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新解——思与行   》 乡党篇第十(1)      何新 He Xin

  [原文]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①。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②,唯谨尔。
  [译文]
  (10.1)孔子在乡社中,谦和恭顺,像不会说话的人。而在宗庙朝廷中,能言善辩,但是出言谨慎。
  [注释]
  ①乡党,乡社。党,堂也。恂音旬,逊也,恭顺貌。
  ②便便,辩辩。便旧读骈。
  [原文]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①,如也。②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③。
  [译文]
  (10.2)(孔子)上朝,与下大夫交谈,侃侃而谈;与上大夫交谈,沉默寡言。面对君主,恭敬审慎,沉着舒缓。
  [注释]
  ①下大夫、上大夫,贵族官名。公卿皆有大夫。
  ②,读瘖。哑也。
  ③踧踖,踌躇。与与,通徐徐,舒舒。
  [原文]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①,足躩如也②。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③。趋进,翼如也④。宾退必⑤,复命曰:“宾不顾矣⑥。”
  [译文]
  (10.3)鲁君召孔子任他为傧相。他的神色昂扬,步履快捷。向身旁人作揖,向左拱手,向右拱手,衣服前后摆动。翩翩快步向前时,像鸟儿舒展翅膀。宾客全部走净后,才回报国君:“宾客已经远去不回头了。”
  [注释]
  ①摈,即傧,迎宾者。勃如,勃然。
  ②躩如,捷然。躩,音矍,皇侃《义疏》云:“不暇闲步,躩,速貌也。”
  ③前后,俯仰的意思。襜,展也。或说襜音幨,整齐之貌。
  ④趋进,在行步时一种表示敬意的行动。
  ⑤宾退必,旧从“宾退”断句,不妥。“必”,通“毕”,宾客退席完毕。
  ⑥不顾,不复返顾、回头也,去不回也。
  [原文]
  入公门,鞠躬如也①,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②,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③。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④也。
  [译文]
  (10.4)孔子进入朝门,像在行鞠躬礼,好像不该进去。不停立在中央门前,不踩门槛。经过国君座位时,神色昂扬,步履健捷,而说话语气则像力气不足似的。提起衣襟上堂,恭敬小心,屏住气停住呼吸。从堂上退出,走下一层台阶,脸色才舒展开来,轻松愉快。下完台阶,就快步向前,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位置上,又是踌躇不安的样子。
  [注释]
  ①“鞠躬”两字双声,状谨慎恭敬貌。
  ②摄齐:摄,提。齐,衣襟。
  ③屏,音丙,又音并,屏气即屏住呼吸。
  ④踧踖如也,即踌躇然也。
  [原文]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①。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②。享礼,有容色③。私觌,愉愉如也④。
  [译文]
  (10.5)孔子手里拿着圭,像在鞠躬,似乎拿不住。举起如作揖,放下如授物。脸色战战兢兢,脚步紧凑,像踩着线。献礼物时,从容和气。只在私下相见时,才显得轻松愉快。
  [注释]
  ①圭,一种玉器,上圆或者作剑头形,下方。举行典礼的时候,君臣都拿着。
  ②足蹜蹜如有循:蹜音缩,蹜蹜,举脚密而狭的样子;如有循,循,直也,直线。
  ③享礼,古代出使外国,初到所聘问的国家,便行聘问礼。享,献也。“享礼”就是献礼,使臣把所带来的各种礼物罗列满庭。《仪礼·聘礼》:“及享,发气焉盈容。”“有容色”就是“发气焉盈容”。
  ④觌,音狄,相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内容简介图书目录学而篇第一(1)学而篇第一(2)
学而篇第一(3)学而篇第一(4)为政篇第二(1)为政篇第二(2)为政篇第二(3)为政篇第二(4)
为政篇第二(5)八佾篇第三(1)八佾篇第三(2)八佾篇第三(3)八佾篇第三(4)八佾篇第三(5)
八佾篇第三(6)八佾篇第三(7)里仁篇第四(1)里仁篇第四(2)里仁篇第四(3)里仁篇第四(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