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影響近代中國的十位商人:國商   》 第51節:榮氏:富過四代的傢族(9)      言夏 Yan Xia

  此外,榮氏用賺來的錢先後開辦了廣新銀公司、大新貿易股份有限公司。1942年5月,汪偽政府進行幣製改革,榮氏以高超的金融手法,以僅相當於7936兩黃金的款額,還清了榮傢企業所欠在戰前相當於17萬兩黃金的全部銀行貸款。
  當然,在租界內榮傢也需要處處小心,藉用英美商傢的身份躲避日偽的脅迫。申新二廠與美國企業訂立租賃及經營合同,申新九廠改用美資名義,而申新三廠和茂新股東在上海創設的豐臺公司則是嚮美國註册。1941年7月,日本人曾指使汪偽政府接收申新二、九廠"歸為國營",因為兩廠所依靠的美商和英商的抗議與交涉,榮傢纔得以繼續保有兩廠的所有權。
  但是戰局的擴大使英美的庇護最終也失去了效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正式對美國宣戰,自然也就無所忌憚地進入了英美在上海的租界。在日軍搶掠之下,除去"申二"、"申九"兩廠虎口餘生外,其他各廠基本上都不再屬於榮氏名下。"申五"、"申七"和"申三"被日軍委托的日商強行經營;"申六"被強占;"福三"、"福六"、"福一"被交給了日商三興面粉公司經營;無錫的"茂二"則被日本華友製粉公司據為己有,並改名為華友大新面粉廠;"茂一"和"茂三"則在激戰中被毀……雖然企業被搶被毀,但榮德生本人拒絶與日本人合作。為了表明心志,1943年榮德生寫了一副"心正思無邪,意誠言必中"的對聯,至今這副對聯還挂在梅園裏榮德生的樂農別墅中(榮德生字樂農)。
  八年抗戰,留駐在沿海省份的榮傢企業絶大多數終於沒能逃脫被摧毀或被掠走的命運。出乎榮傢意料的是,入川後的"申四"和"福五"卻獲得了充分的發展。內地因為戰爭造成物資供應緊缺,使許多企業的盈利率高漲。比如"申四"的盈利率就達到了70%,如果算上暗賬,這個數字超過150%。
  與蔣氏政府齟齬日增
  抗戰勝利後的國民政府官員變得更加無序和貪婪。榮德生被特務綁架,榮宗敬的大兒子被逮捕關押。這些痛苦的境遇都為解放後榮氏主動留在大陸埋下了伏筆。
  1945年8月15日晚上9時,榮德生在上海的傢中聽到廣播中傳來消息:"日本無條件投降!"71歲的榮德生迫不及待地與妻子一同走到街上,加入歡呼的人群。榮德生在自傳《樂農自定行年紀事續編》中,用8個字形容了這一幕:"人山人海,欣喜若狂。"
  抗戰既已勝利。榮氏一傢摩拳擦掌,準備重整旗鼓,除了恢復被日軍破壞的各廠,還計劃開設天元實業公司,創辦天元綜合紡織廠,並準備在常州、江陰、沙洲等地圍墾大批沙田,作為棉花原料基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第2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2)
第3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3)第4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4)
第5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5)第6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6)
第7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7)第8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8)
第9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9)第10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0)
第11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1)第12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1)
第13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2)第14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3)
第15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4)第16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5)
第17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6)第18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7)
第19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8)第20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1)
第21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2)第22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3)
第23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4)第24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