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否定群雄解红楼   》 第55节:正解太虚幻境诗词歌曲(16)      崔耀华 Cui Yaohua

  实质上此曲是作者对《红楼梦》中老庄人物性质的阐述。目的是教世。妙玉是黛玉升华而来,黛玉发展到极端就是妙玉。妙玉不同于“世之扰扰之人”,她是“蹈于铁槛之外”之人,是已进入仙境之人。故将此曲和妙玉同解,使之形影相照,沁人肺腑,幽香扑鼻;妙玉的仙魂诗魄亦可直入哲理,使人有说不尽的妙处。
  (1)“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人和理不可分,指书中阐明的哲理和思想品格的高雅,如兰气之婷婷,芳馥而超群。
  (2)“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天生成”:天然形成的属性;“孤僻”:性格古怪,难与人合。在作品中不仅妙玉有厌弃凡尘的僻性,宝玉黛玉和某些丫头们也有一些厌弃凡尘的性质。故,“孤僻”,指不合时俗,作品中以“女儿”们代表的思想超凡脱俗,世人少见,使世人感到惊奇。
  (3)“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在作品中作者推崇的逍遥自得、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景象,即所谓:“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那样的理想。对贵族阶层花红柳绿的生活作者取以否定的态度。
  (4)“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太高”和“过洁”:指作品中的老庄思想过于不合世俗之见,因此使得抱着世俗之见的人看不惯和妒嫌他。指受当时社会的指责和加害。
  (5)“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青灯古殿”和“青灯古佛”其隐喻相同。“青灯”,隐“清灯”,“人将老”,指朽也,尽也。“红粉朱楼”,喻“女儿”。“阑”,残尽。“春色”指以“大观园”之美景所体现的真理。“春色阑”,引申为以大观园“女儿”所体现的美好精神,由于清王朝的腐朽,使这种美的理想受到摧残和冷落。
  (6)“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一说作者的良苦用心,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二是指到头来由于社会肮脏条件的限制,依旧会被社会所扼杀。
  (7)“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指在作品中用“女儿”所阐明的美好思想和事物,犹如碧玉无瑕那样美,但由于社会环境的腐败,这种美的思想就如同无瑕白玉陷落在污泥之中。“王孙公子”:指社会中的纨绔子弟。指作者所阐述的治世思想,它和那些过着贵族生活的纨绔子弟是没有缘分的。也指一些人只以“王孙公子”的角度、趣味、思想去理解作品中的内容,这类人的感叹、惋惜,又何须如此呢?故“无缘”:又指作品中美好思想与这类读者毫无关系。
  “喜冤家”(第五回)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解】
  爱情论者把此曲看成是写“迎春成为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的一个典型代表。作者通过她的不幸结局,揭露和控诉了这种婚姻制度的罪恶,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甚至认为“婚姻不自由,在《红楼梦》中,它是牵动全书的线索”(《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
  实则此曲是对社会中一些利欲熏心之辈,一旦在政治上爬到上层社会,就会暴露出他们狼子野心的反动本质。对社会中一些美好的思想,进行残酷的迫害,使之夭折。
  脂曰:“‘冤家’上加一‘喜’字,真新真奇。”这一“喜”字,体现了作者对用“冤家”概念。对待社会矛盾斗争的一种玩世态度。迎春嫁给孙绍祖,是作者用婚丧嫁娶而喻社会美丑善恶事物之间的一种社会政治关系。
  脂又曰:“题只有十二钗,却无人不有,无事不备。”判词仙曲不是写一人一事,而是以阐述作者的社会观、述哲、述理、述史为其目的。故,“中山狼,无情兽”是对社会政治黑客们无情揭露和谩骂之词。“侯门艳质”:指书中以贾府的小姐丫环等艺术形式掩盖下的“女儿”。“作践”:残酷践踏、扼杀、摧残。故曰:“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芳魂艳魄”:指“女儿”。“蒲柳”:蒲柳易生而早凋,喻下层社会中的“女儿”。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第1节:出版前言第10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5)
第11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6)第12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7)
第13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8)第14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9)
第15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10)第16节:一事两面(1)
第17节:一事两面(2)第18节:一事两面(3)
第19节:一事两面(4)第2节:宝玉的真面目(1)
第20节:一事两面(5)第21节:一事两面(6)
第22节:一事两面(7)第23节:一事两面(8)
第24节:一事两面(9)第25节:一事两面(10)
第26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1)第27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2)
第28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3)第29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4)
第3节:宝玉的真面目(2)第30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5)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