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古董 》 收藏之旅 》
第50節:飯箏架上寫民俗 扶手椅前憶豪強(2)
廖文偉 Liao Wenwei
"老太君"真還一言九鼎,男主人和年輕女子於是聲言不賣了。徐樹仁頭上冒出汗來,他不知說什麽好,看看這農傢幾口,又看看同來的商販,一臉的無奈,滿眼的失落。
商販使了個要徐樹仁別再言語的眼色,示意可以走了,出了大宅子,古玩商販嘆了口氣。
"看來是婆婆當傢,不能勉強,慢慢再想辦法吧。"他說:"你越是捨不得走,他越是不賣。"
徐樹仁嘆了口氣,不情願的離開了"錦綬堂"。
轉眼又是兩度春秋,2004年石榴花又紅的日子,是個陽光明媚的周末。徐樹仁早早地醒了,窗外的麻雀已經鬧成了一團。既然不能再睡,不如幹脆起床。周末的濱河路有古玩集市,趁早去看看,說不定會有所收穫的。
於是他去了。
瀏陽的周末古玩集市尚未形成規模,也就是二三十個攤位,但遠近縣市依舊有古玩商販前來趕集。徐樹仁去時還衹有七八個早到的賣傢,零零落落鋪了幾個地攤,來"淘寶"的也還衹有寥寥落落三兩個人。剛剛瀏覽一兩個攤位,徐樹仁忽然看見有名攤主坐在一張太師椅上,椅子的後背搭腦成書捲狀……他一驚,急忙走了過去。攤主見有人朝他快步而來,忙站起身,一張大扶手椅,就是兩年前徐樹仁見過的那張,完好無損地出現在徐樹仁眼前!他顧不得古玩行裏要沉着冷靜不露聲色的古訓,摸了又摸,端詳了又端詳,迫不及待便問價。攤主一開口,竟是江西口音。徐樹仁這纔註意到,攤主是個從未謀面的江西人,問他,說來自銅鼓,笑容滿面,一迭連聲"老闆看看,椅子不錯"。徐樹仁哪裏還需再看,倒是擔心再過一時半刻,"淘寶"的收藏愛好者陸續增多,看中大扶手椅的决不會是他一個人,那時便難辦了。於是他對攤主說,他要這張椅子。
"我書房裏就要這麽張大椅子,好坐,舒服。"他敲敲椅子的搭腦,摸摸扶手,補充了一句:"價錢好說,你那麽遠來,就按你的價……"他尷尬地朝攤主笑笑,又說:"不過,我是出來散步的,沒帶錢……我的傢離這裏衹有百把米路,煩你送一下,我取錢給你,怎樣?"
攤主早已樂不可支了,連說"好、好",交待身旁一位攤主,請他照顧一下地攤,與徐樹仁一道擡起大扶手椅,徑直朝徐樹仁傢裏走去。百十來米的路程,徐樹仁覺得比千米萬米還長,好不容易進了傢門,他一屁股坐在大扶手椅上,唯恐它會不翼而飛。他心花怒放,眼前浮現出"林外嗚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的幻景,他陶陶然醉了……
還有一回讓他陶然而醉的際遇,也是一張"椅子",他是得來毫不費功夫的。
擡回傢裏細看,哪裏是什麽"椅子",明明是舊時富貴人傢擱置飯"箏(音)"的飯"箏"架子,舊時瀏陽、醴陵一帶俗稱"飯架子"。這是舊時用"箏"蒸飯,而當年七八口人的家庭不在少數,"箏"大而架亦厚重。之所以今天的年輕人會稱其為椅,實在是因為它的構造和形狀極像是椅。
"箏"架造型如同無扶手的靠背椅,束腰,壺門呈回紋,牙板上浮雕一雙佛手,腿成拐子回紋狀,下有托泥。托泥連成花框,鏤雕寶相花,腿成三彎狀。"靠背"施用鏤雕、浮雕、圓雕工藝,有麻姑獻壽,有劉海戲金蟾,有富貴花開,有喜鵲鬧梅。搭腦部位高浮雕竹林七賢,輔紋則為拐子竜……放置在飯廳中的飯"箏"架,紋飾繁復到這種程度,且還鎏了金水塗了朱紅,豈是普通百姓消受得了的?
古玩商販從何處尋覓得來,如今已無可查考,是黎傢大屋出來的可能性最大。因為,那名古玩商販將它賣給徐樹仁時,無意中說了一句,是"城裏北門拆遷戶拆遷祖屋時賣給我的",北門折遷戶中,數原來的黎傢大屋最最難知文化遺存的深淺!
得閑之時,徐樹仁曾經將太師椅與飯"箏"架並排擺在陽臺上觀賞。一俗一雅,俗有俗的精妙,雅有雅的斯文;前者是清末飲食文化的濃縮,後者是晚清廳堂設置的楷模,皆為民間藝術的珍稀遺存。看着,比着,徐樹仁陡然生出一個想法。放一隻今日的鋼精高壓鍋在飯"箏"架上,大扶手椅上斜倚一名着超短裙、露肚臍眼的少女,會是一種什麽情境呢?他啞然失笑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寫在《收藏之旅》前面的幾句話 | 第2節:初上收藏漫漫路 不識緙絲祝壽圖(1) | 第3節:初上收藏漫漫路 不識緙絲祝壽圖(2) | 第4節: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來(1) | 第5節: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來(2) | 第6節:諸升墨竹方入室 又迎戴熙山水來(3) | 第7節:石上牡丹爭富麗 鐵筆妙手字亦香 | 第8節:母子圖前讀仇英 一驚一喜話傳承(1) | 第9節:母子圖前讀仇英 一驚一喜話傳承(2) | 第10節:幾度春風吹又去 別時容易見時難(1) | 第11節:幾度春風吹又去 別時容易見時難(2) | 第12節:幾度春風吹又去 別時容易見時難(3) | 第13節:鋤下險救漢時鏡 鋤下險救漢時鏡 | 第14節:錦綉八哥投新主 五彩翠鳥別舊居(1) | 第15節:錦綉八哥投新主 五彩翠鳥別舊居(2) | 第16節:四進四出黃金洞 銅人圖像出山衝(1) | 第17節:四進四出黃金洞 銅人圖像出山衝(2) | 第18節:四進四出黃金洞 銅人圖像出山衝(3) | 第19節:萬般劫難逃九死 喜逢知己要新生(1) | 第20節:萬般劫難逃九死 喜逢知己要新生(2) | 第21節:孔廟階前三嘆喟 尼山信牌走湘中(1) | 第22節:孔廟階前三嘆喟 尼山信牌走湘中(2) | 第23節:小心覓得老信札 大意失卻老招牌 | 第24節:鈎沉歲月憑古籍 空山何處覓斯人(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