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心靈體操   》 第50節:陳灰      劉心武 Liu Xinwu

  母親一邊給他們抹藥,一邊絮絮地跟他們說話,大意是這如意膏如今藥廠不再生産了,這是傢裏最後一盒了,這藥不但能外敷,感冒了,實在找不到藥吃,挑一點用開水衝了喝,也能頂事;又笑說自己實在是落後了,衹認這樣的老藥,如今新藥品種很多,更科學更可靠,可惜難得熟悉了……末了,她竟把那盒如意膏送給了對面的小夥子,囑咐他要天天給凍瘡抹,說是別小看了凍瘡,不及時治好抓破感染了會得上大病癥。她還想跟那兩個小夥子聊些別的,那兩人卻不怎麽領情,含混地道了謝,似乎是去上厠所,一去不返了。火車到了張傢口站,下車時,站臺上有些個騷動,衹見警察押着幾個搶劫犯往站外去。我眼尖,認出裏面有原來坐在我們對面的那兩個小夥子。又聽有人議論說,他們這個團夥原是要在三號車廂動手,什麽都計劃好了的,不知為什麽後來跑到七號車廂去了,結果敗露被逮……我和母親乘坐的恰是三號車廂。母親問我那邊亂哄哄怎麽回事?我說咱們管不了那麽多,我扶您慢慢出站吧,火車晚點一個鐘頭,父親在外頭一定等急了。
  母親晚年,一度從二哥傢到我傢來住。她雖然體胖,卻每天都能上下五層樓,到附近街上活動。她那跟陌生人說話的舊習不改。街角有個從工廠退休後擺攤修鞋的師傅,她也不修鞋,走去跟人傢說話,那師傅就一定請她坐到小凳上聊,結果從那師傅攤上的一個古舊的頂針,倆人越聊越近。原來,那清末的大銅頂針是那師傅的姥姥傳給他母親的,而我姥姥恰也傳給了我母親一個類似的頂針。聊到最後的結果,是那喪母的師傅認了我母親為幹媽,而我母親也就把他帶到我傢,儼然親子相待。鄰居們驚訝不止,我和愛人孩子開始也覺得母親多事,但跟那位幹老哥相處久了,體味到了一派人間淳樸的真情,也就都感謝母親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豐盈的樂趣。
  母親84歲謝世,算得高壽了。不僅是父親,許多有社會經驗的人諄諄告誡--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實在是不僅在理論上顛撲不破,因不慎與陌生人主動說了話或被陌生人引逗得有所交談,從而引發出麻煩、糾纏、糾紛、騷擾乃至於悲劇、慘劇、鬧劇、怪劇的實際例證太多太多。但母親84年的人生經歷裏,竟沒有出現過一例因與陌生人說話而遭緻的損失,這是上帝對她的厚愛,還是證明着即使是兇惡的陌生人,遭逢到我母親那樣的說話者,其人性中哪怕還有螢火般的善,也會被煽亮?
  父母都去世多年了。母親與陌生人說話的種種情景,時時浮現在心中,浸潤出絲絲縷縷的溫馨。但我在社會上為人處世,卻仍恪守着父親那不要跟陌生人說話的遺訓,即使迫不得已與陌生人有所交談,也一定盡量惜語如金,禮數必周而戒心必張。
  前兩天在地鐵通道裏,聽到男女聲二重唱的悠揚歌聲,唱的是一首我青年時代最愛哼吟的《深深的海洋》:
  深深的海洋,
  你為何不平靜?
  不平靜就像我愛人,
  那一顆動搖的心……
  歌聲迅速在我心裏結出一張蛛網,把我平時隱藏在心底的憂鬱像小蟲般捕粘在了上面,瑟瑟抖動。走近歌唱者,發現是一對中年盲人。那男士手裏捧着一隻大搪瓷缸,不斷有過路的人往裏面投錢。我在離他們很近的地方站住,想等他們唱完最後一句再給他們投錢。他們唱完,我嚮前移了一步,這時那男士仿佛把我看得一清二楚,對我說:"先生,跟我們說句話吧。我們需要有人說話,比錢更需要啊!"那女士也應聲說:"先生,隨便跟我們說句什麽吧!"
  我舉錢的手僵在那裏再不能動,心裏涌出層層溫熱的波浪,每個浪尖上仿佛都是母親慈藹的面容……母親的血脈跳動在我喉嚨裏,我意識到,生命中一個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間已經來臨……
  陳灰
  父親猝然去世,蓉娜竟沒有馬上飛回中國奔喪。親友們去安慰她母親時,有的就不免嘖有微詞。但母親卻非常曠達,母親理解並諒解她。適逢一傢大公司約定蓉娜去面試,那是她實在不能放棄的機遇。父母含辛茹苦,滿懷期望,將她送到大洋那邊深造,好不容易獲得了學位,經過幾番麯折,終於有被這傢大公司錄用的可能,若放棄最後的面試,那就等於將那職位拱手讓給了另一位競爭者--她知道從最初的十幾個面試者中,最後篩得衹剩下他們兩個,而那一位並沒有再被約會,衹被告訴"必要時還會聯繫",如果她回國奔喪,公司就必要那一位候補者了。
  獲得了那薪酬待遇不錯的職位,給人傢幹出了個樣兒,父親辭世三個月後,有了假期,蓉娜這纔回到北京,撲進母親懷裏相擁大哭後,她問母親父親有什麽遺言,母親告訴她,父親曾說,蓉娜先在那邊獲得工作經驗是好的,但是過幾年還是應該回中國來,為國效勞。她本來想跟母親說,父親既然已經辭世,那等她買妥了房子,轉換好了身分,就立即把母親辦過去,讓母親享享住單棟小樓帶草坪花壇的清福。母親捧着她的臉,看她的眼睛,她沒說什麽,母親已經看明白女兒想的是什麽。她也望着母親的眼睛,她知道母親看穿她定居那邊求發展的心思,即使回來,也是以外籍身分在外國公司駐華機構裏做事。母親永遠不會認同她的這一選擇,但母親又深刻地意識到,她已是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生命,必須尊重她,跟她做朋友。
  蓉娜父母都是在各自崗位上奉獻了聰明才智做出豐厚成績的知識分子,經歷過許多磨難,晚婚晚育,母親快40歲纔剖腹生下她。20年前,她還沒上小學,那時候叫落實政策,父親所在機構分了一套三室一廳的單元給她傢,結果
  從秋的聲音裏,聽到斑斕的旋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我的心理保健操第2節:皺皮蘋果第3節:譬如朝露第4節:春水浴心
第5節:心靈百葉窗第6節:一把米有多少粒第7節:這朵花兒叫喜歡第8節:雲錦滿心湖
第9節:鏇出自己的小木梨第10節:長吻蜂第11節:別臨時擺動舌尖第12節:香檳玫瑰
第13節:淡黃的銀杏第14節:親近牛筋草第15節:康熙開心果第16節:碰頭食
第17節:勇對平淡第18節:從今不怵這衹杯第19節:顧影自賞第20節:栽棵自己的樹
第21節:裝滿自己的碗第22節:半拉西瓜第23節:邁過本命年的“坎兒”第24節:我的緑寶石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