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索性做了和尚:李叔同作品及墨寶集   》 第51節:弘一法師給劉質平的遺囑      李叔同 Li Shutong

  緻劉質平(遺囑)
  遺囑
  劉質平居士披閱:
  餘命終後,凡追悼會、建塔及其他紀念之事,皆不可做。因此種事與餘無益,反失福也。
  倘欲做一事業與餘為紀念者,乞將《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印二千册。
  以一千册交佛學書局(閘北新民路國慶路口〔即居士林旁〕)流通,每册經手流通費五分,此資即贈與書局。請書局於《半月刊》中登廣告。
  以五百册贈與上海北四川路底內山書店存貯,以後贈與日本諸居士。
  以五百册分贈同人。
  此書印資,請質平居士募集,並作跋語附印書後,仍由中華書局石印(乞與印刷主任徐曜居士接洽,一切照前式,惟裝訂改良)。
  此書原稿,存在穆藉初居士處。乞托徐曜往藉。
  此書係為餘出傢以後最大之著作,故宜流通以為紀念也。
  弘一書
  (1936年)
  弘一法師給劉質平的遺囑
  緻劉質平(青島)
  質平居士文席:
  雨奉惠書,具悉一一。承施資財,至感!此次到青島後,如入歐美鄉村,其建築風景,為國內所未見也。前有友人勸餘編輯兒童唱歌一捲,約初小程度,略含佛教淺理而無宗教色彩,以備佛教信者及他教信徒用之。未知仁者有暇任此事否?《清涼歌集》出版現象如何?仁者於下半年仍居寧波否?便乞示及!謹復,不宣。
  演音啓
  (1937年)緻劉質平(遺囑)
  質平居士文席:
  朽人已於九月初四日謝世。
  曾賦二偈,附錄於後: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裏。
  問餘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前所記月日,係依農歷也。謹達,不宣。
  音啓
  (1942年9月)
  緻李聖章李聖章(1885-1975):名麟玉。他是李叔同的侄子,幼時兩人是玩伴。其留學法國時,與蔡元培等發起成立"華法教育會",並任秘書。回國後先後在北京大學、中法大學任教。建國後,曾任重工業部顧問、北京工業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等。(行旅之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第2節:我到了虎跑寺第3節:到靈隱寺去受戒了第4節:和慧明法師時常見面
第5節:寡言此事最為緊要第6節:人生最後一段大事第7節:命終後一日第8節:敬三寶
第9節:放生與殺生之果報第10節:得子第11節:青年佛徒應註意的四項第12節:好的東西沒有膽量受用
第13節:凡事自己動手去做第14節:南閩十年之夢影第15節:當時很贊美他們第16節:品行道德要在俗傢人之上
第17節:忽然生了一場大病第18節:二一老人第19節:南閩十年之夢影第20節:佛法大意
第21節:佛法十疑略釋第22節:佛法非違背於科學第23節:佛法非能滅種第24節:佛法宗派大概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