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原始《光明之书》复印本的富人也许会因为这个故事而幻想破灭,但是其他更狂热的追随者却没有。"如果德·利昂真地写了这些话,"他们反驳道,"那么,他一定是在上帝的魔力帮助下完成的,他把他的教义放在谁的嘴里说出来并不重要,这些都是出自上帝之口的,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宗教狂热者胜出了,部分原因在于德·利昂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使得很多追随者确信,只有上帝才能说出这样雄辩的话语。不久,人们对《光明之书》的引用就像对《圣经》的引用一样充满了敬意和虔诚,甚至连《犹太法典》的学者也开始把它看作是一部圣贤之书,当处理各种神学上面的疑问时,也把它看作权威来求助了。
一个成功往往会引起另一个成功,在出版业和神学界都是如此。很快,《光明之书》的增补本就问世了,取名为《拉亚-梅赫穆纳》,作者不详,该书在《光明之书》的描述上又增加了灵魂的另两个部分:沙亚,给人类提供神的生命力的意识;叶伊达,灵魂的最高层面,与上帝的统一成为可能。
《光明之书》、《犹太法典》和生命之树为它的追随者既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灵感之源,也成为无尽的推测之源,但是这些神秘的观点是如何把卡巴拉教推向秘密团体的领地,以及威胁和阴谋的漩涡里的呢?
反犹太主义起到的作用跟往常一样,不时地得到一些猜想的滋养,即那些绝无谬误且本身自然会实现的猜想。从十三到十七世纪,尽管人们有些忧虑,但在英国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犹太人进行秘密的宗教仪式,在那里讨论卡巴拉教的各种元素。毫无疑问这确实如此。英国大惊小怪者很健忘,或者故意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爱德华一世曾经于1290年把犹太人从英国国土驱逐出去。那些斗胆回来的人,带着他们的后代,只能被迫进行一些秘密活动,而同时否认他们真实的存在,这满足了秘密团体经典的前提条件。
卡巴拉教以其所有的复杂性和神秘主义,为谋叛拥护者提供了必需的一切,把这个派系界定为具有颠覆性和危险性的。在纳斯塔·H·韦伯斯特经过充分调研但带有使人反感的种族主义倾向的作品《秘密组织和破坏活动》中,她提出了两种卡巴拉教。古代版本的卡巴拉教,指的是在《光明之书》出现之前,这时候的卡巴拉教是好的,里面充满了犹太元老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智慧;现代卡巴拉教,包括《光明之书》和其滋生派系,都是邪恶的。在韦伯斯特看来,《光明之书》最初的明智的忠告已经"与拉比的野蛮迷信混为一谈,又加上了他们自己的想象,因而明显带有他们的印记,"因而韦伯斯特就做出了合乎情理的判断,"虚假而应该受到责难,罗马教廷认为拉比们对犹太法典的传统进行了篡改和破坏。"
只要有机会,某个个体的古怪行为就会成为卡巴拉教及其颠覆本质的化身,尤其对于那些选择以这个角度看待这个教派的人。在十八世纪中期,没有人比哈伊姆·塞缪尔·雅各布·法克更能胜任这个任务了,他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古怪的伦敦人。法克除了极力鼓吹自己与卡巴拉教的联系之外,还声称能够创造奇迹,他从卡巴拉教的智慧汲取的才能。法克可以让一根很小的蜡烛燃烧好几个星期,通过重复一个特殊的咒语,他还能让地窖里填满煤炭,并且拿一个昂贵的晚餐盘子与一个当铺老板交换现金,在他回家之前,这个盘子又神秘地出现在他家里了。大概故事就是这样讲的。当伦敦的大犹太人礼拜堂受到火灾威胁时,据说法克阻止了这场火灾的发生,他在门上写了四个希伯来字母,大火就绕过了这个建筑,这个建筑幸免遇难,而其他建筑则被大火吞噬了。
对于他周围的这些神秘之事和超自然的做法,法克似乎沉湎其中。他也很享受奢华的生活,苦行禁欲在法克的生活方式里可是没有落脚之地。法克同时代人给朋友写的一封信就描述了与这个卡巴拉教神秘人物的一次会晤:
他的房间由墙上的一个银子烛台照得通亮,中间是一个分成八瓣的灯,是用纯银精心打造的。虽然里面有油,日日夜夜地燃烧,但是可以一直燃烧三个星期不灭。有一次,他隐居在房间里六个星期,不吃不喝,当隐居结束后,十个人接到了进入其中的命令,他们发现他坐在类似宝座的东西上,头用一条金色的头巾包着,脖子上系着一个金链子,链子上有一个下垂的银星坠儿,上面刻有神圣的名字。毋庸置疑,这个人凭借着他的神圣秘密的知识,高踞于同时代人之上。我无法向你详细地讲述他所完成的奇迹。我要感谢的是,我是那些寄居在他智慧羽翼下的人中的一员,我觉得此生很值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