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否定群雄解紅樓   》 第55節:正解太虛幻境詩詞歌麯(16)      崔耀華 Cui Yaohua

  實質上此麯是作者對《紅樓夢》中老莊人物性質的闡述。目的是教世。妙玉是黛玉升華而來,黛玉發展到極端就是妙玉。妙玉不同於“世之擾擾之人”,她是“蹈於鐵檻之外”之人,是已進入仙境之人。故將此麯和妙玉同解,使之形影相照,沁人肺腑,幽香撲鼻;妙玉的仙魂詩魄亦可直入哲理,使人有說不盡的妙處。
  (1)“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人和理不可分,指書中闡明的哲理和思想品格的高雅,如蘭氣之婷婷,芳馥而超群。
  (2)“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天生成”:天然形成的屬性;“孤僻”:性格古怪,難與人合。在作品中不僅妙玉有厭棄凡塵的僻性,寶玉黛玉和某些丫頭們也有一些厭棄凡塵的性質。故,“孤僻”,指不合時俗,作品中以“女兒”們代表的思想超凡脫俗,世人少見,使世人感到驚奇。
  (3)“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在作品中作者推崇的逍遙自得、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景象,即所謂:“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那樣的理想。對貴族階層花紅柳緑的生活作者取以否定的態度。
  (4)“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太高”和“過潔”:指作品中的老莊思想過於不合世俗之見,因此使得抱着世俗之見的人看不慣和妒嫌他。指受當時社會的指責和加害。
  (5)“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青燈古殿”和“青燈古佛”其隱喻相同。“青燈”,隱“清燈”,“人將老”,指朽也,盡也。“紅粉朱樓”,喻“女兒”。“闌”,殘盡。“春色”指以“大觀園”之美景所體現的真理。“春色闌”,引申為以大觀園“女兒”所體現的美好精神,由於清王朝的腐朽,使這種美的理想受到摧殘和冷落。
  (6)“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一說作者的良苦用心,無法實現自己的心願;二是指到頭來由於社會骯髒條件的限製,依舊會被社會所扼殺。
  (7)“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指在作品中用“女兒”所闡明的美好思想和事物,猶如碧玉無瑕那樣美,但由於社會環境的腐敗,這種美的思想就如同無瑕白玉陷落在污泥之中。“王孫公子”:指社會中的紈絝子弟。指作者所闡述的治世思想,它和那些過着貴族生活的紈絝子弟是沒有緣分的。也指一些人衹以“王孫公子”的角度、趣味、思想去理解作品中的內容,這類人的感嘆、惋惜,又何須如此呢?故“無緣”:又指作品中美好思想與這類讀者毫無關係。
  “喜冤傢”(第五回)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蕩貪歡媾。覷着那,侯門豔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豔魄,一載蕩悠悠。
  【解】
  愛情論者把此麯看成是寫“迎春成為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的一個典型代表。作者通過她的不幸結局,揭露和控訴了這種婚姻制度的罪惡,這是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甚至認為“婚姻不自由,在《紅樓夢》中,它是牽動全書的綫索”(《紅樓夢研究參考資料選輯》)。
  實則此麯是對社會中一些利欲熏心之輩,一旦在政治上爬到上層社會,就會暴露出他們狼子野心的反動本質。對社會中一些美好的思想,進行殘酷的迫害,使之夭折。
  脂曰:“‘冤傢’上加一‘喜’字,真新真奇。”這一“喜”字,體現了作者對用“冤傢”概念。對待社會矛盾鬥爭的一種玩世態度。迎春嫁給孫紹祖,是作者用婚喪嫁娶而喻社會美醜善惡事物之間的一種社會政治關係。
  脂又曰:“題衹有十二釵,卻無人不有,無事不備。”判詞仙麯不是寫一人一事,而是以闡述作者的社會觀、述哲、述理、述史為其目的。故,“中山狼,無情獸”是對社會政治黑客們無情揭露和謾駡之詞。“侯門豔質”:指書中以賈府的小姐丫環等藝術形式掩蓋下的“女兒”。“作踐”:殘酷踐踏、扼殺、摧殘。故曰:“嘆芳魂豔魄,一載蕩悠悠”。“芳魂豔魄”:指“女兒”。“蒲柳”:蒲柳易生而早凋,喻下層社會中的“女兒”。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出版前言第10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5)
第11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6)第12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7)
第13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8)第14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9)
第15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10)第16節:一事兩面(1)
第17節:一事兩面(2)第18節:一事兩面(3)
第19節:一事兩面(4)第2節:寶玉的真面目(1)
第20節:一事兩面(5)第21節:一事兩面(6)
第22節:一事兩面(7)第23節:一事兩面(8)
第24節:一事兩面(9)第25節:一事兩面(10)
第26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1)第27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2)
第28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3)第29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4)
第3節:寶玉的真面目(2)第30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