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皇傢醫事 》
宣統常食用山楂
屈維英 Qu Weiying
在現存的清宮醫案中,衹坐了三年皇帝的愛新覺羅·溥儀,其脈案檔案達十餘册之多。其中,服用大山楂丸及焦三仙(炒焦的山楂、神麯、麥芽曰焦三仙,主治消化不良癥)者甚多。
記得1986年春天,我曾在北京團结湖畔的一傢民宅訪問了溥儀的遺孀李淑賢女士。在談到溥儀生前的身體狀況時,李女士說溥儀不但消化不好,經常鬧肚子,還患有陽痿癥。她回憶說:“我與他共同生活的歲月裏,幾乎隔不了幾天,他就感冒傷食一次。溥儀本人由於常年有病,平日頗留心醫學知識,每日三餐後都要吃幾個大山楂丸,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山楂是一種很好的消導藥——能消化飲食,導行積滯。山楂也叫山查,為薔薇科落葉灌木山楂的成熟果實,盛産於我國河南、河北、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福建、貴州、廣東等剩日本亦有栽培。10月采摘成熟果實,曬幹備用。壓扁後再曬幹,名為生山楂;用火炒焦者,稱焦山楂;若炒炭存性用者,名山楂炭。
其實,北京人一直就有吃大山楂丸的傳統。大山楂丸由山楂、六神麯(炒)、麥芽(炒)組成,已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一種卓有療效的消食導滯健胃藥品,常用於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山楂在社會上婦孺皆知,如北京素有所謂“三尺動搖風欲折,葫蘆一半蘸冰糖”的美談,稱贊的即是用山楂果製成的冰糖葫蘆。此物歷史悠久,宋代的“蜜彈兒”和明代的“糖堆兒”,即山楂丸之類。清《帝京歲時紀勝》一書,載述金糕或山楂糕等山楂製品,馳名海內外。嘉慶年間,曾有順口溜贊曰:“南楂不與北楂同,炒製金糕數匯豐(有名的老鋪子),色如胭脂甘如蜜,解醒消食有兼功”,可見其深入人心。現今,北京的山楂製品有醬、罐頭、軟糖、酒及香糖等品種。
關於山楂的具體功能,中醫認為,山楂的功能有兩條:一條是消食積,為消化肉食積滯之要藥;一條是散瘀滯,活血化瘀。現代西醫研究證明,山楂果及山楂葉均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如山楂酸及槲皮素等,適宜缺血性心髒病患者服用。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曾研製山楂葉製劑,用於改善心肌缺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擴大了山楂資源的應用。
小貼士
山楂衹消不補,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健康的人食用山楂也應有所節制,尤其是兒童,正處於牙齒更替時期,長時間貪食山楂或山楂片、山楂糕等,對牙齒生長不利。另外,山楂片、果丹皮含有大量糖分、兒童進食過多會使血糖保持在較高水平,沒有饑餓感,影響進食,長期大量食用會導致營養不良、貧血等。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可適當食用山楂鮮果。食用後要註意及時漱口刷牙,以防傷害牙齒。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皇傢醫事》目錄 | 作者自序(1) | 作者自序(2) | 作者自序(3) | 清代對太醫院的完善 | 種痘戰勝天花惡魔(1) | 種痘戰勝天花惡魔(2) |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1) |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2) | 活血化瘀廣泛運用(1) | 活血化瘀廣泛運用(2) | 帝王也需用猛藥(1) | 帝王也需用猛藥(2) | 醫療護理方法多(1) | 醫療護理方法多(2) |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1) |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2) | 藥材地道要講究 | 地道藥材為什麽療效好 | 重視未病控病情(1) | 重視未病控病情(2) | 中醫治西人 | 中西醫藥的主要差別 | 臨終救命生脈散(1)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