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大宋帝國的滄海桑田:宋朝那些事兒   》 宋詞宋豔(1)      周膺 Zhou Ying

  近人陳寅恪著《柳如是別傳》,謂明末豔妓柳如是乃“儒士而兼俠女”、“放誕多情”、“罕見之獨立女子”,詩詞境界“駸駸進入北宋諸賢之範圍”。“多愁多病身”、“傾國傾城貌”之黛玉、鶯鶯並非虛構,柳如是即是一真身。陳氏豔羨陳子竜、錢謙益圖書、美人之兩得,發“對如花之美女,聽論劍之雄詞,心已醉而身欲死矣”之長嘆。
  這種妓的情趣,無獨有偶,近代有,明清有,宋亦有之。清人徐士鑾寫過一本《宋豔》的書,輯宋之韻事作以匯觀。而朱彝尊《詞綜》、徐《詞苑叢談》、張宗《詞林紀事》、葉申薌《本事詞》、宋人黃昇《花庵詞遜、何士信《草堂詩餘》、明人陳耀文《花草粹編》、卓人月《古今詞統》,也大有記載。失傳的宋人《本事麯》、楊湜《古今詞話》也是如此。這些書匯集了各種書籍,尤其是野史逸聞中的瑣碎材料。其中的故事麯折離奇,纏綿悱惻。後世傳奇小說的衆多題材均取之於此。
  杭州西泠橋邊有個蘇小小墓,有聯雲:“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鑄金。”張祜、李賀、溫庭筠都為蘇小小寫過詩。南齊有個蘇小小,南宋也有個蘇小校《西湖遊覽志餘》載,南宋的蘇小小原名蘇小娟,姐姐盼奴與太學生趙不敏相好。趙不敏貧窮,盼奴周濟他完成學業,後來他當了襄陽司戶。但在任上三年,因想念盼奴而病故。他囑弟分一半遺産與盼奴,並說:“盼奴有個妹妹小娟,俊雅能詩,可以想法娶來,是個佳偶啊1趙弟托在錢塘當通判的宗人找盼奴。但是盼奴已死,小娟受姐姐在於潛縣的一段官司連累下在獄中。通判召見小娟,詰問她:“你誘騙商人官絹百匹,怎麽償還?”小娟說:“這是死去的姐姐盼奴的事,懇請您周旋解脫,我感激涕零,九泉下的姐姐也會有知的。”通判對她的口齒伶俐很喜歡,便問她:“你認識襄陽趙司戶吧?”小娟說:“趙司戶從前與姐姐相好,授官後遠去外地,姐姐因相思病亡。”通判告訴她:“趙司戶也去世了,讓人送來遺物,還有他弟弟的一封信,你看看。”小娟打開信一看,是一首詩:“當時名妓鎮東吳,不好黃金衹好書。藉問錢塘蘇小小,風流還似大蘇無?”通判要她唱和一首,小娟推說不會作詩。通判強迫說:“不和就還官絹。”小娟不得已,信筆寫來:“君住襄陽妾住吳,無情人寄有情書。當年若也來相訪,還有於潛絹也無?”通判喜而免其罪,贖其妓身,嫁與趙弟偕老。此一種詩詞姻緣較之其他更能令夫妻投合。通判可能懂點愛情心理學。
  清李遜之《三朝野史》載,有士人越墻偷人室女,知府馬光祖勒令當堂面試,出題《逾墻摟處子詩》。士人秉筆寫道:“花柳平生債,風流一段愁。逾墻乘興下,處子有心摟。謝砌應潛越,韓香許暗偷。有情還愛欲,無語強嬌羞。不負秦樓約,安知漢獄囚?玉顔麗如此,何用讀書求。”光祖大賞,判《減字木蘭花》詞:“多情多愛,還了平生花柳債。好個檀郎,室女為妻也不妨。 傑才高作,聊贈青蚨三百索。燭影搖紅,記取媒人是馬公。”馬公不以犯姦之事問罪,反配以佳偶,有人評說是以禮待士。
  以上所說均以詩詞述愛情感動他人、感動“上帝”,而情人對詠各自得惓情自當更多。宋皇都風月主人《緑窗新話》捲上引《麗情集》:陳敏夫隨兄任廣州參軍,其兄無妻,專寵一妾,名越娘,美貌能詩。兄養不起她,便讓敏夫帶越娘回傢。路過洪都時,越娘吟詩:“悠悠江水漲帆渡,疊疊雲山緩轡行。”敏夫應聲和之:“今夜不知何處宿,清風明月最關情。”這天晚上二人對飲,餘興無荊越娘問敏夫:“今夜何處睡?”答:“廊下可以看月。”晚上敏夫聞廊下有腳步聲。越娘過來與他盡歡,並吟《西江月》:“一自東君去後,幾多恩愛睽離。頻凝淚眼望鄉畿,客路迢迢千裏。顧我風情不薄,與君驛邸相隨。參軍雖死不須悲,幸有連枝同氣。”宋張端義《貴耳集》載,周邦彥在李師師傢,恰逢徽宗皇帝來,避之不及,藏於床下。徽宗帶來一隻鮮橙,說是“江南初進來”,與師師謔語。周邦彥在床下賦得《少年遊》:“並刀如水,吳????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嚮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後來師師把它唱給皇上聽,皇上問是誰寫的,告以周邦彥,皇上大怒。上朝時責問蔡京:“聽說開封府監稅周邦彥收稅不力,為什麽不抓來問罪?”蔡京摸不着頭腦,就說:“容臣退朝召京尹是問,再奏請皇上。”退朝後即召京尹,京尹說:“衹有周邦彥增收許多稅。”蔡京說,皇上的意思,衹得遷就,便作了個假報告,得旨:“周邦彥玩忽職守,貶出京城。”過了一兩天,皇上再幸李師師傢,師師不在,一問得知去送周監稅。皇上想周邦彥已貶出去,師師碰不到的。但是等到深夜纔見她歸來,而且愁眉淚眼,憔悴可憐。皇上大怒道:“你到哪裏去了?”師師說:“臣妾該死,知道周邦彥得罪離京,跟他喝杯酒道別。不知皇上來了。”皇上問道:“作詞了嗎?”師師說:“有一首《蘭陵王》。”皇上說:“唱一遍看。”師師說:“皇上喝酒,我唱來讓你高興高興。”於是唱道:“柳蔭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皇上大喜,復召周邦彥為大晟樂正。後來周邦彥當了大晟樂正、樂府待製。據王國維考證,此條所載失實,當時周邦彥已56歲,宋代也沒有大晟樂正、樂府待製這種官。這個公案不好判斷。王國維時代對這種風流事不好理解。依我們今日之風習,或由宋人之情調,56歲有韻事也並非不可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錄序言蝴蝶夢裏傢國(1)序言蝴蝶夢裏傢國(2)900年前的現代化問題
《救荒活民書》紙幣與信用奇璞與良儈(1)奇璞與良儈(2)
開肆三萬傢(1)開肆三萬傢(2)粘在地上的商業皇傢外貿
官辦“公司”專業戶《耕織圖》畫金刺綉滿羅衣
南宋官窯竜井問茶(1)竜井問茶(2)宋學精神
理學為誰用官學私學(1)官學私學(2)選人考什麽纔(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