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與文明   》 8.????商鹺賈(8)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萬歷四十五年(1617)明政府為疏銷積引,推行綱法,規定將????場商人所持舊引分為十綱,編成綱册。每年以一綱行舊引,九綱行新引,聽商人據綱册為窩本。每年派行新引時,都以綱册所載各商持引原數為依據,其他????場的做法大體與此類似。當時徽商在綱册上已占優勢,他們很自然地將把持兩淮????利的優勢固定下來了。
  到了清代前期,在兩淮和浙江,西北商賈的勢力已完全無法與徽商相提並論。雍乾嘉年間領銜捐輸的兩淮????務總商,清一色的都是徽商,徽商的強勁勢力,於此已是看得非常清楚了。直到道光十年(1830)改行票法之前的200餘年中,那是徽州????商的極盛時代。
  明清時期徽商之富,稱得上是“富可敵國”。有這樣兩個數字,可以註釋富可敵國這四個字:
  清代乾隆年間,僅徽州????商的總資本就可抵得上全國一年財政的總收入!
  揚州從事????業的徽商資本有四五千萬兩銀子,而清朝最鼎盛時的國庫存銀不過7000萬兩!
  徽商通過????業生意,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纍,其活動範圍東抵淮南,西達滇、黔、關、隴,北至幽燕、遼東,南到閩、粵,徽商的足跡還遠至日本和東南亞各國。
  在揚州的徽????商中,繼黃、汪、吳數姓而興者,又有江、程、徐、鄭、曹、宋、鮑、葉諸族。
  場商專嚮竈戶收購食????賣給運商,他們利用壓價收????等手段盤肅竈戶。有的場商還招募????丁,自行産????,牟取厚利。運商則專事辦引銷????,他們以極低的場價購買食????,運至銷????口岸高價發賣,獲利最大。
  當時????商中還有總商與散商之別。總商是由官府指派的????商首領,一般由資重引多,辦事幹練者充任。每年徵課辦引時,都以散商分隸於各總商的名下,由總商督徵????課,查禁私????。朝廷有關????政大計也每與總商協商,總商的這種半官半商身份,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牟利機會。他們或夾帶私????牟取暴利,或放貸資本盤剝散商,或以聚資捐輸為名中飽私囊。
  清代揚州的八大總商,徽人占居其四。乾隆時,徽人汪應庚、汪廷璋、江春、鮑志道等都是煊赫一時的兩淮總商。江春為兩淮總商前後達40餘年,他多次率領衆商捐資助賑、助餉。
  徽商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江春和鮑漱芳,他們都是歙縣人。江春早年鄉試失敗,於是棄學經商,寓居商業中心揚州。他深諳官商結合的道理,乾隆六次下江南,江春徘徊接駕,並個人捐銀30萬兩。乾隆為他手書“怡性堂”匾額,賜封為內務奉宸苑卿,授以布政使之銜。揚州瘦西湖白塔,相傳為江春所建。江春“以布衣上交天子”,充分反映了徽州????商的財雄勢大。
  鮑漱芳從小跟隨父親在揚州經營????業,也沒有科舉經歷。他多次捐款為朝廷濟睏,1805年黃河、淮河大水災,洪澤湖决堤,他先後捐米六萬石,捐麥四萬石,賑濟了數十萬災民。改六塘河需開山歸海,他集衆輸銀300萬兩。
  鮑漱芳屢次捐輸,深得嘉慶皇帝贊賞。乾隆皇帝也曾親筆為鮑傢祠堂寫了“慈孝天下無雙裏,錦綉江南第一鄉”的對聯。
  上一頁
  [返回目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玄滋素液(1)1.玄滋素液(2)1.玄滋素液(3)1.玄滋素液(4)
1.玄滋素液(5)1.玄滋素液(6)1.玄滋素液(7)1.玄滋素液(8)
2.穿井取鹵(1)2.穿井取鹵(2)2.穿井取鹵(3)2.穿井取鹵(4)
2.穿井取鹵(5)2.穿井取鹵(6)2.穿井取鹵(7)2.穿井取鹵(8)
2.穿井取鹵(9)3.煮海熬波(1)3.煮海熬波(2)3.煮海熬波(3)
4.陽光産品(1)4.陽光産品(2)4.陽光産品(3)5.造????者:????丁(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