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批評於丹 》
第5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51)
李悅 Li Yue
④第43頁。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裏仁》)
於丹解釋:“孔子的意思是說,君子對於天下事,不刻意強求,不無故反對,沒有薄沒有厚,沒有遠沒有近,沒有親沒有疏,一切按道義行事。”
“適”在此處應是“莫”的對立詞,“莫”在此處當“不可”講,“適”當“可”講就準確了。這句話應解釋成:“君子對於天下的事,不隨意認可,也不隨意否定,要以義為依據。”也即“無可無不可”。
⑤第44頁。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為政》)
於丹解釋最後一句時說:“一個人如果在說話裏面少了指責、抱怨,在行為中少了很多讓自己後悔的經驗,這個人出去做官做事,就能成功了。”
“尤”在此處應當“過錯”講,而不能當“指責、抱怨”講。因此“言寡尤,行寡悔”,應解釋成:“說話過錯少,行動悔恨少。”
⑥第47頁。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論語·子罕》)
於丹解釋:“孔子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禮節。他尊禮,守禮,行禮,並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一種自我修養。當做官的人,穿喪服的人,還有盲人,路過他面前,不管這個人多麽年輕,他也一定要站起來。”
於丹誤將“冕衣裳者”當成“做官的人”、“有官位的人”,或許於丹女士官本位思想過於嚴重,見到冕就想到官帽子。原文是將“齊衰”排在“冕衣裳者”之前,於丹卻特意將“做官的人”放在“穿喪服的人”之前,可見於丹女士對“官”是情有獨鐘的。
⑦第47頁。於丹將“修己以敬”解釋成“好好修煉自己,保持着嚴肅恭敬的態度。”
“敬”在這裏不應當成“恭敬的態度”,而應當成“恭慎做事”之意。於丹還將“修己以安人”麯解成“在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其實詞句上的本意衹是“修養自己而安撫別人”,“安”是當“安撫”講,不能當“安樂”講,何樂之有?
⑧第56頁。於教授寫道:“孔子曾經直截了當地跟他的學生子夏說:‘女(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就是說,你要想着提高修養,不要老惦記眼前的一點點私利。”
其實孔子是說:“你要做一個有修養的儒者,不要做一個無修養的儒者。”
回歸傳統文化李悅PK於丹引國傢級媒體關註
2007年4月3日 23:58
來源:北方新報 作者:高玉珍
東方網4月3日消息:我區評論傢李悅批評於丹的文章在引起《人民日報》等國內傳媒的關註之後,最近又被中央電視臺、《新京報》、《新聞午報》等傳媒關註。
4月2日,央視12套《一鳴論道》專欄以《當於丹紅了之後》為題作了專題評論,將李悅作為批評《於丹〈論語〉心得》的代表人物作了介紹。主持人路一鳴開篇便引用了李悅的話:“這是一個沒有文化大師的時代,但卻是一個文化名人輩出的時代,他們往往一夜成名。”隨後,路一鳴介紹了李悅給於丹指出的一些錯誤,並且和觀衆一同探討傳統文化需要什麽樣的平臺與現代人進行親密接觸。
日前,北京的《新京報》和上海的《新聞午報》也都以較大篇幅介紹了李悅批評《於丹〈莊子〉心得》的主要觀點以及於丹對《莊子》的錯解之處。有專傢認為,李悅於丹之爭之所以能夠引起《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臺等國傢級媒體的關註,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日益得到社會的重視,傳統文化正在社會大衆的熱情期待中走嚮回歸.
李悅又批於丹亂講《莊子》
http://www.northnews.cn 時間:2007-3-21 19:21:54 來源:北方新聞網
自嘲明知不可為,塞外布衣又發威——
我區評論傢李悅5萬字長文批評於丹亂講《莊子》
新報訊 (首席記者 張弓長) 本報春節前對我區評論傢李悅質疑於丹《〈論語〉心得》一事進行連續報道後,引起了讀者的廣泛關註。3月19日,李悅再次在天涯論壇上推出5萬字李悅在這篇題為《〈莊子〉不可以這樣講——再批評於丹》的文章中寫道:“這時批評的任務就更為艱巨,以致於僅僅從學理上已經不能擊垮偶像:有誰能用幾篇文章改變一個群體的集體無意識呢?而我偏苦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身為塞外一介布衣,卻想打碎各種強勢媒體聯手創造的神話,那難度是有目共睹的。”
李悅認為:“如果用批判與繼承的眼光看《莊子》,就能清晰地看到於丹顯然沒有正確全面評價《莊子》:衹字不提莊子反叛的批判力量和懷疑精神,衹字不提莊子蔑視權貴、追求自由和人性解放的理想,衹字不提莊子對官方哲學的強烈衝擊和否定……”的文章,批評於丹在《〈莊子〉心得》中亂講《莊子》,又一次在互聯網上引起關註。
3月21日,李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篇文章在網上兩天內點擊率高達2萬,引發了衆多網友的瘋狂跟帖和評說。《新京報》和中國民主與建設出版社也對我的文章很感興趣,多次打來電話要求轉載和出版。”
網友塞外李悅:傳道授業緣何目不識“金”
http://book.QQ.com2007年03月23日11:29 新聞午報
繼《〈論語〉可以亂講嗎———批評於丹》之後,網友塞外李悅昨日撰文《〈莊子〉不可以這樣講———再批評於丹》又一次將矛頭指嚮於丹。在該文中,塞外李悅將於丹錄製《〈莊子〉心得》時的修辭錯誤、古漢語常識差錯、讀錯字和麯解佛學常識等,一一道明。
挑刺1:常犯修辭錯誤
塞外李悅指出,於丹在央視做節目時,經常有修飾方面的錯誤,“她說‘莊子何其人’就有問題”。“在古漢語中‘何’是疑問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什麽’。而‘其’在古漢語是指示名詞,不用做主語,用來指一定的人或物,有‘那個’、‘那種’之意。如果‘何其’放在一起,就作‘多麽’講,‘莊子何其人’就是‘莊子多麽人’,根本講不通。”塞外李悅建議於丹改說“莊子其人”或“莊子何人”,但就是不能用“莊子何其人”。
挑刺2:缺乏古漢語常識
於丹講《莊子》時,將古文中的“三百金”解釋成“多麽大一筆錢”,被指為“嚴重缺乏古漢語常識”。塞外李悅解釋,在古文中,“金”不是指黃金一兩,而是一個古代貨幣單位,一金就是一個單位重量的銅。漢朝之前提到黃金是要用“斤”或“鎰”為單位的,二十兩為一鎰。《史記留侯世傢》中“漢王賜良金一鎰”中的“金”纔是“黃金”。“於丹教授自稱‘泡在中華版的書堆裏長大’,焉能不識‘金’呼?”
挑刺3:讀錯字實在太多
塞外李悅認為,於丹講《莊子》最不可原諒之處在於“錯別字實在太多了”。他列舉於丹將“腹”(fù)讀成(fǔ);將秩(zhi)讀成(chi );將“瞠目結舌”中的“瞠”(cheng)讀成(tang);將“污穢”中的“穢”(hui )讀成(sui)。網友們認為,大教授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實在不應該。
挑刺4:麯解佛學常識
於丹講《莊子》另有一處錯誤,被認為情有可原,“她不懂佛學常識,卻要講佛學”。塞外李悅認為,於丹將“三界”解釋為“前世、今世及下世”是亂講。“佛學不可亂講,大乘佛學的三界是指佛教宇宙觀的三個層次,這三界就是欲界、色界與無色界。欲界層次最低,其上依其精妙程度是色界和無色界。”
他指出,於丹將“三界”錯解為“前世、今世及下世”,是將佛教的“三世因果”說與“三界”說混淆在一起了。“於丹教授沒有學佛的學歷,講錯了是可以原諒的。但沒學過就是沒學過,不能隨便亂講。粉絲們不知道你沒學過,聽了你的演講,還要四處跟別人講,所謂謬種流傳,其害大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 | 第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 | 第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3) | 第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4) | 第5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5) | 第6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6) | 第7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7) | 第8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8) | 第9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9) | 第10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0) | 第1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1) | 第1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2) | 第1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3) | 第1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4) | 第15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5) | 第16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6) | 第17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7) | 第18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8) | 第19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9) | 第20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0) | 第2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1) | 第2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2) | 第2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3) | 第2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