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各自的朝聖路   》 第52節:給成人讀的童話2      周國平 Zhou Guoping

  聖埃剋絮佩裏告訴孩子們:"大人就是這樣的,不能強求他們是別種樣子。孩子們應當對大人非常寬容大度。"他自己也這樣對待大人。遇到缺乏想像力的大人,"我對他既不談蟒蛇,也不談原始森林,更不談星星了。我就使自己回到他的水平上來。我與他談橋牌、高爾夫球、政治和領帶什麽的。那個大人便很高興他結識了這樣正經的一個人。"
  在這巧妙的諷刺中浸透着怎樣的辛酸啊。我敢斷定,正是為了擺脫在成人中感到的異乎尋常的孤獨,聖埃剋絮佩裏纔孕育出小王子這個形象的。他通過小王子的眼睛來看成人世界,發現大人們全在無事空忙,為占有、權力、虛榮、學問之類莫名其妙的東西活着。他得出結論:大人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麽。相反,孩子們是知道的,就像小王子所說的:"衹有孩子們知道他們在尋找些什麽,他們會為了一個破布娃娃而不惜讓時光流逝,於是那布娃娃就變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們拿走,他們就哭了。"孩子並不問破布娃娃值多少錢,它當然不值錢啦,可是,他們天天抱着它,和它說話,便對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錢的東西更有價值了。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許多成人之可悲,就在於失去了孩子時期曾經擁有的這樣的真性情。
  在安徒生的童話中,我們也常可發現看似不經意的對成人世界的諷刺。有一篇童話講一雙幸運套鞋的故事,它是這樣開頭的:在一幢房子裏正在舉行一個盛大晚會,客人們就某個無聊話題發生了爭論。安徒生接着寫道:"談話既然走嚮兩個極端,除了有人送來一份內容不值一讀的報紙外,沒有什麽能打斷它--我們暫且到放外套、手杖、雨傘和套鞋的前廳去看一下吧。"筆鋒由此轉到那雙套鞋上。當然,在安徒生看來,這雙不起眼的套鞋遠比客廳裏那貌似有學問的談話有趣得多。在另一篇童話中,安徒生讓一些成人依次經過一條橫在大海和樹林之間的公路。對於這片美麗的景緻,一個地主談論着把那些樹砍了可以賣多少錢,一個小夥子盤算着怎樣把磨坊主的女兒約來幽會,一輛公共馬車上的乘客全都睡着了,一個畫傢自鳴得意地畫了一幅刻板的風景畫。最後來了一個窮苦的女孩子,她什麽也沒有說,什麽也沒有做。"她慘白的美麗面孔對着樹林傾聽。當她望見大海上的天空時,她的眼珠忽然發亮,她的雙手合在一起。"雖然她自己並不懂得這時滲透了她全身的感覺,但是,惟有她讀懂了眼前的這片風景。
  無須再引證著名的《皇帝的新裝》,在那裏面,也是一個孩子說出了所有大人都視而不見的真相,這當然不是偶然的。也許每一個優秀的童話作傢對於成人的看法都相當悲觀。不過,安徒生並未喪失信心,他曾說,他寫童話時順便也給大人寫點東西,"讓他們想想"。我相信,凡童話佳作都是值得成人想想的,它們如同鏡子一樣照出了我們身上業已習以為常的庸俗,但願我們能夠因此回想起湮沒已久的童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第2節:苦難的精神價值第3節:與世界建立精神關係
第4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1第5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2第6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3
第7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4第8節:孤獨的價值1第9節:孤獨的價值2
第10節:孤獨的價值3第11節:勇氣證明信仰1第12節:勇氣證明信仰2
第13節:守望的角度第14節:被廢黜的國王第15節:在沉默中面對
第16節:哲學與孩子與通俗化第17節:名人和明星第18節:讀書的癖好1
第19節:讀書的癖好2第20節:讀書的癖好3第21節:讀書的癖好4
第22節:讀書的癖好5第23節:都市裏的外鄉人第24節:記住回傢的路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