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国学智慧与当下生活:百家讲坛   》 方尔加:借人之力,柔顺进取(16)      张晓杰 Zhang Xiaojie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光爱护我的晚辈这个不行,还要爱护所有的晚辈,不光要爱护你家的老人,也要爱护其他的老人。所以《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基督也说过了,这就是人类之爱。
  第三,儒家的仁爱精神认为“天地之大人为贵”,人是最重要的。《论语》里面有这个记载,说马棚失火了,孔子听说之后,第一句话便是问伤到人没有。当时的社会是奴隶制社会,人命不值钱,当时有一个奴隶给主人养狗,但是把狗伤着了,主人就把奴隶的手砍了。所以儒家的仁爱精神含金量极高,里头包括人格的艺术,人类艺术。但是我们今天的“爱”需要新的打造,需要更高的文化含金量,包括科学技术,都应该包含进去。
  道家有没有“爱”,“道”无所不包。“圣人常善救人”,给每一个事物找到恰当的轨道,恰当的事物,只不过角度不一样。老子《道德经》反对统治者剥削老百姓,在第三十一章:“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有人说打仗好,但是敌人也是人啊。千万不要认为打胜仗便高兴,就是胜利也应该感到悲伤,因为对手也是人。所以,老子的精神大到无所不包,他和孔子的仁爱精神是一致的,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一样,都是爱人类,爱所有的人。
  听众:今天在网上看了很多东西,包括端午节、中秋节,韩国人他们要申报,说是他们的文化,日本人他们很多图书馆简直就是中国的图书馆,那里面有很多中国的书,而我们中国人很少去研究日本的书,研究日本这个国家,你怎么看?他们国家这么在意地研究我们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而我们国家好像暂时处于一种不冷不热的状态,您对这一块怎么理解呢?
  方教授:我觉得这是韩国、日本的经济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我们现在的经济还没有达到,大家还急着挣钱。如果说我们很多的企业家20多年前让他讲诚信,他们觉得很可笑,但是到现在这一步,特别地讲究诚信。刚开始是人管人,后来是制度管人,现在是文化管人的阶段了。据说,21世纪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较量就是文化的较量,所以现在我们国家准备在2010年在全世界建立500所孔子学院。美国人说这是文化侵略,引起了美国、欧洲国家的一些恐惧,这是文化的竞争,现在韩国人和日本人特别注重文化,他们知道将来竞争的对手首先是中国,所以他们不研究中国文化不行啊。克林顿来中国访问的时候,中国人说你想到哪儿去玩儿。本来估计克林顿会提出有名的地方,没想到克林顿提出他想到孙中山的老师家住的地方去看一看,结果我们中国的研究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后来找到海外华人才知道原来孙中山的老师家在漓江的一个小湾。我们准备带他去的时候,他说不用了,他们的人都去了两三次了,现在已经准备好了。
  我在北大、清华、中央党校的时候,很多企业家说,文化跟不上,我们的企业就跟不上。我在中山大学讲课的时候,有一个医院的人说伦敦的医生考察我们的医院,结论是论设施,中国的医院比他们英国伦敦都棒,但是这些设施的操作人素质特别低,这些设施80%都没有用,很多设施我们都不会用,就像给你一个高级人才,结果你让一个高级人才看大门。一个高级的医疗设施在这里使用,因为人的素质、文化不行,责任心也不强,很多医疗设施无端地损害了。
  听众:作为中国传统代表的儒家,对人生的一些终极观问题也有回避的,您怎么看待这个终极问题?在哲学的范围内您怎么看待?
  方教授:儒家其实也关注这个东西,不过不是一下子提出的,是逐步提出的过程。西方国家和印度都寄托到来生和死后,中国的儒家道家就讲今生今世,所以容易给人产生一种印象,不讲最高,不讲最低,只讲今生今世。孔子的学生给孔子提出一个问题:鬼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儒家是一种穿透力非常强的文化,儒家能够深入到人的潜意识中——人的潜意识是和人的信仰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像儒家这样能够穿透人的潜意识——儒家注重诗歌的教育、音乐的教育、礼的教育,而诗歌、音乐是和人的潜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西方有一位学者说,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文化能像儒家思想对人的潜意识有这么深的渗透力。儒家虽然没有像西方那样讲死后,讲上帝等等,她讲移风易俗,但是在无意识中渗透到人的意识中。就像有些少数民族刻意地排斥汉族文化,刻意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但是即使这么防备汉族的文化,他们的后代还是接受了汉族的文化。我们没有强迫他们接受汉族文化,但汉族文化渗透力非常强,他们不知不觉就自然接受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百家讲坛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1)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2)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3)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4)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5)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6)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7)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8)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9)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2)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3)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4)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5)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6)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7)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8)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9)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0)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1)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1)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2)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3)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4)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