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智空和尚講禪   》 第52節:智者      釋智空 Shi Zhikong

  智者
  有一位16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他說: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願望,已經是很難得了。很多比你年長很多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衹好讓他們那樣好了。少年滿懷虔誠地聽着,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智者接着說:我送給你四句話。
  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點頭,接着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少年沉思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智者兩眼發光,繼續說道: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着你以後慢慢品味吧。少年悅: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麽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後叩首告別。
  後來少年變成了壯年人,又變成了老人。再後來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後,人們都還時時提到他的名字。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因為他是一個愉快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到過他的人帶來了愉快。
  許多人都察覺到人類稍縱即逝的生命與宇宙的永恆相比實在微不足道。假如人們所能掌握的衹有數十年光陰,唯有當下行樂享受生命。試問你的每一分、每一秒是否都來自上蒼的恩典,而快樂地活着正是回饋上天的最好禮物。夢
  新年的夜晚,當別人都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中,有一位老人卻獨自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舉目遙望蒼天,繁星宛若五色的百合漂浮在澄清的湖面上。老人又低頭看看地面,幾個比他自己更加無望的生命正走嚮它們的歸宿———墳墓。老人在通往那塊地方的路上,也已經消磨掉60個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過失望和懊悔之外,再也沒有得到任何別的東西。他老態竜鐘,頭腦空虛,心緒憂鬱,一把年紀。
  年輕時代的情景浮現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莊嚴的時刻,父親將他置於兩條道路的入口———一條路通往陽光燦爛的升平世界,田野裏豐收在望,柔和悅耳的歌聲四方回蕩;另一條路卻將行人引入漆黑的無底深淵,從那裏涌流出來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滿處蠕動,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夜空,苦惱地失聲喊道:“青春啊,回來!父親喲,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會選擇一條正路的!”可是,父親以及他自己的黃金時代都一去不復返了。
  他看見陰暗的沼澤地上空閃爍着星光,那光亮遊移明滅,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輕拋浪擲的年華;他看見天空中一顆流星隕落下來,消失在黑暗之中,那是他自身的象徵。徒然的懊喪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髒。他記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夥伴們,他們走的是高尚、勤奮的道路,在這新年的夜晚,載譽而歸,無比快樂。
  高聳的教堂鐘樓鳴響了,鐘聲使他回憶起兒時雙親對他這浪子的疼愛。他想起了睏惑時父母的教誨,想起了父母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禱。強烈的羞愧和悲傷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親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淚珠兒突然墜下,他絶望地大聲呼喚:“回來,我的青春!回來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來了。原來,剛纔那些衹不過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兒時做的一個夢。儘管他確實犯過一些錯誤,眼下卻還年輕。
  他真誠地感謝上天,時光仍然是屬於他自己的,他還沒有墮入漆黑的深淵,盡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條正路,進入福地洞天,豐碩的莊稼在那裏的陽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門口徘徊、躊躇着不知該走哪條路的人們,記住吧,等到歲月流逝,你們在黝黑的山路上步伐踉蹌時,再去後悔,感慨“青春,回來吧”,那衹能是徒勞了。
  讓蒼蠅吸血的狐狸
  有一隻長住林中的狐狸,它狡猾、機警而又詭詐。但有一天它不幸被獵人打傷了,它一路跑一路滴着血,最後倒在了泥濘的小徑上,招來許多蒼蠅的叮咬。
  狐狸抱怨天神,抱怨自己的命運為什麽這麽凄慘,連蒼蠅也不放過自己。躺在地上的它恨恨地嚮蒼蠅嚷道:“怎麽了,嚮我撲來,你們嚮我這個林中最機靈的動物撲來,什麽時候狐狸成了你們的一盤好菜?我的尾巴又能派什麽用場?衹不過是沒用的負擔。滾吧!老天爺會讓你們遭殃的,可惡的東西!你們幹嗎不去叮別人?”
  附近有一隻刺蝟,它願意幫助狐狸擺脫這群蒼蠅。它說:“狐狸,你是我的好鄰居,讓我幫助你來結束這種痛苦的局面吧,我用自己的刺把它們一串串的串起來。”
  而狐狸則勸阻說:“不了朋友,謝謝你。你別管這事,就讓蒼蠅在我身上吃完這頓飯。要不然這一群吃飽離開後,新的一群又會蜂擁而來,它們將比這一群更加殘酷,更加貪得無厭的。”
  狐狸的做法看起來似乎有姑息養姦的味道,但是這種做法可免去另一場災難,這是一種智慧的選擇,這是一種不按照常理進行的一種選擇。同樣,一個人遇到了難題,不改變自己的思維,打破常規的做法,就不會取得非同一般的功效。也就是說,換一種思維方式,就能夠化解眼前的問題。有些人已經熟悉了逆嚮思維這種方式,但是到了實際情況時,人們還是習慣於常規思維,因此,許多實際可以解决的問題,也就被人們看成無法解决的問題。
  衹要換一種思維方式,把問題倒過來看,不但能使你在做事情時找到峰回路轉的契機,也能使你找到生活中的快樂。衹要換一種思維方式就會從另外一個方面重新判斷問題,從而把不利轉變為有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禪,妙不可言(1)第2節:序:禪,妙不可言(2)第3節:序:禪,妙不可言(3)第4節:序:禪,妙不可言(4)
第5節:盲人點燈第6節:不幸的騾子第7節:不願說話的長頸鹿第8節:聰明的狐狸
第9節:得勝的鬥雞第10節:火焰和木柴第11節:好為人師的老山羊第12節:葡萄樹和老樹
第13節:鵜鶘第14節:自私的驢第15節:楊樹第16節:言行不一的樵夫
第17節:相遇第18節:小孩買油第19節:痛苦和安逸的蚌第20節:屎殼郎的報復
第21節:桃樹第22節:石頭和道路第23節:獅子的反思第24節:跳蚤和綿羊皮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