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成就你的君子風範:禮樂人生   》 第50節:禮儀傳承與當代教育(5)      彭林 Peng Lin

  太子到了二十歲,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已經成熟了,有能力獨立生活和處理各種事務,已經是成年人了。這一年要為他舉行成年儀式,當時稱為冠禮。從此以後,太保、太傅、太師不能再像過去對待孩子那樣處處嚴苛地要求他了。儘管如此,太子也難免有說錯話、做錯事的時候。太子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天下的治亂得失,絲毫馬虎不得。為了及時發現和糾正太子可能犯下的錯誤,專門設立了“司過之史”和“虧膳之宰”這兩種特殊的職司。一旦太子有了過錯,史官就一定要如實地記載下來,這是他的職責。如果史官膽敢為太子隱瞞,那麽就要把他處死。除了史官要記載太子的過失之外,負責太子伙食的宰官還要撤走太子的膳食以示懲戒。如果宰官不這麽做,也會被處死。
  這樣做還不夠,為了能有更多的人來參與監督,又專門設置了“進善之旍”、“誹謗之木”和“敢諫之鼓”這三樣東西。旍是一種旗子,誰有好的建議,都可以站到它前面,太子必須去聽取。“誹謗之木”的“誹謗”,與今天所說的誹謗不同。今天所說的誹謗是造謠、誣衊,古時候的誹謗是批評,這是要分清楚的。無論是誰,但凡是對太子有所批評的,可以站到誹謗之木前面,太子必須前往傾聽。“敢諫之鼓”是為有所勸諫的民衆設立的。太子的身份非常特殊,萬民天天仰望。好比是太陽和月亮,出現了日食、月食,天下的人沒有看不見的。同樣,太子把錯誤改正了,天下的人也沒有不知道的。這三件東西的設立,可以使太子所犯錯誤的損失減少到最小。
  除此之外,太子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境界,不能衹是讓大傢來糾正自己。方法是每天晚上瞽者為太子誦讀《詩》,工官要誦讀正諫,士則要嚮太子轉達民謠。
  大傢知道,《詩》的內容都是非常純正的,所以《論語》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裏面有不少篇章都是表達情感的,既有對戀人的愛情,對祖宗的崇敬,也有對遊子的思念,對貴族的不滿,等等,可是,每一篇都能做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對情感的把握非常有理性。經常誦讀默念這些詩篇,性情就會潛移默化,歸於雅正。
  我國自古就有許多很好的官箴官諫,大多是格言,經常溫習,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大戴禮記》裏面有一篇《武王踐阼》,裏面說武王目光所及之處,到處都是警示他的格言,比如他的坐席的四面、楹柱上、手杖上、腰帶上、器皿上、門上、窗戶上、寶劍上、弓上、矛上,到處都是戒書。比如坐席的前左端寫着:“安樂必敬。”意思是居安思危。前右端寫着:“無行可悔。”意思是不要去做將來會後悔的事情。洗手的銅盤上寫着:“與其溺於人也,寧溺於淵。溺於淵猶可遊也,溺於人不可救也。”意思是說,與其覆沒於人,寧可覆沒於深淵。覆沒於深淵還可以遊出來,覆沒於人就無法可救了。
  民諺民謠是人民的心聲。我們讀《國語》《左傳》,就可以看到許多語言生動、文句押韻,甚至帶有預言色彩的民諺民謠,它們是民衆對為政者褒貶和願望的集中表述。及時知道民諺民謠,可以瞭解民心,警示自己。
  《文王世子》有不少關於文王幼年表現的記載。還提到了古代的《世子法》。相傳文王、武王各有一套《世子法》,世子每一項美德的培養,都有禮法規範可循。例如,為了樹立孝敬父母之心,文王每天要三次問候父親王季。雞叫頭遍的時候,文王就要起身,穿戴整齊之後,來到父親的寢門前,詢問內侍父親晚上是不是睡得安穩。如果內侍回答說睡得很好,文王的心情就會很好。到了中午和晚上,文王還會到父親那裏詢問起居的情況,過程和早晨一樣。衹要內侍說王季的起居有所不安,文王就會面露憂慮的神色,走路的時候連步子都會不穩。一直要到王季的身體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文王也纔會回到常態。每到侍者嚮王季進膳的時候,文王一定要親自過問膳食的情況,絶對不允許把變質的食品端上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禮樂人生前言第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第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
第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3)第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4)第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5)
第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6)第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7)第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8)
第1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9)第1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0)第1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1)
第1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2)第1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3)第1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4)
第1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5)第1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6)第1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7)
第1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8)第2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9)第2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0)
第22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1)第23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2)第24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