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类 》 阅世心语 》
第50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2)
季羡林 Ji Xianlin
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来,但是这两个已经够了。这一些例子透露了一条规律: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时,对外文化交流,也可以叫做时代化,就进行得频繁而有生气。这反过来又促进了本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国力更加强盛。凡是国力衰竭时,就闭关自守,不敢进行文化交流。这反过来更促成了国力的萎缩。打一个也许不太确切的比方。健康的人,只要有营养,什么东西都敢吃,结果他变得更加健康。患了胃病或者自以为有病的人,终日愁眉苦脸,哼哼卿卿,嘀嘀咕咕,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动,结果无病生病,有病加病,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清朝末年,被外国殖民主义者撞开了大门,有识之士意识到,不开放,不交流,则国家必无前途;保守者则大惊失色,决定死抱住国粹不放,决不允许时代化。当时许多有名的争论,什么夷夏之辩,什么体用之争,又是什么本末之分,都与此有关。这是一个国家似醒非醒时的一种反映,其中也包含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斗争。以后经历了民国、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等混乱的时期,终于迎来了解放。
在解放初期,我们的国家是健康的。对于传统文化不一概抹杀,对于外来文化也并不完全拒绝。对于保护传统文化曾有过一点极左的干扰,影响不是很大。到了"四人帮"肆虐时期,情况完全变了。"四人帮"一伙既完全不懂传统文化,又患了严重的胃病,坚决拒绝一切外来的好东西,谁要是想学习外国的一点好东西,"崇洋媚外"、"洋奴哲学"等等莫须有的帽子就满天飞舞,弄得人人谈"洋"色变。如果"四人帮"不垮台,胃病势将变成胃癌,我们国家的前途就岌岌可危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又恢复了健康。我们既提倡保护传统文化,加以分析,批判继承,又提倡对外开放,大搞现代化。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人们不能不承认,这是盛世之一,是最高的盛世,是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对矛盾的典范。从这正确的处理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全盘西化"是理论上讲不通、事实上办不到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西方以外的国家全盘西化过。
1987年6月6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人生 | 第2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第3节:不完满才是人生 | 第4节:走运与倒霉 | 第5节:缘分与命运 | 第6节:牵就与适应 | 第7节:谦虚与虚伪 | 第8节:时间 | 第9节:成功 | 第10节:爱情(1) | 第11节:爱情(2) | 第12节:知足知不足 | 第13节:漫谈伦理道德(1) | 第14节:漫谈伦理道德(2) | 第15节:漫谈伦理道德(3) | 第16节:漫谈伦理道德(4) | 第17节:论朋友 | 第18节:谈孝 | 第19节:老年谈老 | 第20节:老年四"得" | 第21节:老年十忌(1) | 第22节:老年十忌(2) | 第23节:老年十忌(3) | 第24节:老年十忌(4)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