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类 花满朝圣路   》 第51节:必须和解      Hua Zi

  因此,无论你与谁争战,都是在与上帝争战;无论你伤害了谁,都是伤害了上帝。更具体地说,不管你把唾沫吐在谁的身上,最后都是吐在了上帝的身上;不管你把钉子钉进谁的手掌,而伤痕,都留在上帝的手上。
  所以,耶稣说:你在祭坛上献供品的时候,若想起有弟兄对你不满,就把供品留在坛前,先去同兄弟讲和,然后来献供品。
  耶稣说:先去同兄弟讲和。
  兄弟意味着所有的生命。所以《圣经》里说"向万物传播福音。"与兄弟讲和,就是与上帝讲和,或者说,是与上帝讲和的唯一途径。因为除此之外,并没有一个单独的上帝存在。
  早在12世纪,圣方济各就深刻地领悟了基督这句话的完全与美妙。因此,对圣方济各而言,万物都是他的弟兄,或姐妹。因为父亲只有一个。树是他的弟兄,蟋蟀是他的弟兄,小鱼是他的弟兄,甚至豺狼也是他的弟兄。花草是他的姐妹,燕子是他的姐妹,蝉也是他的姐妹。他就这样称呼它们,和它们说话。不仅如此,他看见虫子就拣起来放进草丛里,以免它们被践踏;他在林子里预备足够的蜂蜜和葡萄酒,为的是不让蜜蜂在寒冷的冬日饿死;在白雪覆盖的密林里走路时,他不在乎冰冷的枯枝是否会划伤他,却生怕自己不小心弄断了那些玲珑剔透的美丽枝叶。据说,当他讲道时,小鸟们会争先恐后地歇在他的头上,肩上,腿上,脚上,还有手掌上,甚至藏在他衣服的褶皱里。
  这就是圣方济各的方式:通过与万物和解来与上帝和解,通过爱万物来爱上帝。
  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学者去拜访一个禅宗大师,或许是因为旅途劳顿,或别的什么原因,他到达的时候,非常烦躁。他走到门口,先是脱掉鞋子,用力地扔向一个角落,然后很响地把门撞开,向大师问好。对于这样一个来访者,大师拒绝接受他的问候,大师说:"等一下,不要进来,你先去请求鞋子和门的宽恕吧。"学者很奇怪,说:"请求鞋子和门的宽恕?它们又不是活物。"大师回答道:"它们的确不是活物,但你愤怒地对待它们,就好像它们犯了什么罪似的。既然你可以愤怒地对待它们,为什么你不能请求它们的宽恕呢?要知道,那门是无辜的,它并没有对你做什么。"
  学者无可奈何地转过身去对鞋子说:"对不起,朋友,请原谅我的无礼。"又对门说:"对不起,我粗鲁地把你撞开是错的。"当学者说完这些话的刹那,他突然开悟了,一下子明白了道歉里所隐含的生命逻辑:"既然你可以发火,为什么你不能爱呢?"他抚摸着那扇门,泪水喷涌而出。大师立刻伸开双臂拥抱了他。
  和解就在那一刻发生了。
  所以耶稣说:然后来献供品。
  如果没有和解,祭祀是没有意义的,敬拜和奉爱的灯盏无法被捻亮,你无法与神建立一种甜美的关系。如果没有和解,你将被阻隔,你无法穿过那道存在的窄门,来到无限的上帝面前。你更不可能经验到那种巨大的无与伦比的喜悦与宁静--那种特殊的甘露,将无法在你的生命里凝结。
  因此,必须和解。国与国之间需要和解,种族与种族之间需要和解,宗教与宗教之间需要和解,人与自然之间需要和解,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解。不仅如此,人与自身,同样需要和解。
  除了和平,并没有别的什么能使这个世界开花,也没有别的什么能使你的生命开花。当你受苦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谁是这苦的原因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尘嚣中的微笑第2节:棉花开了一朵第3节:土地提供的快乐第4节:晚风永远在吹
第5节:阳光的香味第6节:大自然的祝贺第7节:理想的别墅第8节:把死亡变成一个庆典
第9节:死不是湮灭第10节:让生命奴役死亡第11节:死亡是一个顶点第12节:消失前已变成另一个人
第13节:我坚信他还在那里第14节:入土为安第15节:生命是一本无限的书第16节:白色独木舟
第17节:冬天涛响里的月光之旅第18节:眺望东湖第19节:大地之外的风景第20节:绿色到了夏天就成熟
第21节:不可逃避的严峻第22节:更深的沉落第23节:郊外的夜晚第24节:天堂在哪里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