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这是一篇伤情怀旧之作。
容若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心欲碎,那声音仿佛打在心头的锤子,一下下,敲打着心口处最软弱的那块地方--那是过去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因为过于幸福,所以不堪回想。
芭蕉,在文学作品中历来都有两个牢固的意象:一是"雨打芭蕉",也许是因为芭蕉宽大的叶子最容易凸显出雨水的声音吧,如果是骤雨,那声音便急促而难捱,如果是疏雨,那声音便淅沥而忧伤,所以有"疏雨听芭蕉,梦魂遥",有"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有"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另一个是卷心芭蕉,芭蕉的叶子是聚拢在一起的,随着渐渐成熟而渐渐舒展开来,正像愁人心绪的舒与卷,所以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所以,当诗词作品里芭蕉和雨这两个意象共同出现,那往往就是主人公发愁的时候到了。芭蕉和雨长久以来都组成了一个固定的意象符号,所传达的信息主要有两个:一是愁绪,二是孤独。于是,当容若吐出"点滴芭蕉"这四个字的时候,不用再说别的,我们便已经能够体会到他下面要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情感了。
"点滴芭蕉心欲碎",这一句从字面理解,"心"首先是芭蕉的心--芭蕉在雨丝无休无止的敲击中,"心"已经快被打得碎了;而后,"心"才双关为容若的心--雨水打坏的是芭蕉的心,也是我自己的心。
芭蕉的心,这就关联到芭蕉那个"束"与"展"的意象。要知道,芭蕉本是没有心的。--当初,禅宗的五祖准备交授衣钵,神秀和慧能分别作过两个著名的偈子,一个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一个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陈寅恪质疑说:这两人全都搞错了,不能拿菩提树来打比方的,该用芭蕉。
菩提树高大坚固,常青不凋,根本无法形成"空"的意象,而细考当初中、印两地的佛学比喻,普遍所用的都是芭蕉一类的植物。
印度佛学里有不少内容都是讲述观身之法的。什么叫观身之法?大体来说,就是你用什么方法来看待你的肉身。印度人通常怎么看呢,他们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人的身体如同芭蕉。
为什么比作芭蕉呢?因为芭蕉有个特点,叶子是一层一层的,剥完一层还有一层,剥完一层又还有一层。如果有人没见过芭蕉,那就不妨想想洋葱,还有卷心菜,反正就是这种剥完一层又有一层的东西。
芭蕉,或者洋葱,或者卷心菜,剥呀剥,一层又一层,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呢?剥到最后,咦,原来什么也没有呀?!佛家有所谓"白骨观",大约就是这种观身的方法,最后要认识到肉身不过是一堆零件的组合,剥来剥去空无一物。
剥尽层层,中心空空,这便是芭蕉在佛学当中的特定意象,以比喻肉身之空幻不实。所以,"身是菩提树"也好,"菩提本非树"也罢,本该是"身是芭蕉"的。
那么,"点滴芭蕉心欲碎",容若到底用的是哪个意象呢?或者两层意象交相并用?--换作别人,这般解读也许要算过度阐释了,但在容若身上却也未必。容若的空幻不实之感是由来已久的:发妻之死、天性与环境之错位、乃至天生的体弱多病,这都使忧郁越积越多,使他过早地倒向了佛学。很年轻时,容若第一次为自己设计书房,题名为"花间草堂",兼取《花间集》和《草堂诗余》的字眼,何等的明丽爽朗;为自己的第一部词集题名"侧帽",又是何等的风流自赏;但他迅速地衰老了,迅速地在华贵的生活里消沉不起,开始自号为"楞伽山人",恍恍忽忽地在今生的郁结里证悟来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