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用心去遊   》 第51節:法國(35)      劉心武 Liu Xinwu

  我仔細地觀察彩車上的同性戀者,不禁有些驚異。依我的思維慣性,同性戀伴侶,總是有一方要扮演異性角色,男同性戀裏必定有一位是女裏女氣,說起話來娘娘腔的;而女同性戀裏則會有一位比較粗獷,舉手投足較富男人氣;如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裏所表現的那種同性戀,我覺得能夠理解,並以為是典型的同性戀現象。但巴黎這回同性戀大遊行裏的男人,卻找不到一個柔弱的例子,更絶無一位捏拿出女性的做派,竟然個個都肌肉發達、體魄雄健,他們在音樂伴奏下的肢體語言,充溢着陽剛之氣;而那些女士呢,一個個三圍都很標準,身段可謂婀娜多姿,面容堪稱嫵媚秀麗。難以想象這些男女會以同性間的愛戀為自身的情欲追求!陪我一起去看熱鬧的法國朋友後來給我解說,那種一方把另一方想象為異性,而那一方也就拼命地將自己異性化的同性戀,其實衹是同性戀族群中的一個小部落罷了,衹不過他們在公衆眼光下暴露得較早,比較容易引人註意而已,於是一般人便以為同性戀伴侶都是那麽配對兒;那種一方男扮女或女扮男的同性戀現在也還有,但已然不時髦了;現在巴黎有若幹同性戀俱樂部,如二區阿萊花園一帶的男同性戀俱樂部,門窗上以六色彩虹旗為標志,出入的淨是壯漢偉男;他建議我無妨去某些同性戀咖啡館、酒吧細作觀察,我後來隨他去了,觀察的結果是,同性伴侶中,非常男性化與非常女性化的比例果然都非常高,壯漢配
  弱男與弱女配假小子的情形也有,卻真的衹屬於很不典型的偶然出現。
  同性戀作為一種人類生存與情欲流瀉現象,確實值得更深入地認知、更慎重地對待。
  巴黎——也不僅是巴黎——整個法國的同性戀者,在追求他們的正當權益方面已經奮鬥了很久,在每年6 月第三個周的周六,也就是法歷立夏日後的那個周六,開展包括遊行在內的種種公開活動,近年來已成了他們的行為慣例。每年的這種盛大活動,都有一個主題,那麽,2000 年的這次大遊行,主題是什麽呢?就是慶祝對他們有利的“公民互助公約”的實施嗎?不,那衹是一個次要內容,他們這回行動的主題是:爭取同性戀同居者家庭領養孩子的權利!
  陪我觀看6?24 大遊行的法國朋友對我說,他個人對同性戀沒有偏見,“公民互助公約”能保障同性戀同居者的許多權利,他為他們(她們)高興,但是,他們(她們)要求領養孩子,這未免有點過分了!不少法國人跟他看法接近,認為同性戀同居者如果領養幼童,在兒童心性發育過程裏,會派生出一個認同問題:誰是爸爸?誰是媽媽?倘若同性伴侶都是壯漢或都是美女,則這個問題將更加尖銳,讓這樣家庭裏的孩子擁有兩個爸爸而沒有媽媽,或
  擁有兩個媽媽而沒有爸爸,對他們是不公正的,他們將為此難以跟其他家庭裏的孩子認同,將因此而難以融入社群,所以,他對這些彩車上以扭動身軀的肢體語言謀求領養孩子的同性戀者,要說一聲:“不。”他問我持怎樣的看法?我聳聳肩膀,對他說,對一個還沒有把三角函數演算熟練的人來說,你要他解答一道微分或積分問題,那衹好繳白捲。
  彩車大遊行約一個來小時纔終於結束,他們的終點是塞納河右岸的聖? 路易島。彩車的製作是非常耗財的,這些彩車的製作費是哪兒來的?開車的司機也都是同性戀者?還是他們雇傭來的?他們那爭孩子領養權的奮鬥還要繼續多久?最終會得到那權利嗎? 2001 年6 月24 日的大遊行,是歡慶領養權到手,還是繼續爭取?或許又有什麽新的訴求?……熱鬧看完
  了,我腦子裏還轉悠着諸多的問題。
  2000 年11 月18 日記於北京溫榆齋
  記住他——勃呂納梭
  我的法國朋友戴鶴白告訴我,有兩個人的名字一定要記住,因為他們對人類提升生活品質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個是康明基,另一個則是勃呂納梭。我知道英國的康明基是抽水馬桶的發明人,他在1775 獲專利,其抽水馬桶的原理結構一直被我們沿用到今天。勃呂納梭呢,我一下子想不起來有什麽功業,戴鶴白就問我記不記得雨果那《悲慘世界》最後的情節?啊,我知道了,他是19 世紀巴黎地下水道的總設計師,開創了人類城市科學處理污水的先河,確實也很偉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澳大利亞(1)第2節:澳大利亞(2)第3節:澳大利亞(3)第4節:澳大利亞(4)
第5節:澳大利亞(5)第6節:澳大利亞(6)第7節:澳大利亞(7)第8節:奧地利(1)
第9節:奧地利(2)第10節:德國(1)第11節:德國(2)第12節:德國(3)
第13節:德國(4)第14節:丹麥(1)第15節:丹麥(2)第16節:丹麥(3)
第17節:法國(1)第18節:法國(2)第19節:法國(3)第20節:法國(4)
第21節:法國(5)第22節:法國(6)第23節:法國(7)第24節:法國(8)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