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展示童話大師真實生活:安徒生傳 》
詩人的狂野(2)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理解穆爾貝奇的非議並不睏難。當時,像安徒生其它很多草率出版的作品一樣,《詩集》同樣也是一部遊離在高雅和隨意之間的作品。讀者會看到很多精彩絶倫、寓意深刻的隱喻,但這卻是最純正的,安徒生把這些突發奇想的即興之作自嘲地稱為“雜貨拼盤”,其中包含着大量華麗的韻律。然而,這個“雜貨拼盤”卻是安徒生的詩歌乃至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風格在他的作品中幾乎無處不見,從宴會舞麯、專為具體場合創作的詩詞,到為舞會請柬、聖誕禮物、化裝舞會設計的小插圖和短詩,都洋溢着這種輕鬆而優美的旋律。所有這些讓人歡愉的歌麯和衹言詞組,常常會在不經意之間抵消他性格中的另一個方面———沉重、焦慮和憂鬱。正如他所寫道的那樣:“我強迫自己說,‘你一定要笑!’/笑聲驅走了一切煩惱/相信我,我們所贊揚的每一個人/都會在笑聲中找到自己的快樂!”這個“雜貨拼盤”同時也反映出,詩人是在通過對月亮進行樸實無華的感情宣泄,去挑戰那些所謂自命不凡的文人墨客:
我真的想用西班牙語去為你嘆息,
但衹可惜我對此一竅不通。
唉,更何況我對丹麥語也知之不多
我心瀋寂。
如果你不能馬上讓我的心回歸安逸,
我定會為你彈奏維特第二麯。
有些人也許會把詩詞視為文學大餐中的雞肋,但安徒生卻從來沒有對自己的詩詞是否存在語言方面的問題有過任何顧慮。最終,他已經能靈活自如地應付講演了,此時,他的目標是盡可能地去嘗試各種風格、主題、觀點和場合,他堅信,衹有不斷超越眼前的邊界,一個人才能知道真正的邊界在何處。也正是因為如此,出自安徒生手中的第一部詩集纔擁有這種不可抗拒的韻律和氣勢。從1830年到1832年期間,這位年輕詩人的作品在靈活多變方面所展示出的才華,已經讓世人感到驚詫。他的作品不僅涉足描寫自然、人物和個人經歷方面的詩歌,也有情詩和民謠。甚至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年輕詩人都會在不經意間把純粹的散文如雨水一般滲透到詩句的土壤之中,比如《詩集》的結尾就是一篇名為《幽靈》的長篇故事,最終,這篇故事改名為《旅伴》,並得到了大傢的喜愛。這種語言流派上的變異顯然不是偶然的,而是經過了長期處心積慮的構思,這種風格在1831年開始創作的第二册詩集《幻想與隨筆》中再一次得到了體現。在這本詩集中,所有的詩都不同程度地夾雜着散文體語言。兩次嘗試完全追隨了在藝術流派與風格之間分分合合的浪漫主義詩歌題材。從另一個方面看,這種形式上的奔放和自由,也反映出1828年到1831年期間這位剛剛新鮮出爐的年輕大學生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宣泄與釋放。在擺脫了米斯林的束縛之後,壓抑在腦海中的詩詞如同潮水一般傾瀉而出,正如詩人所高呼的那樣:“為了真正的詩歌,拋棄一切的枷鎖/衹有瀋浸在散文的海洋裏,詩歌纔會發光。”
在安徒生的前3部詩集(1830~1832)中,我們可以發現,詩人深切地渴望着能從每一個角度去刻畫自己那充滿抒情和爛漫的個人形象。而在風格、題材和範圍方面,正如我們在上面所提到的那樣,詩人的作品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儘管在《詩集》、《幻想與隨筆》、《一年中的12個月》這3部詩集的100多首詩歌中,莊重與平淡總是如影隨形,但這畢竟瑕不掩瑜。其實,這並不難理解,即使是安徒生自己也把第一部詩集稱為“詩歌大雜燴”,因為其中的作品在形式和內容方面風格迥異,但這也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境界。例如,在一首描繪暴政之形式和起源的詩歌中,安徒生不僅大膽地采用數學公式作為描述手段,而且居然還把數學符號放在了自己的詩句中!對於他來說,詩詞同樣也是一塊黑板,在樸實無華的內容敘述之間,嚮人們娓娓動聽地道來:一種形式如何會變得如此頑固僵化,同時,一針見血地道破其中的原委———栩栩如生,而又充滿激情,不僅說出了作者的心中所想,而且洋溢着他內心的情感。
在前3部詩集中所展現的近乎狂野的探索和“雜貨拼盤”的背後,我們看到的,則是一個內心無比純淨,境界無上清雅,嚴謹而投入的詩人。這些詩源於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在生活和工作、思想和情感上最簡單、最純潔的一個時期,而此後,為皇室傢族創作詩詞,為官僚、軍人以及樞密院的大臣要員書寫宴會詩,幾乎成了他在人們心目中永久的角色。當這個不滿25歲的年輕詩人用激情和血性撞擊着詩歌的血脈和靈魂之時,他所創作的每一首詩詞無不光芒四射,在凝重的詩句中回蕩着讓人心胸蕩漾的震撼,這種語言所體現出來的力量,在文學史上幾乎是前無古人的,即使是在此後的100多年間,同樣也是他人所無法企及的。在人們曾經一度把法國詩人查爾斯?波德萊爾視為現代藝術之父的20多年前———現代藝術的威力在於,它能夠“在喧囂都市的不毛之地中,既能看到道德的淪喪,又能發現隱藏在浮華背後的美”,而早在20多年之前,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就已經領悟了其中的奧妙,他把繁雜而繁華的都市生活經歷濃縮到自己的衹言詞組之間。於是,這些閃爍着現代大都市光怪陸離、流光溢彩的詩篇便應運而生了。誠然,安徒生在1830年出版的《詩集》中,並沒有太多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突出描寫城市陰暗面的詩詞,這和波德萊爾在1857年出版的《惡之花》如出一轍,但是,丹麥人卻已經開始用新時代的審美觀來描繪奧斯特蓋德大街“色彩繽紛”的繁華了:
陈雪松,刘寅龙 編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
|
|
丹麥親王寫的序言 | 前言(1) | 前言(2) | 英文版前言 | 目錄 | 真正的野蠻人(1) | 真正的野蠻人(2) | 真正的野蠻人(3) | 自然之子(1) | 自然之子(2) | 自然之子(3) |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1) |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2) |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3) | 舞蹈學生(1) | 舞蹈學生(2) | 舞蹈學生(3) | 舞蹈學生(4) | 邁入黃金時代(1) | 邁入黃金時代(2) | 邁入黃金時代(3) | 邁入黃金時代(4) | 安徒生的處女作(1) | 安徒生的處女作(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