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常看到报上公布的一组组数字,我们的产值增速多少,人均收入又提高多少,中国如何已进入大国行列,国人应当怎样转变观念以具备与大国相匹配的心态云云。
但我常有另外一想。为了那些高楼大厦,为了当下某种数字的增长,中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仅从道德层面上说,许多人不再相信求助的眼泪,面对乞讨者伸出的求助之手,选择默默走开。
这或许并不能责怪人们缺少善心。
当报上披露一些恶人强制孤残儿童上街乞讨行骗时;当那些屡见报端的救助款被挪用,救济物资被贪污时;这些现象对善心的打击难以估量。
善意与爱心常常很强大,可以创造许多奇迹。
但善意与爱心又很脆弱,经不得欺骗和打击。
扶助弱者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所以有面对求助的冷漠,其原因之一,恐怕是对善意爱心的制度性保护的某种缺失。
当一个人献出爱心时,知道自己的爱心未被亵渎,这是最基本的权利与要求。
前不久东北发生的一件事情使不少人感动。一个患有严重脑疾并因此失明的儿童心存一个美丽的梦想,希望能到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但孩子的病情已经不起远途跋涉,于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两千多人自发地组织起来,以一个“善意的谎言”在距其不远的城市模拟了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满足了这个病患幼儿的最大心愿。
也有人不屑,觉得“小题大做”,是一种“资源浪费”。
但我以为,当两千多中国人用真诚的祝愿为病弱的孩子编织梦想时,他们自身已得到了最大的回报,那就是在这个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好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