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评论 》 梨園往事 》
第53節:張伯駒與餘叔岩(1)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張伯駒與餘叔岩
近代著名收藏傢、詩詞傢、戲劇傢和書畫傢張伯駒先生在一九八二年逝世時,其表弟李剋非寫了一首博得衆口稱贊的輓聯,聯雲憶當年福全樓館,粉墨登場演臥竜,步叔岩餘韻,堪稱千古絶唱;看近歲叢碧山房,群賢同觀平復貼,附士衡驥尾,無愧萬世留墨香。
張伯駒一生有兩件最得意事,一是京劇從師餘叔岩,一是得晉陸機《平復貼》收藏。上聯即概括前者,後聯即概括後者。
餘叔岩出生於梨園世傢,其祖父餘三勝,工老生;其父餘紫雲,工旦角,為清末"同光名伶十三絶"之一。餘叔岩自幼受家庭熏陶,七歲便開始登臺,以童伶獲"小小餘三勝"之譽。時"同光十三絶"之一的名伶大王譚鑫培正紅,藝名"小叫天",有"滿城爭說叫天兒"之贊語,另有"無腔不宗譚"之說,故餘决心學譚。但譚嚮不收弟子,所以無緣拜師,便衹好每有譚戲必看,偷記工尺、腔詞及做派等,並嚮譚之打鼓佬、檢場、配角、院子、竜套等請益。為表示矢志嚮譚學習,將書齋更名"範秀軒",因譚號"英秀",取其以英秀為師表耳。
餘叔岩聰明勤奮,悟性又好,尤譚鑫培之雲遮月嗓,學之極像,故愈唱愈紅。後傳至譚鑫培耳,聽後果覺不錯,便將餘叫至傢中,稱贊道:"你學我算學到傢了,明兒我捧捧你,陪你唱一出《失空斬》,你來諸葛亮,我來王平。"不久果然與餘叔岩合唱了一出《失空斬》,這也算譚金培對餘叔岩最大的恩賜了。
張伯駒結識餘叔岩是袁世凱子袁寒雲的引薦。原來張傢與袁傢籍貫皆河南項城,係表親關係。張之父張振芳乃袁寒雲之五舅,張稱袁為表兄。張振芳是前清進士出身,光緒年間曾作長蘆????運史,卸任後創辦????業銀行。時張伯駒任????業銀行董事兼總稽核,平素雅好餘戲入迷,結識餘後,經常請餘到自己的"叢碧山房"做客,餘因在????業銀行存款,也經常請張到"範秀軒"說戲,二人頻繁往還,除京戲外,在文物、書畫、金石、收藏等方面亦多共同愛好,因此促膝傾心,關係非同一般。
餘叔岩本亦不收徒,後偶收亦寥寥,僅楊寶忠、孟小鼕、李少春等數人。且教戲極保守,就連卓有成效之女名伶孟小鼕,據說也僅給她說了"三出半",即《捉放曹》、《失空斬》、《搜孤救孤》和《紅鬃烈馬》一折,但對張伯駒卻是青睞有加。
張正式從餘學戲時已三十一歲,每日晚飯後去其傢。叔岩飯後吸煙過癮,賓客滿座,子時之後始說戲,常■夜三時歸傢,如是者十年光景。張伯駒曾自豪地說:"叔岩戲文武昆亂,傳予者獨多!"不為妄言。曾有詩記此:"歸來已是曉鐘鼓,似負香衾事早朝。文武昆亂皆不擋,未傳猶有太平橋。"據張伯駒在《氍毹紀夢詩》中記述,餘叔岩先後授張戲有:《奇冤報》、《戰樊城》。《長亭》、《定軍山》、《陽平關》、《托兆碰碑》、《空城計》、《群英會》、《戰宛城》、《黃金臺》、《武傢坡》、《汾河灣》、《二進宮》、《洪羊洞》、《賣馬當鐧》、《斷臂說書》、《捉放宿店》、《戰太平》、《鳳鳴關》、《天水關》、《南陽關》、《禦碑亭》、《桑園寄子》、《遊竜戲鳳》、《審頭刺湯》、《審潘洪》、《朱痕記》、《魚腸劍》、《法場換子》、《上天台》、《天雷報》、《連營寨》、《珠簾寨》、《摘纓會》、《盜宗捲》、《伐東吳》、《四郎探母》、《青石山》、《失印救火》、《打漁殺傢》、《打棍出箱》,另有《■蠟廟》之褚彪,《回荊州》之魯肅,《失街亭》之王平,《別母亂箭》、彈詞等,此中其他未排身段及零段之唱尚未計。為什麽"未傳猶有太平橋"呢?叔岩曾對伯駒說過:"過橋一場,一足登椅,一足登桌,敵將一槍刺前胸,須兩手持槍硬僵屍摔下。飾敵將者、檢場者皆須在行,否則易出危險。"是以未傳,可見餘對張傾盡心力,備極愛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程長庚"大老闆" | 第2節:"單刀叫天"譚鑫培 | 第3節:"老鄉親"孫菊仙 | 第4節:知縣名伶汪笑儂 | 第5節:"關戲泰鬥"李洪春 | 第6節:"德藝衹馨"蓋叫天 | 第7節:名醜簫長華的念白 | 第8節:"戲簍子"趙鬆樵 | 第9節:"猴王"李萬春 | 第10節:女伶劉喜奎不畏權貴 | 第11節:程硯秋三請俞振飛 | 第12節:花臉宗師郝壽臣 | 第13節:當代名醜馬富祿 | 第14節:"四大須生"之一奚嘯伯 | 第15節:一代名旦荀慧生 | 第16節:四大名旦中的尚小雲 | 第17節:須生泰鬥馬連良 | 第18節:著名武旦宋德珠 | 第19節:"金霸王"的癖好 | 第20節:"鐵嗓青衣"王玉蓉 | 第21節:吳素秋早年二三事 | 第22節:童芷苓和她的弟弟妹妹 | 第23節:"舞臺飛人"張德俊 | 第24節:李世芳青島罹難前後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