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维斯的歌既不是乡村音乐风格,也不像同时代的桃瑞丝·德 1和帕特·伯纳2等人的风格。他的歌表达出了青少年的心声,而他们正是未来潮流的主宰。其他歌手还没意识过来,少年人和未脱少年习气的成年人就把埃尔维斯推上了音乐之王的宝座,而埃尔维斯受到如此厚待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
整个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保守、压抑的十年。循规蹈矩、墨守陈规是当时的主流观念,但是这种社会幽闭症让这个国家躁动不安的年轻人积极寻找符合自己追求的事物-一种与"随大流"的观念背道而驰的事物。他们正在寻找像埃尔维斯这样的人:独特的演唱,独特的舞蹈,考究的发型,以及坏男孩式的性感中流露出的一种玩世不恭。埃尔维斯就像一缕清风,而帕克刚好接住了这阵清风,并适时把它推向市场,卖出了一个极好的价钱。
埃尔维斯几乎是一夜成名,他自己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就被推到了 聚光灯下。他开始接到大量的拍摄活动,在闪光灯下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按照别人的提示摆着各种造型。尽管埃尔维斯是音乐界最近的大红人,但他在那些很没耐心的摄影师面前还是感到心虚,他们拍了一卷又一卷的胶片,埃尔维斯想让自己放松,以便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但是没能如愿。他不停地说笑,打趣别人,但是插在衣兜里的双手一直抖个不停,暴露了他的紧张。最后,他要求把收音机打开,在音乐的安抚下,他终于平静下来,开始准确地摆出造型、表现眼神。
唱片公司的推广人员找到埃尔维斯,想为他量身定做一本传记以便锦上添花。然而,弗农和格拉迪丝特别担心,弗农那段不太光彩的过去会公诸于世,因此埃尔维斯不情愿地对帕克老实交待了他们家以往的麻烦事。上校向埃尔维斯保证,没有人会知道这个真相,然后他把这个信息写进档案,供自己以后利用。
报纸和电视台要求采访埃尔维斯的信函向雪片一样飞来,帕克抓紧时间给埃尔维斯补上了要紧的一课,教他如何应对媒体和公众。如果有可能,他会从媒体拿来一份问题清单,然后逐条教埃尔维斯怎么回答。要是哪一家杂志或者报纸不同意先透露问题,帕克就会反复提醒埃尔维斯三思后再回答,说话的语速要慢,语气要友好。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帕克总是会在采访现场露面,一旦看到采访过程当中出现对埃尔维斯不利的势头,他就会适时打断采访。埃尔维斯对帕克的护航十分感激,他默默接受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没有上校,他会把一切都搞糟的。
帕克巧妙地利用埃尔维斯显而易见的不安全感,不断鼓励埃尔维斯对他的依赖。帕克常常用一些极其专业的术语解释商业运作或者演出协议,他明白,这会让埃尔维斯听得云山雾罩、不明所以。当埃尔维斯表示不明白时,帕克就拍拍他的背,告诉他别担心:"这种事就让我来处理,你只要把歌唱好就行了。" 听了帕克这种略带同情和施惠的语气,埃尔维斯觉得自己像一个什 么事也不会干的低能小孩,他本来就很脆弱的自尊心进一步遭到侵犯。沮丧无比的埃尔维斯确信自己不够聪明,不会处理商业上的事务,有了这种想法后,他以后再也没有动过自己介入商业运作的念头。他把所有事务一股脑儿移交给了帕克,甚至还表示,他不愿意听到一丁点商业方面的事情-比如说,他与鲍勃·尼尔的合同要到1956年3月才到期,然而在几个月前,鲍勃就遭到离弃,但是却没有从RCA公司买下埃尔维斯所支付的那笔费用当中分得一分钱。
埃尔维斯转而让自己尽情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一想到自己可以让成千上万人如痴如狂,他的心里就无比兴奋。埃尔维斯外出的时候,身边总是会围着一大群歌迷,公众倾泻在他身上的热情让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不过让他感觉最好的还是站在舞台上,对着自己的歌迷演唱,然后陶醉于歌迷们回馈给他的热爱当中。
上校了解媒体,而他了解观众。各家报纸总是会对那些引起了最大轰动的人不惜版面。在《伤心旅馆》发布后,埃尔维斯的名气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因为他的演出引起了歌迷近乎癫狂的反应。然而这种情景可以说是帕克一手策划的:刚开始时,他花钱雇了数十个女孩在演出的现场带头欢呼尖叫,这些星星之火很快就成了燎原大火,观众的情绪马上被引爆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