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鄰傢少婦 》
孫犁論
賈平凹 Gu Pingao
讀孫犁的文章,如讀《 石門銘 》的書帖,其一筆一畫,令人舒服,也能想見到書傢書時的自在,是沒有任何病疾的自在。好文章好在了不覺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孫犁那裏難尋着技巧,也無法看到才華橫溢處。《 爨寶子 》雖然也好,鄭燮的六分半也好,但都好在奇與怪上,失之於清正。而世上最難得的就是清正。孫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場,也不往熱鬧地去,卻沒有仙風道骨氣,還是一個儒,一個大儒。這樣的一個人物,出現在時下的中國,尤其天津大碼頭上,真是不可思議。
數十年的文壇,題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過去是,現在變個法兒仍是,以此走紅過許多人。孫犁的文章從來是能發表了就好,不在乎什麽報刊和報刊的什麽位置,他是什麽都能寫的,寫出來的又都是文學。一生中凡是白紙上寫出的黑字都敢堂而皇之地收在文集裏,既不損其人亦不損其文,國中幾個能如此?作品起碼能活半個世紀的作傢,纔可以談得上有創造,孫犁雖然未大紅大紫過,作品卻始終被人學習,且活到老,寫到老,筆力未曾絲毫減弱,可見他創造的能量多大!
評論界素有“荷花澱派”之說,其實哪裏有派而流?孫犁衹是一個孫犁,孫犁是孤傢寡人。他的模仿者縱然萬千,但模仿者衹看到他的風格,看不到他的風格是他生命的外化,衹看到他的語言,看不到他的語言有他情操的內涵,便把清誤認為了淺,把簡誤認為了少。因此,模仿他的人要麽易成名而不成功,為一株未長大就結穗的麥子,麥穗衹能有蠅頭大,要麽望洋生嘆,半途改弦。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誰要怎麽就可以怎麽的,除了有天才,有宿命,還得有深厚的修養,佛是修出來的,不是練出來的。常常有這樣的情形,初學者都喜歡擁集孫門,學到一定水平了,就背棄其師,甚至生輕看之心,待最後有了一定成就,又不得不再來尊他。孫犁是最易讓模仿者上當的作傢,孫犁也是易被社會誤解的作傢。
孫犁不是個寫史詩的人( 文壇上常常把史詩作傢看得過重,那怎麽還有史學家呢? ),但他的作品直逼心靈。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發老辣得沒有幾人能夠匹敵。舉一個例子,舞臺上有人演諸葛,演得惟妙惟肖,可以稱得“活諸葛”,但“活諸葛”畢竟不是真正的諸葛。明白了要做“活諸葛”和諸葛本身就是諸葛的含義,也就明白了孫犁的道行和價值所在。
1993年2月24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在女兒婚禮上的講話 | 相思 | 夏河的早晨 | 陋室 | 商州初錄(1) | 商州初錄(2) | 商州初錄(3) | 商州初錄(4) | 商州初錄(5) | 商州初錄(6) | 商州初錄(7) | 商州初錄(8) | 商州初錄(9) | 商州初錄(10) | 商州初錄(11) | 商州初錄(12) | 商州初錄(13) | 商州初錄(14) | 商州初錄(15) | 商州初錄(16) | 商州初錄(17) | 商州初錄(18) | 商州初錄(19) | 商州初錄(20)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