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唐詩百話   》 52.戴叔倫:七言歌行二首      施蜇存 Shi Zhecun

  女耕田行
  乳燕入巢筍成竹,誰傢二女種新榖。
  無人無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傢貧母年老,長兄從軍未娶嫂。
  去年災疫牛囤空,截絹買刀都市中。
  頭巾掩面畏人識,以刀代牛誰與同?”
  姊妹相攜心正苦,不見路人唯見土。
  疏通畦壠防亂苗,整頓溝塍待時雨。
  日正南岡下餉歸,可憐朝雉擾驚飛。
  東鄰西捨花發盡,共惜餘芳淚滿衣。
  屯田詞
  春來耕田遍沙磧,老稚欣欣種禾麥。
  麥苗漸長天苦晴,土幹確確鋤不得。
  新禾未熟飛蝗至,青苗食盡餘枯莖。
  捕蝗歸來守空屋,囊無寸帛瓶無粟。
  十月移屯來嚮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驅牛駕車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凍死。
  艱辛歷盡誰得知,望斷天南淚如雨。
  戴叔倫,字幼公,潤州金壇(今江蘇金壇)人。貞元十六年進士,先在????鐵使劉晏幕下,後在嗣曹王李臯幕府,均被器重。遷任撫州刺史,再遷容管經略使,清明公正,民樂其治,是唐代詩人中官位較高、政績卓著者。他的詩和政治都為德宗皇帝所贊賞,《唐才子傳》稱他“詩興悠遠,每作驚人”。現在我們選講他的兩首七言歌行,可見他是能關心人民生活疾苦的。
  《女耕田行》描寫兩個農民姊妹,傢道貧睏,有一個母親,已是年老,不能勞動。有一個未娶嫂子的哥哥,已被徵召去從軍。有一條牛,去年生瘟病死了。現在已過春深,人傢已經犁田播榖,而她們倆卻無法耕種,不得已,衹好嚮織機上割下一段絹來,到城裏去買了刀。兩姊妹用刀耕地,非常勞累,心頭又極其痛苦。
  第一句“乳燕入巢筍成竹”,是用形象思維的方法來說明季候。雛燕已經長成,住進了它們自己築成的巢窩;筍也已經長成為竹。這就是說,在暮春的時候。以下三句是作者敘述他所見的情況:不知誰傢的兩個姑娘在耕田種榖;無人,意思是說沒有男的勞動力;又無牛,就無法犁田,她們衹得用刀在砍地,把泥土翻起來。“自言”以下六句是用二女自述的方法來說明情況,因為這不是作者能見到的。“牛囤空”,意思是說牛死了。“頭巾掩面畏人識”是她們感到羞恥,除了她們倆之外,還有誰用刀來代牛呢?“畏人識”是怕人傢認識她們,所以將頭巾遮掩了臉。以下八句,又用作者的敘述和描寫。當作者知道了她們用刀耕地的原由之後,看到她們姊妹合力勞動,體會到她們心中的苦楚。又知道她們用頭巾掩面,是為了“畏人識”,所以她們也不敢擡起頭來看過路的人,衹是低頭看着土地。有人解釋這兩句,以為她們“低着頭,衹因有頭巾遮面,所以看不見路人,衹看見地面。”這樣講法,是沒有註意“畏人識”三字的意味。“疏通畦壠”一聯是概括她們艱苦的勞作。“日正南岡”是正午時候;“下餉”是停止田作回傢吃飯。在回傢的路上,看到山雞雌雄相逐驚飛,便不禁有孤單無伴之感。又看到東鄰西捨傢傢園子裏的花都已開過,兩姊妹對這些零落的殘花,不勝惋惜,聯想到自己的青春正在逝去,還未得到配偶,也好比殘花一般的可憐。“餘芳”就是“殘花”,因為上句用了“花”字,此處不宣重複,所以用“芳”字代替。在詩詞的修辭技巧中,使用代字的理由,不外二種:第一是為了避免直說,改用形象思維。例如用“烏雲”以代替“發”(婦女的),用“柔荑”、“春蔥”以代替“手指”,用“斷腸”以代替“悲哀”、“傷心”。用“沾巾”,“沾襟”以代替“哭泣”。第二就是為了避免字面與上文重複。但字面重複並非絶對的禁例,在某種情況下,有時也正需要重複。這就要隨機應變了。
  “朝雉驚飛”這一句,表面上看來,好象是敘述,是賦體。但事實上,作者是用了一個典故。樂府中有一個麯子,名叫“雉朝飛”,據唐人吳兢的《樂府古題要解》說:這個麯子是齊宣王時一個別號犢沐子的人所作。此人年七十而無妻,到野外去砍柴,看見山雞雌雄相逐而飛,不覺心中悲哀,乃仰天長嘆道:“聖王在上,恩及草木鳥獸,而我獨不獲。”於是把他的悲感譜入了琴麯。後世就名此麯為“雉朝飛”。從此以後,詩人作“雉朝飛”麯詞,其內容都是表現男女孤獨,過時不能成婚。而他(她)們之所以不能成婚,是由於沒有獲得“聖王”之恩。這就是指政治不夠清明,使人民不能獲得室傢之好。
  懂得了“雉朝飛”這個麯子的來歷,就能瞭解這一句詩的表現手法還是比興。兩姊妹回傢去吃飯,已在午時,而作者在此句中還說是“朝雉”,可見作者是有意要聯繫到這個麯子的故事,所以把“雉朝飛”三字分拆開來使用,加一個“擾”字,意思是說:山雞被她們打擾而驚飛。也就是象徵受苦難的人民到如今還不能結婚成傢。這樣一講,比興的意義就明白了。
  此詩的最後四句,顯然是全詩的主題。作者看到了二女刀耕的辛苦,對她們的虛度青春,寄予同情。但是,上文十四句所表現的,盡是她們的貧睏,沒有人及牛的勞動力,故不得不含羞忍辱,采用了原始的刀耕火種,以維持生産。這完全是一個社會經濟問題,如果要抱怨“聖王”無恩,也應該從經濟角度去控訴民不聊生的原因,而作者卻把觀點一變,代她們表達了“共惜餘芳”的情緒,這樣一來,使此詩的主題成為描寫“有女懷春”,與上文描寫勞動人民極不相稱。前十四句的描寫,不是為了突出主題,後四句的主題,不是前十四句的自然結論。所以,我以為此詩存在着這一個很大的缺點。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缺點?從作者的傳記看,我們知道作者是一個能關心人民生活的好官,這兩首詩,也證明了他有心記錄人民的苦難,多少有一點嚮上層統治階級反映社會現實的意圖。但是他畢竟是個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而且是個詩人,他不能在社會現實中看清楚矛盾的本質,或者說主要矛盾。以致用一大段關於人民生活艱苦的描寫去烘托一個不相幹的主題,這種缺點,不僅戴叔倫的作品中有,別的一些唐宋詩人的作品中也經常可以發現。但是,在杜甫、韓愈、張籍、白居易這幾位大詩人的作品中,卻找不到這種缺點,特別是杜甫和白居易所作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篇,都是扣緊了主題思想來進行渲染描繪的。
  但是,清初人賀裳在他的《載酒園詩話》中評論道:“此詩語直而氣婉,悲感中仍帶勉勵,作勞中不廢禮防,真有女士之風,裨益風化。”後來瀋德潛在他的《唐詩別裁》中又發揮了賀裳的論點,他批道:“末二句一襯,愈見二女之苦,二女之正。”他們這樣一講,就意味着作者寫兩姊妹悲嘆青春虛度,就是反映她們的貞潔無邪,不是淫蕩婦女。這完全是一個迂腐的道學家觀點。不用說唐代詩人决無這種思想,就是從詩句的文字本身去探索,也無從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許多唐詩,被道學家架着禮教的眼鏡來體會,往往會給以奇異的麯解,我們對於瀋德潛批解的《唐詩別裁》,應當批判他這種不正確的觀點.
  第二首《屯田詞》的結構就很完整了。屯田是唐朝的寓兵於農的制度,類似現在的生産建設兵團。《舊唐書·職官志》雲:“凡邊防鎮守,轉運不給,則設屯田。”可知屯田製是在糧食運輸睏難或不足的邊疆上,由駐守邊防的兵士自力更生,開荒播種,以解决一部分糧食。但田地是固定的,駐屯的兵士則時常換防。因此,屯田的勞動力隨時在流動。這首詩開頭四句寫一些駐屯兵在戈壁灘上春耕種麥,老的少的都歡歡喜喜。可是等到麥苗漸長,天卻不下雨,以致土地乾燥得無法下鋤。以下四句寫種榖子的地方。莊稼沒有熟,就鬧了蝗災,所有的青苗都被蝗蟲吃盡,衹留下滿地桔莖。於是出動全體老小去驅捕蝗蟲,好容易把蝗蟲趕走,回到自己的屋子裏,空洞洞地無衣無食。禾是榖物的總稱,小米、玉米、高粱、稻都稱為禾,不過此處肯定不會是水稻。以下四句敘述這些駐屯兵到了鼕季,沒有糧食,衹好移屯到靠近城市的地方。應該是生活得好些了,誰知又被長官派去南山中伐木。於是駕着牛車進山去,在霜重草枯的嚴寒氣候裏,牛都凍死了,人的命運可想而知。以上共十二句,四句一絶,每絶描寫屯田兵士的一種艱辛的生活面。於是用兩句來做結束:邊疆上的駐屯軍歷盡種種艱辛,何人知道?仰望南天,有傢而歸不得,衹有眼淚簌簌地如雨水一般落下。
  《屯田詞》也是一首邊塞詩,但它和岑參,高適等盛唐詩人所作的邊塞詩不同了。高、岑等人都是鎮守邊塞的節度使幕下的參軍、記室、或判官,他們所接觸到的邊塞生活,還是軍府中統治階級的生活,因此他們的題材不外乎宴會、送別、送主將出徵、或歡迎主將凱旋,偶爾帶到一點兵士的生活,在詩中都是閑筆。像戴叔倫這樣專題描寫屯田兵士生活的,可以說是沒有。再說,開元、天寶年間,是唐代國勢全盛時期,駐守邊疆的文武官吏,都自信能威服戎夷,因此都是意氣風發,抱樂觀主義的。兵士的生活也比較豐衣足食。這些情況,反映在詩裏,除了思念家乡、厭倦沙磧之外,一般情緒是積極的。在戴叔倫的時候,國勢衰弱,邊境多事,許多地方,又淪於吐善、回紇。駐屯在邊境上的官兵,常常提心吊膽。加以府庫空虛,軍糧不繼,不免要更多依賴軍墾。遇到旱災蝗災,就不能不移屯內遷。因此,中唐時期的邊塞詩,都充滿了愁苦之音。到晚唐時期,根本沒有人作邊塞詩了。
  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王績:野望2.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3.楊炯:從軍行
4.五七言絶句四首5.劉希夷:代悲白頭翁6.宋之問: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製
7.瀋佺期: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8.雜言歌行三首9.陳子昂:感遇詩(上)
10.陳子昂:感遇詩(中)11.陳子昂:感遇詩(下)12.王梵志詩
13.初唐詩餘話14.王維:五言律詩三首15.王維:五言律詩二首
16.孟浩然:五言律詩三首17.孟浩然:五言律詩又三首18.高適:燕歌行
19.岑參:七言歌行二首20.早朝大明宮唱和詩四首21.王灣:五言律詩二首
22.邊塞絶句四首23.五言絶句四首24.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