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講述歷史老城:北京城的明朝往事 》
鬆筠浩氣楊繼盛(2)
萬明 Mo Ming
張兆裕 Zhang Zhaoyu
入獄以後,面對即將遭受的酷刑,楊繼盛拒絶了友人送來的可以消炎止疼、減輕痛苦的蚺蛇膽, 他說:“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膽”。於是凜然受刑。他在獄中受盡酷刑。由於遭受殘酷的杖刑, 他的傷口之處已經大面積腐爛, 裏面的筋骨都露了出來。這位鐵錚錚的漢子,蘇醒後自己動手用茶碗碎片割去腐肉,拉斷殘筋。見到這幅情景的獄卒,手中的燈籠不禁險些落地。就這樣,他依靠一身正氣,錚錚鐵骨,以頑強的毅力奇跡般地活了下來。然而即使如此,將他看作眼中釘、肉中刺的嚴嵩仍不能讓他活下去,必欲置之於死地而後快。他在獄中三年,最後嚴嵩把他的名字偷偷添加在死刑犯名單的後面,終被慘遭殺害於西市,即現在的西四。年僅40歲。楊妻張氏也是一個忠烈之人,她曾上疏請求替死而沒有獲準,就在楊繼盛就義的當天,她自縊而死。
楊繼盛捨身取義的高尚精神和氣節,感動了京城百姓,深得民心,在押解他去會審的途中,觀看的百姓充滿了街道,以致道路阻塞不能通行,人們不僅齊聲嘆息,而且為之流下了熱淚。他死了以後,他的朋友王世貞、王遴冒死備下棺材裝殮了他, 京城百姓流着淚交相傳誦他的彈劾嚴嵩疏和就義詩。楊繼盛死後七年,嚴嵩罷官;後十年,嚴嵩削籍為民,抄沒傢産,嚴世藩伏誅;後十一年,明穆宗即位,為楊繼盛平反,謚忠愍。所以楊繼盛又被稱為“楊忠愍”。
在刑部大獄中,楊繼盛曾寫下詩篇《小雪》:“破空不奈西風冷,況復蕭條一敝裘。疏雪飄殘憂國淚,寒更敲碎貫城愁。悲歌勞憂慚燕士,坐臥渾忘是楚囚。四海尋傢何處是,此身死外更無求。”身陷牢獄的他,面對殘破牢房飄進來的雪花,聽着寒冷鼕夜中的破碎更聲,他感到似乎北京城都充滿了憂國愁思,從而抒發了忠貞愛國、視死如歸的一片赤子之情。
在鬆筠庵,存有楊繼盛的手書聯語:“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這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也就是楊繼盛就義的那一年由他書寫,後來刻石存世的。英氣逼人的詞句,雄勁有力的書法,讀之令人肅然起敬。楊繼盛手書遺囑的刻石也在那裏,這份遺囑是在獄中寫成,其中飽含了他對親人的無限溫情,從千叮萬囑的字裏行間,我們可以感覺到錚錚鐵骨轉換成的百尺柔腸。遺囑原稿現在已經首批刊登在《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上。楊繼盛在他的北京宅第中,前後居住不到一年時間,還沒有在北京監獄中住的時間長,他當時關押在刑部大牢,明朝刑部相當於後來的司法部,建在宣武街西,因為官署所在那裏稱刑部街,也就是西單牌樓一帶。楊繼盛被害後,人們在他的故宅建立了祠廟,春秋祭祀,再後來就成了鬆筠庵。後人在故居西南角建造了一座小亭,把楊繼盛手書聯語、手書遺囑等刻石嵌在亭內壁上,此亭稱為“諫草亭”。不知什麽時候,人們還把守護城池的城隍神與楊繼盛聯繫在了一起,社會上盛傳楊繼盛就是都城隍神。就這樣,楊繼盛從人到神,永遠活在京城百姓的心中。
說起來在楊繼盛就義後的幾百年裏,鬆筠庵發生過許多故事。但是其中最著名的,還是300多年後,中國近代史上康有為、梁啓超集合十八省舉人聯名上書,拒絶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反對割讓臺灣的事件,也在此地發生。古代科舉由官傢車馬遞送,“公車”成為進京應試舉人的代稱,所以這一事件史稱“公車上書”。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慘敗,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廷欲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當時正值科舉會試之年,各省舉人匯集北京。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到北京會試,得知消息,極為憤慨。於是他們四處奔走呼號,要求拒簽賣國條約,力言不可割讓臺灣。但是最終條約還是簽訂了。此後,據說有1300餘名舉人在鬆筠庵諫草亭集會,康有為慷慨激昂發表演說,主張變法強國,並連夜起草了14000多字的上書,由全體舉人傳閱簽字,並由鬆筠庵集隊出發上呈。 “公車上書”雖然沒有成功,康有為、梁後超等人提出拒簽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三項主張,印發全國,影響頗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山東畫報出版社 |
|
|
揮師北平憶徐達(1) | 揮師北平憶徐達(2) | 揮師北平憶徐達(3) | 遷都定鼎說朱棣(1) | 遷都定鼎說朱棣(2) | 入世異僧姚廣孝(1) | 入世異僧姚廣孝(2) | 朱能地下猶護主(1) | 朱能地下猶護主(2) | 朱能地下猶護主(3) | 朱能地下猶護主(4) | 風華當年尋鄭和(1) | 風華當年尋鄭和(2) | 黑山迷霧辨剛鐵(1) | 黑山迷霧辨剛鐵(2) | 黑山迷霧辨剛鐵(3) | 法海壁畫探李童(1) | 法海壁畫探李童(2) | 法海壁畫探李童(3) | 名祠滄桑祭於謙(1) | 名祠滄桑祭於謙(2) | 名祠滄桑祭於謙(3) | 夢裏登城話阮安(1) | 夢裏登城話阮安(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