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春秋列國志傳   》 第五十二回 孟明焚舟誓伐晉 秦穆公大霸西方      餘邵魚 Yu Shaoyu

  時當三更,處甫孤燈讀書,鞫居佯作其僕立於坐側,處甫讀書疲倦,被鞫居斬於坐下,傢人覺之,囚鞫居以見襄公。襄公大怒,斬卻鞫居,發鐵甲兵圍住狐氏之宅。狐射姑聞鞫居事變,遂逾垣墻,走投白狄國,其傢屬盡掠入朝,襄公令滅其族。
  趙盾忙諫曰:“狐氏乃國傢親臣,況其父子有大功於朝,鞠居雖然擅殺大夫,今亦被斬,射姑出逃,足徵其罪,焉可便滅其族?”襄公默然,喝退狐氏老幼,但罷其傢爵祿。群臣退朝,趙盾急令本府士卒,護送狐射姑之妻孥,往狄城還之。或問趙盾曰:“陽處甫為汝而死,射姑正汝仇人,汝何為又送還其妻子耶?”盾曰:“吾與射姑有同僚之義,況我先父與狐偃皆同心以佐晉室之臣,豈可因私忿而忘大義耶!”其人大為悅服。
  史官有詩曰:重義忘仇大丈夫,分明趙孟豈含糊,送還狐射妻兒事,閱遍春秋一個無。
  狐射姑徑投狄國,來見黑天大王,大王詢其因由,欲代其興兵伐晉。射姑曰:“晉乃舊主之國,吾得罪之徒,豈敢以臣犯君乎?”狄之大夫,姓鄧名舒者問射姑曰:“晉有趙盾者乃趙衰之子也,吾聞其賢能,然與趙衰則誰優誰劣?”射姑對曰:“趙衰鼕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舒曰:“鼕日可愛,夏日可畏!然則盾之威能過於其父乎?”姑曰:“然!”言罷,盾之傢人送其妻子至,姑感其德,厚謝其僕。鄧舒嘆曰:“然則夏日之中,亦有鼕日存焉耳!”於是,狄人常欲具兵代晉,以報其仇,衹憚趙盾威勢,連年不敢動兵。
  卻說秦穆公重用孟明,增修國政,聞知晉國連喪老臣,國中大亂,乃問孟明曰:“晉可伐乎?”孟明曰:“天禍晉國,使其巨死主幼,今若不伐,更待何時?”穆公遂拜孟明為徵西大元帥,以白乙丙為先鋒,大發精兵二十萬伐晉。子桑出班曰:“臣雖年老,尚能效力,主公何棄臣以乙丙為先鋒哉?”公曰:“將軍年過七十,豈能更立大功!”子桑聞言不忿,乃曰:“主公嫌臣老,不能立功,臣平生用的雙支畫戟,重有八百餘斤,乙丙若能持此前演上一回,臣即屈服;如其不能,先鋒還讓於臣!”公許之。白乙丙卸去朝衣,兩手拿過鐵朝,顔色改變,不能盤舞,遂擲於地。群臣皆曰:“先鋒還是子桑可為!”公遂令自乙丙解印與子桑,改乙丙為保駕。
  次日,孟明升帳,令先鋒造舟五百艘,兵從黃河而渡。子桑連夜造舟,請大兵濟河,大軍已濟登岸,孟明示衆曰:“此回吾不勝晉淵誓不回軍!”令後隊盡焚河上之舟,以示不剋不還之意。潛讀史詩云:兵渡黃河古岸時,孟明焚舟嚮江湄,竜蛇逼人翻鱗甲,波浪吞煙滾碎霓,萬道金光浮閃電,連江緑水化琉璃,嬴邦自此將成霸,誓伐晉邦再伐西。
  三軍得令,踴躍嚮前,遂出大慶關,屯於關下。打戰書入王宮,王宮守臣祁瞞領本城兵出戰,被公孫支斬之。三軍望郊而進,郊之守臣茅希古堅閉不出。秦兵日夜在外挑戰,孟明正在議事,忽然一陣怪風入於中軍,孟明占課吉兇,便知晉兵今夜來劫大寨。遂令諸將埋伏於寨外,四面虛張火炬,詐鳴金鼓,以伺拿捉晉兵。時至三更前後,茅希古果引本部兵銜枚驟至秦寨,見中軍燈火熒煌,疑孟明未寢,殺入中軍,衹見四下虛空,遂抽轉馬頭,秦兵四面殺進,希古正欲從寨後殺出,被子桑一戟刺於馬下,盡收降卒,大軍遂往絳州。晉襄公聞變大驚,問於群臣,群臣皆曰:“我國初喪元老,群臣爭長不睦,不可與之爭鋒,衹宜深溝高壘,堅守城池,秦兵遠出,糧米不繼,不日必然退兵。”公然其言,令諸將分守四門,不許亂戰。
  且說魏犨,時已年老,養病於傢,聞秦兵圍城,朝廷不敢交戰,乃長嘆數聲,曰:“國傢豈無一丈夫哉?何乃以千乘之國,閉城以受秦人之辱?”令子孫取出盔甲披挂,欲去退秦兵。
  行至西門,撲倒於地,長嘆數聲。將死,其子魏顆,忙扶歸寢室,謂其子曰:“吾有愛妾,年少無子,吾嘗吩咐,吾死之後,必嫁是妾。吾今想起,吾死汝即當殺此妾,殉吾之葬,以衛吾靈。”言罷遂長嘆數聲而死。魏顆即嫁其妾,妾曰:“汝父在日,曾令殺妾以殉葬,公子何嫁妾耶?”魏顆曰:“吾父未病之時,曾令嫁汝,及病亂又囑殉葬,吾從其治命也!”其妾感恩而去。史臣贊魏顆曰:
  雄哉魏武子,義勇冠英豪,勇奪三軍帥,義誇五嶽高。
  從亡惟挺斧,佐霸獨橫刀,怒毀負羈宅,威民子玉袍。
  聞秦圍晉急,忿死等鴻毛。
  襄公聞之,甚加優憫。晉襄公正與群臣商議出戰,卻說西羌戎主金刀大王,文有由餘,武有顔季律,戎兵二十餘萬,威振西方。至是,會白狄、羌、戎三國之兵,一同殺奔潼關,要攻鹹陽。穆公遣使連夜追回孟明,孟明得書,遂拔寨班師,晉兵亦不追趕。秦從茅津濟河歸至崤山,前有塵頭蔽日,金鼓震天,哨馬報孟明曰:“秦伯親出迎元帥鑾駕,今至崤山。”孟明即來見駕,君臣相會未畢,忽然天昏日暗,鬼哭神嚎,穆公驚懼,不知其故。孟明忙奏曰:“臣罪該萬死,乞容分訴,昔者臣領大兵十二萬伐鄭,遂出崤山攻晉,不料晉兵埋伏於此,十二萬兵之命皆喪於此,怨氣所積,以致天日昏暗。”公嘆曰:“諸將皆為吾國,以致十二萬之命盡喪於此,吾豈忍之。”
  遂令將士收埋人屍,屠豬宰牛以祭之。頃刻,風清日朗,山水秀麗如故。東屏先生《詠史詩》雲:
  十萬秦兵戰敗時,峭山高積肉山屍,幽魂遠滯他鄉鬼,精魄難回見子妻。
  怨氣衝天星鬥暗,悲聲徹野太陽迷,穆公一下收埋詔,惻隱巍巍邁等夷。
  穆公既葬崤山之屍,三軍無不感激,皆願爭先,大兵望潼關而進。
  秦兵屯於潼關下,打戰書入戎寨。西戎主金刀大王便欲出戰,軍師由余曰:“不可!秦方伐晉,其兵甚銳,姑容設計破之!”戎主不聽,遂披挂殺出。秦將白乙雨出馬迎敵,戰上十合,由餘在關上指揮諸將,番王正欲來攻,乙丙、孟明看見,忙鳴金收軍,堅守不出。穆公問孟明曰:“大兵相持,為何數日不决勝負?”孟明曰:“臣觀由餘在戎,一時不能破敵,當以計取由餘,然後方可破戎。”穆公問其計何如?孟明曰:“戎人好色,當用美人局,其計方成。”穆公下詔,選民間極妙美人十個,與孟明行移。孟明修書一封,差使者送此十個美人與戎主,金刀大王拆而讀曰:大秦西徵元帥百裏視頓首書上西羌大王殿下,夫秦與羌相為表裏,茲乃唇齒之邦,但大王興兵犯界,自相吞噬,故我主命視督將出敵,兩兵相持,雌雄未决。吾思戎兵驍勇,秦將英雄,縱使交鋒,亦無勝負,徒費農桑,枉陷百姓,不如講和求好,二國相通。敬奉至舞女十個,黃金百斤,伏乞退師講和,使二國魚水相依,大振西土,合謀徵伐中原,不勝感幸。
  金刀大王得書大喜,遂收美人,遣使回報。由餘忙諫曰:“秦人連睏數陣,不敢出敵,故進美人以迷大王,大王不可妄受,以中其計。”金刀大王不聽,遂令太子花智往秦講和。
  孟明聞花智至,撫掌大笑曰:“中吾計也!”遂密告自乙丙以計,乙丙出。花智來見孟明,延入中軍,各敘禮畢,花智起曰:“父王承元帥佳貺,故令我來致谢,且聽命講和。”孟明曰:“吾秦與大王相倚,不忍自相攻擊,故請命講和,煩太子拜上大王,退兵通好,成其美事。”花智唯唯受命。忽有小卒突入帳下,報:“戎軍師由餘至!”孟明忙喝止其言,令自乙丙延入西寨耳曰:“吾有佳客至此,令且免入中軍。”花智問曰:“由餘何以至此?”孟明曰:“非也!是吾故人西涼由渠也!小軍錯報耳!”遂設大宴,以待花智,二人盡歡而飲。
  飲罷,花智辭歸,至關下遇三五個秦卒引一騎空馬而至,見花智便匿林中,以避花智,令從者拿出,問其何來?小卒詐作驚懼之色,曰:“吾乃遊騎打探軍情者。”花智曰:“非也!焉有遊騎五卒共一匹馬者?此必有詐焉。”再三詰之,小卒不言。花智拔劍嚇之曰:“汝不實言,必斬汝等!”小卒曰:“不敢隱瞞,今早汝西戎軍師由餘,來見吾之元帥,元帥恐太子知之,故令我等護送而還。”花智驚曰:“由餘至汝寨有何幹?”小卒曰:“我等不知其故。”花智欲斬此五卒,五卒告曰:“由餘與我元帥往來已數日矣!但我等不知其所謀何事?
  今由餘有回元帥之書一封,呈與太子,乞赦我等之命。”花智叱退小卒,拆其書視之,乃由餘密約秦兵來劫大寨,與之裏應外合之事。又曰:“吾軍獨花智驍勇,今日宜盡歡,勸飲若醉,即當殺之,則大事成矣!”花智讀罷,大駡:“匹夫敢害吾父子!”拍馬歸報其父。
  時,金刀大王自得秦之美人,朝夕耽迷酒色,不議攻戰之事。由餘纍諫不從,餘乃揚聲出中軍曰:“今日不納吾言,旦夕禍至,勿謂我不諫也!”言罷,遂歸本寨。花智告其父曰:“吾父子險被姦臣所誤。”以書與父看,其父看罷大怒曰:“由餘老賊,適在此間,道吾有旦夕之禍,正是此事。”遂令花智來斬由餘,由餘聞知長嘆曰:“吾君臣中秦人之計矣!”欲入訴明,其從者曰:“花智父子,不仁不義,天使絶其宗祀,先生乃高明之士,何不棄暗投明,安可束手受戮?”由餘然之,遂單騎從僻外走下關來,孟明知由餘必至,先遣子桑,引兵出迎。
  由餘不敢輕進,孟明親接由餘來見穆公。穆公降階而迎,余曰:“臣乃亡國之徒,何勞明公厚禮?”穆公問曰:“戎主不能尊賢,故棄先生,先生指示寡人,滅此鬍虜,决不敢忘。”
  余曰:“西方共有一十二國,獨戎主金刀大王最盛,然金刀又倚其子花智之勇,明公能擒此人,則十二國悉來歸矣!”公曰:“煩先生用一計,以收鬍虜。”由余曰:“花智專好遊獵,臣觀潼關之南,有山曰太華山,周圍數裏高聳五十丈,中有芙蓉峰、明星峰、玉女峰,又有蒼竜嶺、黑竜潭、白蓮池、日月崖等處勝境,況其中多有珍禽異獸,花智常常在此處遊獵,若依臣計,必擒此賊。
  穆公遂拜由餘為中軍副元帥,許其調用。由餘得職,遂調白乙丙勁弩手五千,伏於日月崖下;又令公孫支引數千鐵騎,伏於玉女峰前;又令西乞術、公孫縶各引精兵一萬,伏於關下,以截西戎救兵;又請穆公親自遊於太華山頂,以誘花智。穆公次日遂與由餘、盂明數文武,登山遊玩,穆公君臣正嘆賞間,遠見數十糜鹿遊於明星峰下,穆公叱馬逐鹿,忽然喊聲大震,一彪人馬馳射於明星峰來,當先一將乃是西戎太子花智。由餘見花智亦逐鹿來,喜其中計,遂引穆公之駕往來馳驟,花智遙見,問從者曰:“前山獵者是誰?”從者曰:“乃秦伯穆公與孟明、由餘也!”花智聞知大怒,拍馬便追。穆公望玉女峰便走,花智追入峰下,公孫支引鐵騎殺出,花智奪戰一陣,枝乃詐敗,入於日月崖。花智追於岩下,衹見兩山險峽,僅能行得一騎,花智恐有埋伏,勒馬殺回。一聲梆子響處,白乙丙引勁管亂射,塞住歸路;公孫支又引兵殺回,花智果中箭,死於馬下。後人有詩曰:路逢險處難回避,事到頭來不自由,日月岩前弦響處,英雄一旦此間休。
  西戎敗兵慌忙歸報。金刀大王放聲大哭,引部將顔季律殺下關來,公孫支斬季律於馬下。金刀大王走上潼關,枝拍馬追上,活捉而歸。穆公欲放金刀歸國,以德懷服西方戎主。由餘勸公令斬金刀首級,持上潼關,招撫諸夷,公然之。於是,白狄國王、梁戎國王、羌戎國王相議下關納降,推穆公為西方諸侯盟主,議定歲貢方物。於是穆公聲名大震西土,皆用由餘、孟明之力也!穆公既得西方十二國之諸侯,奏凱回朝,加由餘、孟明二人之官職。群臣忽報王使至,穆公迎入。畢竟穆公所迎是誰,且看下回分解。
  東屏先生《詠史詩》曰:穆公威霸震西秦,善任由餘和孟明,土地拓開千萬裏,羌戎列國盡歸臣。
  又一絶單道孟明助穆公成霸業雲:明主尊賢貴始終,瑕疵不較定成功,孟明能展平生志,須嚮當時美穆公。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蘇妲己驛堂被魅 雲中子進斬妖劍第二回 西伯入商得雷震 西伯陷囚羑裏城
第三回 紂王作酒池肉林 西伯脫囚歸歧周第四回 西伯建臺鑿池沼 子牙避紂隱磻溪
第五回 子牙代武吉掩災 西伯侯初聘姜尚第六回 西伯再訪姜子牙 子牙收服崇侯虎
第七回 周武王議伐商辛 姜子牙檄降殷郊第八回 姜子牙收服洛陽 孟津河白魚入舟
第九回 太公遺計收五將 紂王拜將徵西歧第十回 太公興周滅商紂 武王分土封諸侯
第十一回 周公秉政誅管蔡 成王感變啓金滕第十二回 周公定鼎於郟鄏 召公奭宣佈王化
第十三回 南民不忍伐甘棠 楚子膠舟溺昭王第十四回 穆王西遊昆侖山 楚人大戰麒麟𠔌
第十五回 周穆王趙城托孤 密康公因色亡國第十六回 嬴非子牧馬受封 十丈臺李巫監謗
第十七回 尹吉甫大徵儼狁 薑皇后脫簪諫王第十八回 盧妃懷孕十八年 幽王舉火戲諸侯
第十九回 鄭桓公驪山救駕 周平王棄鎬東遷第二十回 穎考叔捨羹悟主 州籲恃寵弒桓公
第二十一回 衛石碏仗義殺子 陳穆公以婚救衛第二十二回 鄭莊公祖宮演武 周鄭於繻葛大戰
第二十三回 鄭太子救齊辭偶 鄭祭仲殺婿逐君第二十四回 魯桓公入齊遭弒 齊襄公出狩遇怪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