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大唐詩人三部麯之:太白醉劍 》
第十四章 劍聖竜泉授劍法 詩仙荊門賦別離(2)
程韜光 Cheng Taoguang
諸人登岸,於荊門山泊船歇下。吳南攜衛府兵士四處搜尋巫教餘孽蹤跡;李白攜桃紅直入荊門山中,尋孟浩然而去。諸人相約,五日後於江船會合。
李白、桃紅進入荊門山中,頓見峭壁聳立,古樹虯結;山花爛漫,林木森森。沿山徑攀緣數裏,竜泉洞已在眼前:環水抱山,鐘乳繽紛。洞前一片古林,落葉盈尺。二人正在探望,就聽洞頂崖石之上有人笑道:“天下太平,應以詩文求功名。來此求劍,若緣木求魚,無以言教!”李白應聲望去,就見一人猿臂蜂腰,挺拔若鬆;面若蒼玉,目光炯炯。正欲搭話,那人縱身一躍,已至李白麵前。
孟浩然此時不知從何處冒出,一臉汗水,見李白高聲嚷道:“太白快來助我!又輸裴旻三劍,害我繞洞狂奔三周,而大汗淋漓矣!”李白聞言而笑,桃紅亦笑。孟浩然見有女子,急忙扯上衣衫,斂色道喜:“太白伉儷,天地絶配!”
裴旻與李白相見。“我亦愛詩,勝似愛劍。讀太白之詩,瑰麗壯觀,曠遠奇逸,欲罷不忍。‘五月天山雪,無花衹有寒。笛聲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還有‘海內賢豪青雲客,就中與君心莫逆’。還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還有……最喜歡‘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此詩淡而愈濃,近而愈遠;渾然天成,一瀉無餘,令人神往。我為金吾將軍西徵吐蕃,北伐契丹,時時欲以詩歌記之,搜腸颳肚,竟不得半句。太白今日前來,定要教我!”言畢,就要行師徒大禮,被李白扯住。“將軍劍術無雙,‘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曾當百萬師’。太白懇請收我為徒!”
孟浩然見狀,不由笑道:“一人傳詩,一人授劍,兩不相欠!”
聽孟浩然之語,裴旻疑惑道:“太白醉劍已是無上劍法,比肩劍仙吳子隆之風雷劍法,霓中仙子公孫大娘之梅花劍法尚不能抵,裴旻劍法弗如也!”
李白、桃紅已聽出孟浩然與裴旻之語必有不實之詞,亦笑望孟浩然。孟浩然面帶窘色道:“我與太白作別,攜詩至此,裴旻玩味詩文:‘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回’。閉口不提授劍法於人。又言其劍法雖高,亦老於山林,學劍無用,不如習詩。我衹好言其劍法不精,太白醉劍高妙無窮,我請太白前來,為其傳授劍法。”
孟浩然見諸人皆笑,亦笑道:“今有朋自遠方來,裴旻有酒乎?”
三人於洞前林地,席地而酒。輪流把盞,言談甚歡。飲至酣處,裴旻起身舞劍:
一枝獨放,劍芒如電,直破蒼穹;疏影橫斜,劍氣如霜,萬物驚怵;滿天星雨,劍光抖動,如降星雨;春華秋實,劍法繚繞,劍鋒突現;仙子散花,劍如飛蓬,脫手而去;亂花迷眼,劍如飛輪,勢不可擋;百花齊放,劍尖吐蕊,殺氣驟至;落英繽紛,劍捲殘雲,風聲四起……
衹見林枝搖曳,樹葉狂捲;林地之中,瞬時頓現一片白地,幹幹淨淨,如風吹一般。樹葉為劍光旋起,緊緊包裹身影,不識人面……李白、桃紅早已看呆。就聽一聲“當”,長劍鳴響,擲嚮天空……樹葉颯颯而落,裴旻持鞘而立……忽聽一聲錚音,劍已入鞘!
一隻山雀,中劍落地,哀鳴啾啾!
裴旻劍法如此!李白、桃紅平生哪見如此劍法,不由嘆道:“真神人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河南文藝出版社 |
|
|
前言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1)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2) | 楔子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1)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2)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1)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2)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1)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2)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3)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5)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1)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2)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1)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2)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4) | 第六章 李白辭師逢桃紅 魂魄升天識太真(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