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双重生命   》 第50节:结语(2)      Annette Insdorf

  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有组织的宗教从没有太多的兴趣,并且也从未公开表示过这方面的兴趣,但从他后期作品中却能看出一种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1994年戛纳电影节上有人称他为“道德家”,但他拒绝了这一标签;于是对方又问他能否算是“形而上学者”,他耸了耸肩,回答道:“随你说吧。”我们很多人都觉得基耶斯洛夫斯基其实并未真正离开,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可能便是因为他也有可能信奉的那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状态——正如他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中所说的,那种“我们眼睛所见之外一定还有更多东西”的观点。
  具体来说,基耶斯洛夫斯基死后留下的是一个尚未开拍的三部曲计划,以及一个以他命名的法国青年电影人奖。他生前已和彼埃西维奇一同开始了《天堂》《地狱》《炼狱》三部曲的剧本工作。《天堂》的故事以意大利为背景,剧本由彼埃西维奇完成(他在1998年8月还告诉过我,他当时手里还在写着《信仰》《爱情》这两个剧本)。哈维·温斯坦说,基耶斯洛夫斯基曾告诉他:“我有个关于天堂、地狱、炼狱三部曲的想法,分设在三个不同的城市。天堂和炼狱我还不确定会放在哪儿,但地狱应该会是洛杉矶。”[3]
  在巴黎,马林·卡米兹的MK2电影制作公司在1997年设立了一年一颁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大奖,面向16岁至26岁的年轻电影人。候选人需要递交三个长度在五页之内的剧本,主题分别是“公民权”、“尊重”和“正义”。根据最终胜出的剧本,MK2会投资拍摄三部短片,并在自己的院线安排放映。1998年的比赛又有了三个新的主题:“给予”、“获得”、“分享”。
  如果基耶斯洛夫斯基泉下有知,可能会为这一奖项的设立感到欣慰,他自己当初也为教授电影学生而耗费心力。他不仅在母校洛兹电影学院教导演和编剧课,还在卡托维兹、柏林、赫尔辛基、瑞士等地授课。1995年在波士顿召开的一次记者见面会上,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一列火车开往某地,电影车厢十分拥挤。为了能让别人也上车,必须有人下去,给大家出地来。”但是,对于电影世界来说,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离去并非出空地,而是留下了一片永远都无法被填补的空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Source】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1)第2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2)第3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3)
第4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4)第5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5)第6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6)
第7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7)第8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8)第9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9)
第10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10)第11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11)第12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12)
第13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13)第14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14)第15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15)
第16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16)第17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17)第18节:个人背景 早期短片(18)
第19节: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1)第20节: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2)第21节: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3)
第22节: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4)第23节: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5)第24节: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6)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