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 走进大秦岭:中华民族父亲山探行   》 第51节:智者的激情(3)      王若冰 Wang Rebing

  老子当时就教导孔子说,人家诸侯朝见天子都要等太阳出来以后才动身,只有发配罪犯和为父母奔丧的人才会披星戴月赶路。所以赶着星星匆匆发丧,是礼仪之大忌。我们今天半道上遇到日食,如果这时还抢时间发丧,是对人家的不尊重。君子受人之托替人办理丧礼,就不能让主人感到不吉祥啊!
  从十多岁到五十岁,孔子利用各种机会向老子求教,老子也就向这位谦虚的学生大讲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观,以及他的圣人之道、修身之道、治国之道。
  升起于两千多年前的这两颗光华四射的文化星斗,就这么一老一少,相互照耀着,互相欣赏着,让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充满了人文光辉。
  在后来孔子留下的言论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出他对老子这位忘年交的感戴、崇敬之情。在谈到对老子的看法时,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说,老子就是那种让自己感觉到神秘莫测,可以腾云驾风,自由驰骋的神龙。被老子所说的那种"道"所吸引的孔子,甚至用"朝闻道,夕死可矣"来表达自己对老子赖以解释世界万物的"道"的迷恋。
  徜徉在灵宝境内新修的函谷关关楼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假如在两千多年前,没有老子和孔子这一老一少,一道一儒两位大师的相互交流,特别是假如孔子没有从老子那里获得那么多知识,中国传统文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尤其是那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至今都滲透在每一个中国人肌肤里的儒家文化,会不会还和现在一样让人咀嚼不够呢?
  在和别的旅游景区差不多一样豪华、气派得让人觉得一点都不真实的函谷关转来转去,我只记住了太初宫上面的"道教之源"几个字,和一尊老子骑牛西行的石雕像。
  说起函谷关令尹喜,还是我的老乡。他的老家就在西秦岭北坡的天水。
  尹西和老子的相遇,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情。他除了为我们后世创造了"紫气东来"这个词语以外,最为要紧的是,尹喜的诚心打动了多年来都述而不著的老子,于是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洞穿天地至理的大哲学家,终于在黄河岸边这座千古雄关驻留了下来,专心致志地完成了那部囊括宇宙万物的哲学著作《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就在老子在东秦岭支脉的崤山脚下随口说出宇宙万物之间的规律与联系的时候,远在希腊的西方哲学鼻祖亚里斯多德还没有出生。而且老子这种更注重精神意义的宇宙观,与后来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相比,则显得更加大气和自在。
  讲解员指着太初宫老子塑像说:"这就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地方。"
  其实,对于当年沿着唯一一条连接洛阳和长安的函谷古道逍遥而来的老子,在秦岭与黄河之间写作那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的情形,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老子当时也肯定不曾想到,他西行寻找归隐途中在函谷关短暂的逗留,竟就这么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留下了一轮永恒的太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花城出版社
第1节:我所了解的秦岭(代序一)(1)第2节:我所了解的秦岭(代序一)(2)第3节:我所了解的秦岭(代序一)(3)
第4节:从崦嵫山开始(1)第5节:从崦嵫山开始(2)第6节:创世记(1)
第7节:创世记(2)第8节:创世记(3)第9节:创世记(4)
第10节:创世记(5)第11节:东方圣母(1)第12节:东方圣母(2)
第13节:东方圣母(3)第14节:东方圣母(4)第15节:东方圣母(5)
第16节:神农(1)第17节:神农(2)第18节:一个民族的背影
第19节:东方特洛伊之战(1)第20节:东方特洛伊之战(2)第21节:大禹(1)
第22节:大禹(2)第23节:大禹(3)第24节:遭遇《黑暗传》(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