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成就你的君子风范:礼乐人生   》 第51节:礼仪传承与当代教育(6)      彭林 Peng Lin

  言教不如身教,文王服侍父亲,可以说是竭尽敬爱之心,人人都看在眼里。这就为他的儿子武王树立了最好的榜样。武王成年以后,对待文王也是相当的孝敬。每当文王生病的时候,武王总是守候在他身边,晚上连冠带都不解,以便父亲有所召唤的时候,能够立即去做。武王的生活,一切以文王为中心。如果文王身体不舒服,一天只吃一餐,那么武王也只吃一餐。如果第二天文王身体略有好转,可以吃两餐了,武王才吃两餐。直到文王的病完全好了,武王的起居才恢复常态。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古代培养一个接班人的措施是多么的慎重和周密,古代做一名太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从小除了要受到系统的知识教育和礼仪教育之外,一言一行还要受到严格的监督,要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内外身心都能合于天道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年时代养成了好习惯,就会像天生如此一样,中规中矩的言行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周代以后,我国最重视儿童教育的朝代,大概宋朝要算一个。《三字经》和《百家姓》都诞生在宋代。但是,宋代也是古代史上相当特殊的朝代。大家知道,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有过它的繁荣时期,可是隐藏的问题也很多,公元1126年,也就是靖康元年,金兵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占了宋的都城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并且大肆掳掠之后才扬长而去。这就是岳飞在他的《满江红》里说的“靖康耻”。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全部丢了。不久,宋高宗在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建立了南宋王朝,从此偏安于一隅,既不思收复失地,也不思进取,错把临安当汴京,继续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结果,蒙古人兴起了,他们不仅打败了金,而且跨过长江,直捣南宋朝廷。南宋统治者节节败退,一直退到崖山,也就是今天的广东新会的海边上,元军紧追不舍,皇帝无处可逃,大臣陆秀夫背驮着皇帝从船上跳入海中,最后被海水淹没。如果要对宋朝的灭亡做一个描述,那就是先被金军推到了长江南岸,接着又被元军往南推,一直推进了南海。所以,宋朝是由北而南地被推进海里的。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朝代,这种触目惊心的历史非常值得后人去总结。
  朱熹生在南宋,朝廷的腐败和黑暗令他感到非常的痛心。他思考其中的原因,认为主要是教育的问题。朱熹在《小学题词》中说,宋朝之所以成为衰乱之世,根本的原因,是童蒙教育没有“养其正”,“蒙养弗端,长益浮靡,乡无善俗,世乏良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由于童蒙时期的教育没有能够扶正孩童的心性,所以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就越来越浮华不实。又由于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而是普遍白鹿洞书院中的朱子神像的浮华不实,所以乡间就没有好的风俗,社会上也就缺乏济世的良才。他认为古代圣人“建学立师”的目的,正是要“以培其根,以达其枝”。
  朱熹曾经在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讲学,还创办寒泉、竹林等精舍,弟子数以百计,因此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实践。他十分注重用儒家的礼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他认为古代圣贤教人为学的目的,“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他不满于当时许多书院学规的浅陋,不能得古人深意。所以,他“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诸楣间”,要求学生“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这就是朱熹亲手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接物之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华书局
第1节:礼乐人生前言第2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第3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2)
第4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3)第5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4)第6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5)
第7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6)第8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7)第9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8)
第10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9)第11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0)第12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1)
第13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2)第14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3)第15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4)
第16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5)第17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6)第18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7)
第19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8)第20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9)第21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20)
第22节:礼乐文化与人文素养(1)第23节:礼乐文化与人文素养(2)第24节:礼乐文化与人文素养(3)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