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傳 》
第50節:一九六○年的安保鬥爭(3)
大江健三郎 Kenzaburō Ōe
許金竜 Xu Jinlong
經過多次改寫--大約花費了三年時間,構成這部小說之原型的那些故事之一,就來自於祖父留下的日記。在閱讀這日記的過程中,瞭解到在拆毀與小說裏出現的屋子相同的老屋時,曾祖父的弟弟從十八歲直至將近六十歲一直生活於其中的那間地下室被發現了……這日記裏有着與這個故事相近的敘述。在曾祖父的弟弟的心裏,似乎存在着某個不為我們所知的信念,這信念支撐着他的一生,使他一直隱居在這地下室裏。我也曾思考,這一切究竟是怎麽回事?便聯想到這位藏匿於地下室,絶不背棄自己信念的地下生活者,曾書寫並發出那些與自由民權思想共鳴的通信文章。於是,我便找到了結束小說的方法。
我就這樣以自己的過去,故鄉森林裏以往的事件為素材寫了這部小說,就好像在山裏燃起一堆篝火,其周圍卻出現意料不到的烤焦了的空間似的,寫完小說後,我覺得自己因此而發現了各種各樣的東西。好像是自己也不清楚,與自己連接着的老傢以往發生的事情。好吧,那就安魂吧!但是,為了如此喚起那些野魂並安之慰之,我覺得首先需要清晰地喚來野魂的原型,必須辨明其原型。於是,便讓自己頭腦中的神話世界……也是個人世界……迅速豐滿起來,並漸次變成了文學的內容。有一個時期,我也曾關註結構主義,便將其放在《同時代的遊戲》裏進一步展開了。
--總之,從文學影響力之大來看,位於戰後第一的,恐怕就是這部作品了。可以說,對於以村上春樹《1973年的彈子球》這個題名為中心的作品,也施加了各種影響。最近,在輕小說作品中,也出現了有關兄弟和土屋倉庫的推理小說,並援用廣為人知的古典小插麯。藉助歷史的反復嘗試突破當下的《萬延元年的Football》這部作品本身,現在也成為被反復閱讀、引用和超越的目標。
我沒有機會瞭解現在的年輕人是怎麽閱讀這部作品的,因此,我什麽也不知道。大致說來,能夠巧妙寫出小說的人,也是能夠巧妙解讀小說的人。優秀小說傢就是優秀閱讀者。所以,有才氣的年輕作傢因為某種興致讀了我的小說,抓住某個被因此而喚起的東西,然後用自己語言自由地使其豐富起來,這種事情也是常有的吧。我本人就是最經常使用這種方法的人,有很多思路是被法國、英國、南美的詩人以及作傢所喚起的。我認為,我的小說也可能就這樣被改寫為下一代或下下一代的新小說。我覺得這就是文學的傳統,而且還是活生生地被傳下去的文學傳統。
--這部作品的問世,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後半期,日本的經濟高速成長期已經告一段落。我認為在那個時代,日本的現代化獲得了某種程度的物質性豐富,一直持續到現在的消費生活那時也開始成形。"超市天皇"這個人物的出現,一如其象徵着的大型超市的出現,以飲食生活為主,由農村生活樣式的變化和全國均一化所導致的郊外化--隨着戰後的這種經濟發展而出現的異變,實際上也以迅猛的勢頭擴展到了這個大瀨村。不過,您居住在東京,又是怎麽覺察到這些變化的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1) | 第2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2) | 第3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3) | 第4節:多餘的序言 文/莫言 | 第5節:作傢生活五十周年來臨之際 | 第6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1) | 第7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2) | 第8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3) | 第9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4) | 第10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5) | 第11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6) | 第12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1) | 第13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2) | 第14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3) | 第15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4) | 第16節:立志要當小說傢(1) | 第17節:立志要當小說傢(2) | 第18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1) | 第19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2) | 第20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3) | 第21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1) | 第22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2) | 第23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3) | 第24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