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类 》 閱世心語 》
第50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2)
季羨林 Ji Xianlin
例子還可以舉出一些來,但是這兩個已經夠了。這一些例子透露了一條規律:在中國歷史上,凡是國力強盛時,對外文化交流,也可以叫做時代化,就進行得頻繁而有生氣。這反過來又促進了本國社會生産力的發展,使國力更加強盛。凡是國力衰竭時,就閉關自守,不敢進行文化交流。這反過來更促成了國力的萎縮。打一個也許不太確切的比方。健康的人,衹要有營養,什麽東西都敢吃,結果他變得更加健康。患了胃病或者自以為有病的人,終日愁眉苦臉,哼哼卿卿,嘀嘀咕咕,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動,結果無病生病,有病加病,陷入睏境,不能自拔。
清朝末年,被外國殖民主義者撞開了大門,有識之士意識到,不開放,不交流,則國傢必無前途;保守者則大驚失色,决定死抱住國粹不放,决不允許時代化。當時許多有名的爭論,什麽夷夏之辯,什麽體用之爭,又是什麽本末之分,都與此有關。這是一個國傢似醒非醒時的一種反映,其中也包含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鬥爭。以後經歷了民國、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等混亂的時期,終於迎來瞭解放。
在解放初期,我們的國傢是健康的。對於傳統文化不一概抹殺,對於外來文化也並不完全拒絶。對於保護傳統文化曾有過一點極左的幹擾,影響不是很大。到了"四人幫"肆虐時期,情況完全變了。"四人幫"一夥既完全不懂傳統文化,又患了嚴重的胃病,堅决拒絶一切外來的好東西,誰要是想學習外國的一點好東西,"崇洋媚外"、"洋奴哲學"等等莫須有的帽子就滿天飛舞,弄得人人談"洋"色變。如果"四人幫"不垮臺,胃病勢將變成胃癌,我們國傢的前途就岌岌可危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國傢又恢復了健康。我們既提倡保護傳統文化,加以分析,批判繼承,又提倡對外開放,大搞現代化。縱觀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人們不能不承認,這是盛世之一,是最高的盛世,是正確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這一對矛盾的典範。從這正確的處理中,我們可以看出,所謂"全盤西化"是理論上講不通、事實上辦不到的。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西方以外的國傢全盤西化過。
1987年6月6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人生 | 第2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 第3節:不完滿纔是人生 | 第4節:走運與倒黴 | 第5節:緣分與命運 | 第6節:牽就與適應 | 第7節:謙虛與虛偽 | 第8節:時間 | 第9節:成功 | 第10節:愛情(1) | 第11節:愛情(2) | 第12節:知足知不足 | 第13節:漫談倫理道德(1) | 第14節:漫談倫理道德(2) | 第15節:漫談倫理道德(3) | 第16節:漫談倫理道德(4) | 第17節:論朋友 | 第18節:談孝 | 第19節:老年談老 | 第20節:老年四"得" | 第21節:老年十忌(1) | 第22節:老年十忌(2) | 第23節:老年十忌(3) | 第24節:老年十忌(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