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 》 老俗事 》
第52節:'小年'祭竈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小年'祭竈
依照中國的傳統風俗,農歷臘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稱呼,恐怕是因為再過幾天,作為"大年"的春節就要來臨了。因此,也可以說"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麯罷!
小年祭竈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竈屋(廚房)的鍋臺附近墻壁上供奉竈王爺、竈王奶奶。佛龕神像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言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傢之主"。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把竈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傢之主,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昔日北京,每逢到農歷臘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油????店、雜貨鋪、南紙店、百貨攤都代實"竈王爺"。這種木版水印的神像,大多來自華北的"版面之鄉"天津楊柳青。那和藹、肅穆、善靜的竈王爺、竈王奶奶盛裝端坐,給人們以莊重的感覺。
每年一度,人們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竈王像(不能說"買")來代管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煙熏火燎的陳舊不堪的舊竈王像。這似乎是在嚮人們預告,除夕馬上就要到來了。
給竈王爺、竈王奶奶奉上的供品,不需用雞鴨魚肉、幹鮮果品之類,更不需用牛羊三牲,好像竈王爺是"兩袖清風",不需什麽珍貴的供品,衹須一些"糖瓜"(用麥芽糖製作的像雞蛋大小的瓜狀糖塊)就可以了。稍考究一點的人傢,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蓮子八寶飯,他老人傢就會更心滿意足。竈王爺騎的神馬,還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俗雲"臘月二十三,竈王書上天",這天人們稱它為"祭竈日"。在北京,這一天晚餐之前,每傢傢長都要先用糖瓜在竈門前烤化,然後抹在竈王爺、竈王奶奶的嘴唇上。即使竈王爺不饞,人們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飴放在他老人傢的嘴邊,看來竈王爺賢伉儷都是喜歡吃甜食的。至更盡時分,傢傢院內立桿,懸挂天燈,燃放鞭炮,舉傢男子羅拜,祝以抑惡揚善之詞,送竈王爺上天,去嚮玉帝啓奏人間一年之善惡。而婦女不能參拜,衹於內室掃除爐竈,燃燈默拜。
其實,祭竈的風俗由來已久。《禮記·月令》鄭玄註云:"祀竈之禮,設主於竈陘。"竈陘即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者。那時祀竈被列為五祀之一。《戰國策·趙策》雲:"復塗湞謂衛君曰:臣嘗夢見竈君。"唐羅隱送竈詩亦有"一盞清茶一縷煙,竈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可見兩千多年前已有祭竈之禮,且歷代相沿成習。
糖瓜祭竈,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奶奶要新鞋,爺爺要氈帽祭竈過後,新年就臨近,傢傢男女去幼迎年的歡樂和心情,各自不同的對新春佳節的美好嚮往,都從這童謠裏反映出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1) | 第2節:序(2) | 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 第4節:新春話年畫 | 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 | 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 | 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 | 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 | 第11節:迎春福、祿、壽(1) | 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 | 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 | 第15節:北京"雜拌兒" |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 | 第17節:新春逛廠甸(2) | 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 | 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 | 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 | 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 | 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