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東度記   》 第五十一回阿諾享現成財産 大神送麒麟佳兒      方汝浩 Fang Ruhao

  話說尼總持聽得李大老被劫之日於靜定之初,依仙官之言,乃念了一聲梵語,忽然光中現出一宗文捲。到他目裏看了,便知盜劫金寶,終還了他祖先占奪之族。此乃對癥藥石。這果報根因,毫釐不差。若不是原歸了他這種根因,便還有鼠精雁怪之報。所以尼總持見了誅心册籍,便有這誅心之論。李老解救後患,全在於此。卻是甚麽對癥藥石?且說這盜乃是村中那幾個豪俠惡少。衹因李阿諾良善貧苦,屢求李老助濟,李老堅執不肯,又且盤算生利,刻薄成傢,親友憎嫌,奴僕埋怨,故此起了這番劫掠。幾個惡少得了金寶不分,乃托了一個豪俠,帶這金寶逃出遠村,買田治地,立起一個傢私。約有數月,豪俠乃設備酒席,邀請田鄰地友,坐間說道:“小子原係某村人,弟兄兩個共承父遺田産、金寶。某弟在傢守着田産,小子攜着金寶出外經營。想起經營,不如治産,故此治了這些薄業在此。原與我弟相約,輪流彼此,互更管理。今小子在此數月,想弟尚無妻室,株守傢園,不知外方風景。我意欲與田鄰地友結一婚姻。若有女未適人者,願將捨弟送為門婿。這治的田莊,料可供以資生。”當時田鄰中就有一人道:“小子傢有一女,一嚮未婚,今已二十五歲,不知令弟可配得?”豪俠道:“捨弟三十之年,正宜匹配,當煩地友為媒,聘定五禮俱備。”豪俠又招得奴僕幾人,俱各吩咐停當,乃回鄉村,把這事情盡與舊夥說知,卻到李阿諾傢來,衹見阿諾睏守在傢,毫無怨族之言。豪俠乃說道:“足下困苦至此,何不在外投托人傢,做個門婿,以過日子。”阿諾笑道:“小子傢無立錐,囊無半釐,誰傢贅我?”豪俠道:“小子正為此事來講。我見足下少年老成,謙厚守份。今有遠村一個富戶,有一女長成,意欲招贅個老成女婿,盡有些陪嫁妝奩,已薦了足下。若是足下肯成這個親事,小子便是個媒人。”阿諾笑道:“可知甚好,衹恐無此事理。”豪俠道:“我已說明而來,衹要擇個良辰,足下辭了親鄰,不必說去為婿,衹說出外謀求些生理。”阿諾大喜信實,便擇日辭別親鄰說:“在傢沒些道路,今且出外謀些生理。”親鄰聽了,也有笑的,說道:“一個貧漢,性又愚拙,求甚生理?”也有信的,說道:“貧守在傢,倒不如出外尋個頭路。”可嘆人情薄惡,若是個富貴人出外,送行饋贐的親鄰也不知多少,一個貧漢出外,問也沒一個人問,禮也沒一個人送。這阿諾隨身打扮,行李哪有半分?都是豪俠與他治備,並無一人知道,悄悄離了傢門,來到十裏林中。衹見一個村鄉酒肆,酒帘高挂,豪俠看那酒肆:冷清清竹籬茅捨,靜僻僻村店酒傢。客不來,主不辨,犬也不吠;煙不出,火不入,餚也無些。但衹見四座空閑,塵灰滿案;當垆閑坐,與酒保敘話嗑牙。
  豪俠見酒肆靜悄無人,乃邀阿諾到得屋內,坐在個空座上。叫了半日,釃了一壺不冷不熱酒來,鋪上兩碟來年經歲的小菜。豪俠豈是不去高樓美館?衹因靜僻,好與阿諾說這一番情話。二人坐下,豪俠乃釃了一杯淡酒,悄悄的說道:“阿諾足下,事不說明,你卻怎知?今我約你出外,衹因你族李老刻薄。我輩久聞他祖上與你祖分析傢産,倚強占奪,今他積有富饒,你獨貧睏。聞知你屢屢求助,他分毫不肯,因此我等起了一個義舉,湊了幾貫錢鈔,托我小子在外,一則經營些利鈔,一則擇便宜田産,治辦些傢私,今在遠村,又行了聘,定一個女子與足下,成一房妻室。如今你到那裏,衹說是我兄弟,一嚮受分田産,在傢管理,原約半載與我更番掌管。”李阿諾聽了這話,宛如醉夢,想道:“嚮來也如此,一班豪俠少年,義氣結納,救人之急,濟人之難,但我何人,有何纔藝,他們相待如此!”衹得滿口應承道:“承君周愛至此,有何德能,敢當其愛?”當下二人還了酒鈔,直到村間。果然親鄰來接,奴僕歡迎。豪俠把田産文契錢鈔帳目,一一交與阿諾,又叫奴僕見了二主人。衹見吉日,村鄰擡了個女兒,過門與阿諾成親。三朝畢日,豪俠辭去,阿諾衹得備辦酒席餞行,遠送幾裏。阿諾終是心疑,看着豪俠說道:“某自揣度與兄長何緣何德,當此厚愛?然心竊疑,實不自安。或者兄長有甚見托死生之處,願兄長明言,不然使小子終身不得明白。”豪俠聽了怒色起來,道:“現成傢私、妻室、僕從都讓了你,又沒甚生死相托,衹為你傢有不義宗族,叫你這良善受屈吃貧,故做此一番事情,你疑的也是無因而至。匹夫仗劍,我實與你說罷,衹要你謹慎受用。”乃於袖中取出一個封袋兒,內有一簡帖,叫阿諾回傢自看,當時兩相分袂而別。阿諾哪裏等得回傢拆封,隨望豪俠去遠,乃於靜樹林中拆開封袋,乃是一帖,上有四句五言說道:義氣為伊發,金貲有自來。
  臭名甘柳蹠,總是族傢財。
  阿諾看了,驚汗浹背道:“呀!原來族老被劫,乃是這一夥惡少。雖然你是義氣豪俠做出來,你哪知蹈了國法不赦之條,陷了貧人不義之罪,此事如何做得!我如今欲出首,則傷了義氣之人;欲安受,則恐惹出滔天之禍;欲逃而棄去,又坑了人傢女子,帶纍奴僕受罪。”千思萬想,到了傢中,坐臥也不安。無可奈何,衹得暫享現成財産。此便是李大老對癥藥石。卻又怪李大老非心悅而誠服,把金寶助濟貧族,卻是豪俠輩劫奪出來的。他這一種怨恨心,終是那鼠嚙貓脛報應,在那奴僕欺弱主。後來李大老物故,三子幼而受僕欺,僕欺主而報應又最大。此在祖師離庵東行之後也,且按下不提。
  且說牝雞陰畜也,雄雞陽畜也。雄雞半夜子時,陰氣消,陽氣發生。就如雲從竜,風從虎,以類相感,故此公雞於陽生啼鳴。豈有公雞不叫,母雞早鳴?人傢母雞晚啼早叫,智者就指為陰氣太盛,主陰人旺相。不知的,便把它為作怪,殺而食之。還有公雞生類,母雞一時啼鳴,人不能知也,疑而殺之。可嘆雞雖籠中物,憑人宰殺。衹是偶以生相,適遇必然之叫,遂遭刀釜。仁人也當存一個不忍之心,造一時活生之福。卻說這海潮庵後,有一個人姓張名朵,娶了一個妻室,喚做花娘。夫妻兩個耕種為生,侍奉一個繼母。張朵倒也孝順,每每繼母要衣要食,張朵一一奉承。這花娘雖是面奉,心裏卻有幾分不悅。一日,繼母要一件衣穿,張朵一時錢鈔不便,口雖應,卻遲了數日。繼母便怪怒起來,惡言惡語咒駡他夫妻兩個。張朵聽知,忙忙雙膝跪在母前,說道:“兒知母要衣,豈敢不買,衹因連日手內無鈔,故此遲延了幾日。自知不孝之罪,願母明明杖責,以消嗔怒之氣。我想父去母存,守一日之節,即靠子一日之養。老人傢,使你氣惱在胸,兒罪怎解也?”繼母見了冷笑道:“你是肯買的,衹是聽了花娘言語,故此遲延。”張朵答道:“並無聽信花娘等情。”衹這一句答應,便把那孝道減了幾分。當時張朵衹該聽母要衣,便去買做。一時無鈔,明告之母。衹待母怒駡之時,方纔跪稟,且母怨媳言,平日也該察妻不孝處,輕則稟母責罰,重則割恩離異,豈有為妻回護之理?衹因這一回護,就見其平日雖是不聽,必有不能使姑媳相和之處。姑媳少有閑言“古怪,古怪”,傢道偏生不濟,遲了幾日,衣服雖買了布帛,做就奉母,衹是母心終是不悅。
  一日,張朵見耕種艱難,日食窘乏。這花娘咕咕噥噥,怨貧道苦,張朵心焦。一日,聽得空屋中有人說話,張朵疑有賊人,急走去看,衹見兩個黑影子似人形,閃爍不見。遂疑惑,懷着鬼胎,乃與母計議,遷移到個南北交通的地方,安歇往來客商。這個生意,也衹淡薄度日。但說人傢親母見了淡薄,便百凡省儉,便是忍饑受餓也無怨言。就見有一等惡狠的親娘,好吃好穿的婦人,見親生子媳艱難,也存個哀憐之意。衹有這繼母,他既與子媳隔着一個肚皮,便就有三分異念。有一等賢德的,不好穿吃,存心仁厚,念後夫之子即係親生,更加疼熱。不幸寡居,便隨着子媳,濃淡度活。卻有一等不賢的,不是又思別嫁,便是勒叼子媳,將沒作有,吵鄰聒噪。世間男子漢,或中年或老年,既有子媳,不幸喪了妻室,衹當忍守鰥居,萬萬不可再續繼室。這繼妻便是賢,能有幾個兩相偕老?或是生了子女,他便有前妻後妻,親疏相待。或是喪了一個,又嫁一個,空惹了一場笑話,留與兒女們率個頭轉。且是這不守夫節小婦人,喪了丈夫,便聽信媒婆,晚嫁一個後夫。寧有幾個好男子漢,傢私豐盛,人物情性過似前夫,得終身倚靠?有一等最苦的事,是不死守婦道,要去嫁人。說起這苦有幾句:真可笑,婦人不知守節操。喪了前夫嫁後夫,幾般苦惱嚮誰告?非親兒,幾人孝?不賢媳婦情偏拗。奴僕都是先進門,能有幾個聽使叫?有私囊,多寶鈔,大大小小還歡樂。若是無依投托人,妝奩衣飾沒一套。伸手縮腳腼面羞,再加後夫無才貌。進門兩日過三朝,哭又難哭笑難笑。親戚鄰捨背後談,精精話苦這再醮。
  卻說張朵繼母也衹因喪了前夫,晚嫁張朵之父,不幸又喪,靠着張朵雖然賢孝,無乃媳婦性悍,張朵不能鈐製,過惡雖是婦人罪,卻坐於傢主。一日炎天,母思冰水。張朵嚮山後一座小神廟前一個清水池中,取水供母。適遇着小神在廟檢察這一坊的善惡人戶,有鬼判進捲文册。小神展册一一看閱,註着張朵孝母,衹不該縱容悍婦,與他回護欺母。看了這捲,欲要奬賞他孝,卻又有這一宗過失。欲要加罰於他,卻又難沒了這孝。正嚮鬼判躊躇,衹聽得空中鼓樂,又見彩幡迎送麒麟佳兒。小神飛步到堂,一則看是何神,以便迎接;一則探聽,送子何處去的。小神擡頭一望,乃是送生大神,便問:“上神,送麒麟佳兒何傢何人?”大神道:“今有下方三義港中一個義婦,立心忠節。”大神說道:“這三義港有個元鄉尊,衹因六十尚未生子,娶了三五寵妾,個個不育。這元老因見年衰,多娶人傢女婦在身,終是都有個出頭的日子,卻叫她守着個老漢。雖然衣帛珍饈,未必不抱着少年情性,恐她動這心思,一時難過。乃乘閑暇,大小都在面前,鄉老乃發一句說話道:『你衆妾,我當初衹為未生子,今年娶一人,明歲娶一人,不意數年來,娶了你們幾個,卻日久俱各不育,女兒也不孕一個。我想你們青春年少,終日陪伴着我老漢,終有個出頭日子,不如乘我尚在,撿點些妝奩,嫁個人傢,一夫一妻,也免得後來忙蹙蹙,尋覓頭路。』當時衆妾個個不語,也有心內喜的,巴不得當晚就出門;也有想才貌,如那個那個的,暗想道:『嫁這樣的,就好了。』也有思量的,道:『便嫁個窮漢,也是一對夫妻,勝似而今豐衣足食,穿綾着錦。』衆雖不語,卻便個個動心。衹有一個小妾,名叫賽蓮。這女子情性夙純,每常在衆妾之中,不爭寵,不妒人,敬嫡愛婢,等閑也不出閨閣。她聽了元鄉老這一句話,便悲哀情切。回到房中,不通婢女們知,點一炷香,望空拜了幾拜,說道:『我也是生來一個女流,不幸父母貧寒,把我賣與人傢做妾。既已做妾,雖是個老漢丈夫,也是隨他一場,如何又去嫁人?衹願得老丈夫壽算綿長。縱有差池,决無改嫁之理。』說罷,袖中拿出一把剪子來。”卻是何用,下回自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南印度王建佛會 密多尊者闡禪宗第二回道童騎鶴闖妖氛 梵志惺庵留幻法
第三回蒲草接翅放青鸞 槍棒化蛇降衆少第四回衆道徒設法移師 說方便尊者開度
第五回三尖嶺衆賊劫庵 兩刃山一言化盜第六回本智設法弄師兄 美男奪俏疑歌妓
第七回純一報恩留長老 酒傭懷忿算高僧第八回巫師假托白鰻怪 尊者慈仁螻蟻生
第九回擾靜功頑石化婦 報仇忿衆惡當關第十回賽新園巫師釋道 靈通關商客持經
第十一回兇黨回心因善解 牛童正念轉輪回第十二回元通說破靈通關 梵志擴充法裏法
第十三回指迷人回頭苦海 持正念靜浪平風第十四回破幻法一句真詮 妙禪機五空覺悟
第十五回茶杯入見度傢僧 一品遺書薦梵志第十六回弄戲法暗調佳麗 降甘霖衆感巫師
第十七回賽新園復修舊廟 東印度重禮真僧第十八回二十七祖傳大法 達摩老祖度元通
第十九回清寧觀道副投師 輪轉司元通閱捲第二十回陶情逞能誇造酒 風魔設法警陶情
第二十一回妾婦備細說衷腸 王範相逢謀道路第二十二回詠月王陽招諷誚 載酒陶情說轉輪
第二十三回貪嗔癡路過分心 清寧觀僧投老祖第二十四回神司善惡送投生 和尚風魔警破戒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