途跋涉的皮靴,筆是他們唯一的利器,拐杖都是前行的贅物,就這麽幾乎是赤手空拳地上路了。穿過塔剋拉瑪幹沙漠,嚮西偏北!越過哈隆剋丘陵,嚮西偏北!走過東歐平原,嚮西偏北!前面的人倒下了,後面的人看上一眼,腳步不停,繼續前行。如果有人坐飛機,沿着這條路的上空飛行,臨窗下望,當會看到,這裏那裏,倒臥着一具具的僵屍,有的已成了森森的白骨。這裏那裏,仍有趔趄前行的身影。不管是倒下的,還是行走着的,臉都朝着正西偏北方向。腳步可以紊亂,呼吸可以停止,心中的方位是不會亂的:在東經18度和北緯59度的交點上,有一個城市,它的名字叫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有座皇宮,那兒每年一度頒發一項世界級的文學奬,用的是一個炸藥製造商的存款利息,署的也是他的名字,此人名叫諾貝爾!
正因為知道自己的同胞們,有這樣慘烈的遠征,當上世紀的最後一年,瑞典皇傢學院將這一奬項頒給一個叫高行健的法籍中國人時,我心裏既悲傷又憤懣,不由得冷笑一聲。這是又一個基辛格式的西方智慧,不,應當說是基辛格式的西方詭詐。“美國政府註意到,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承認衹有一個中國”,《上海公報》上的這句話,輕輕地就把一個嚴峻的對立抹平了。一個世紀了,中國人應當得到一次諾貝爾文學奬,於是給了一個法籍的中國人,你能說他不是用漢語寫作嗎,你能說他不是中國人嗎?
不管怎樣的結果,不管怎樣的屈辱,我們還是要前行,要進攻,嚮着斯德哥爾摩,嚮着金光燦燦的諾貝爾文學奬的奬杯!為了國傢,為了民族,為了我們神聖的方塊字。
二
看着這一個個中國優秀作傢的墓碑,我心裏很不是滋味。這裏離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有幾十公裏,他們為什麽會穿過市區,在這兒倒下呢?
沉重,厚重,什麽什麽的重,就是這些重,害苦了他們,害死了他們。可悲復可憐的是,他們至死不覺,還以為自己仍不夠沉重,不夠厚重,不夠什麽什麽的重。
在這些精神屍體葬於斯德哥爾摩市西郊墓地的作傢中,我唯一認識的,是陝西的路遙先生。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最後一年(一九八零年),我在北京的文學講習所上學時,他來到我們的住處,嚮我和我的同學們組稿。當時他是《延河》編輯部的一名普通編輯。我給了兩個短篇小說,都發表了。再後來,他寫完他的《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直接從延安出發,東渡黃河,去北京送稿。路過太原,我和我的同事們,曾在一傢不錯的飯店宴請他。他的弟弟陪着他,我們嚮路遙敬酒,都被這位憨直的弟弟擋駕了。也不說別的,一口濃重的陝北話,衹是說:“厄(我)哥太纍了!”又過了兩年,聽到路遙完成《平凡的世界》並獲得茅盾文學奬不久,便聽到了他去世的噩耗。他的那本《早晨從中午開始》,我沒有看,內容聽人說過的。說他怎樣在延安的窯洞裏寫作,晚上沒有吃的,找幾天前剩下的幹窩窩頭吃。寫完《平》書最後一句,竟將鋼筆掰斷,從窗戶扔了出去。他是纍死的,他是為寫作纍死的,人們都這麽說。
他是纍死的,人們贊嘆之餘,怎麽就不想想,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其寫作的勞累,怎麽就會擊倒這樣一位壯實的陝北漢子。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
|
《誰紅跟誰急》自序 | 韓石山酷評王朔 | 王朔為什麽批評金庸 | 韓石山酷評王蒙 | 王蒙:是又怎麽樣 | “掄圓了”寫的風險 |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文化阻隔(1) |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文化阻隔(2) |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文化阻隔(3) |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文化阻隔(4) |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文化阻隔(5) |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文化阻隔(6) | 韓石山酷評劉心武 | 劉心武的心態(1) | 劉心武的心態(2) | 韓石山酷評餘秋雨 | 餘秋雨散文的缺憾 | 餘光中是桿秤嗎 | 為餘秋雨說句公道話 | 韓石山酷評餘傑、摩羅、孔慶東 | 倒着走的“魯迅”們(1) | 倒着走的“魯迅”們(2) | 韓石山酷評錢鍾書 | 錢鍾書的“淫喻”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